能源

书评:能源问题指南

埃德•克鲁克斯认为,丹尼尔•耶金的新作《追求》宛如一座“丰碑”。这本书由历史资料、个人观点及奇闻趣事交织而成,是有关21世纪的化石燃料、气候变化和安全等问题的必读书。
中文

书名:《追求:现代社会的能源、安全与重建》
作者:丹尼尔·耶金
出版社:艾伦莱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

初版于1991年的丹尼尔·耶金的《石油风云》是一部杰作;对任何一个想要了解国际政治的人来说,这本书可算作是必读书之一。

这部荣获普利策奖的“石油工业史诗”记载了从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个矿井到1990年萨达姆·侯赛因发兵入侵科威特,其内容跨度令人惊叹,其叙述手法让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行业编年史,更是隐射出20世纪的历史,并让人们看到石油——无论拥有它或者缺少它——都成为了国际事务的决定性因素。

然而,在《石油风云》出版20年后,又有一系列大事改变了世界的能源结构:苏联解体、中国崛起、美国911事件和发动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以及气候变化已成为政治问题等。这就促使耶金重新开始在这个几乎全新的立场上进行观察思考。即使新作《追求》无法达到上一本书的高度,也毫无疑问成为又一本必读书目。

新书中的时间跨度较短,但是领域较宽。它从《石油风云》的结笔处开始,当时伊拉克进军科威特,苏联解体也初见端倪。前341页继续讲述了石油和天然气直至今日的历史,写到2011年6月的欧佩克会议以及现在“阿拉伯之春”的剧变。

这之后内容发生了转变。耶金一倒带,又回到过去讲述能源其他方面的故事:电力革命,气候变化引发的辩论,可再生能源与电动车多变的发展史。于是,《追求》仿佛是四五本书的合订本,与直线性叙述的《石油风云》颇为不同。如果说《追求》是小说,那么《石油风云》则更像是指南手册或入门读物。

书中说,要为21世纪能源问题的要素作出更好的说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耶金行文思路清晰、言语朴实,800多页文字让人阅读起来轻松自如。书中刻画了许多生动的角色,如马里昂·金·哈伯特,他才华横溢,第一个提出石油峰值理论的概念:世界已经或马上达到石油产量的最高值。

文中还有许多精彩的真相揭秘和奇闻轶事,比如约翰·普莱斯劳特1997年京都气候会议上的欧洲首席谈判人、当时的英国副首相,在会上 被他的美国对手击败,只得接受了限额与交易,这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唯一的国际手段。

书中记载的一件事情非常有趣,即第一辆T型福特汽车是用乙醇驱动的,托马斯·爱迪生于1910年为其提供一种电池,能够供车一次性行驶60英里(约100公里),比今天我们在陈列室中看到的电动35英里的雪佛兰·伏特(还有一个备用的燃油动力发电机)性能要卓越得多。

总而言之,《追求》一书的价值在于耶金清晰、不偏不倚的思想。他用了几页的篇幅来写2003年以美国为首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用我所见过最清楚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当然比起当时为战争做出的任何辩护都要更加有力——来说明为什么这是一种尽管艰难却是不可避免的战略需求。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他恰当地认识到科学的复杂性,并让读者们对于科学观点的重要性确信不疑。

耶金认为:他是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的推崇者(他通过他业绩斐然的咨询公司——剑桥能源研究协会做这方面的顾问,该公司现在是IHS集团的一部分)。他的判定常常响应着人们所说的“开明的石油工业观”:他对石油峰值理论持怀疑态度,并肯定未来几十年中,化石燃料还将在我们的能源体系中占中心地位。

他看好页岩天然气的潜力。这种气体储存于岩石中,以前由饱受争议的“水力压裂”技术提取,极其不经济。所谓的“水力压裂”,就是向一公里以下的岩石中注入水、砂石与化学物,使其迸裂并释放出天然气。他承认,更受争议的是这种技术的安全性与行业规范。他目前任职的美国政府顾问团建议只要有更严格的行业安全标准, 就应该继续采用水力压裂技术。

尽管他的这些观点会遭到质疑,但是毫无疑问,他的判断很难被反驳。由于耶金极度苛责雨果·查维兹这位委内瑞拉极具煽动性,而且越来越专制的总统,他也颇受非议。从一个石油专家的角度指出查维兹的政策使该国一度生机盎然的产业遭受重创,这的确会难以避免招致愤怒并对其履历产生负面影响。

新书出版之际,能源世界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阿拉伯革命的结果尚不明朗,美国对环境与其他法规的抗议在加剧,中国就风能、太阳能、电力汽车等“清洁”能源作出的承诺可能会动摇 。耶金就许多话题的讨论都以诚恳却沮丧的论点结束:现在要猜测事情的走向还为时太早。尽管如此,一上架,《追求》就成为了一本权威可靠的指南,让我们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

《石油风云》在能源行业从业者或相关的人群中极受推崇。新记者要开始了解能源问题,有经验的同事都会给他们这本书,就像战士们上前线之前都会得到一本圣经一样。

《追求》很难达到这样的受欢迎程度。但人们一定也会认为这本书字字珠玑。

艾德·克鲁克斯是《金融时报》的美国工业与能源编辑。

https://www.ft.com/home/uk

© 金融时报有限公司2012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