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伦敦能源峰会:英国将有何作为?

当全球多国能源部长将齐聚伦敦、共商清洁技术发展大计之时,卡斯帕•亨德森追问,作为工业革命肇始者的主办国英国能给此次峰会带来什么。
中文

下周(4月25日至27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主要经济体能源部长将齐聚英国伦敦,参加旨在讨论清洁能源以及加速发展低碳经济的高规格全球峰会。会议将由英国能源及气候变化大臣埃德·戴维和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联合主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全民运动的有关会议也将同期召开。

作为主办国的英国希望借此次会议宣传其在绿色能源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吸引更多的投资。有报道称,英国准备在峰会期间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而其中的重头戏便是各国部长参观赛内特海上风力发电场蒂尔伯里生物质能电厂、谢菲尔德核电中心以及伦敦奥运场馆等低碳项目。

但在新闻报道和铺天盖地的宣传背后,英国能源的现状又如何呢?具体来说,英国能与其他与会国家分享哪些经验和教训,机遇和挑战呢?国际能源机构自2006年以来撰写的第一本关于英国能源政策的报告将于峰会期间正式发布,它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但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英国某些能源领域的大致情况。

虽然经济自2008年以来一直低迷不前,英国如今仍然是世界第六或第七大经济体。此外,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到1884蒸汽轮机的问世,再到1954年民用核电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英国在历史上一直是能源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者。

虽然英国在核能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但这个国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严重依赖燃煤发电。轰动一时的英国矿工大罢工之后,保守党政府推出了“向天然气冲刺”的计划。自此,燃气涡轮机逐渐成为英国应用最广泛的新型发电技术。

得益于这场变革,英国在享受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发展期的同时,碳排放数据在长达20年时间里稳定下降。2010年,英国在全球各国碳排放量排放榜上仅名列第十(不过英国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个碳排放国,并且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部分年份中碳排放量一直居全球首位,其历史碳排放总量也因此排在世界前列,此外,英国现在很大一部分的碳排放量随着产业输出而转移到了中国和其它生产制造国家。)。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英国对北海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使英国历史上能源独立的地位得以继续保持三十年的时间。采用传统手段开采的产量在世纪之交前后达到峰值。到2004年,在英国全部发电中,燃气发电的比重达到约40%,煤电、核电、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别占到33%、20%、1%和3.5%。

历届英国政府都声称自己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先行者。1979年到1990年执政的玛格丽特·撒切尔政府1989年率先宣布气候变化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关切。自那时起,英国政坛各派系便在口径上达成一致,即必须采取富有远见的强力措施解决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挑战。对气候变化科学质疑基本局限于极右翼人士和狂热右翼分子之中,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未获得太多政治上的支持。2010年上台的保守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则宣称,它将是“史上最环保政府”。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的情况如何呢?2008年通过的《气候变化法案》中规定,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须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80%。为英国议会提供政策建议的独立机构气候变化委员会指出,鉴于航空交通等产业很可能将继续依赖高碳燃料,英国只有在2030年之前大幅度削减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才能实现减排目标。一般认为,实现发电产业大幅度减排的最佳办法便是综合使用三种技术:可再生能源、核电以及针对燃气发电和煤电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除此之外,大幅提高能源效率以及需求管理措施同样重要。

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目前占到英国发电总量的不到4%。2011年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总投资为94亿美元(约合590亿元人民币),列世界第七位。这与2010年的70亿美元(约合440亿元人民币)相比有所增加,但仍不及2009年的110亿美元(约合690亿元人民币)——2009年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位列全球第三。总体来看,英国的绿色经济年总值约为1910亿美元(约合1.2万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将近100万个就业机会,每年增速5%,大大超过英国经济的总体增速。

英国发展风能发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海上风能利用领先世界,更拥有世界最大的两个风车阵列。发展陆上风电仍然面临很多争议,阻力主要来自环境保护人士和自然风光爱好者。虽然如此,一个发电能力37万千瓦的陆上发电阵列仍在当地团体的强烈反对和鸟类保护组织的关切中在设德兰群岛上马。该项目条件十分优越,建成后足以为17.5万户供电,或将成为世界上最高产的风电发电厂。

英国虽然光照条件不佳,但对光伏发电产业的支持却毫不吝啬。英国实行的上网电价制度保证了花钱安装光伏发电设备的住户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也有人认为这种回报过于优厚了。英国潮汐资源丰富,理论上潮汐发电可以满足约20%的用电需求。不过,英国虽然是潮汐发电研究的中心,但潮汐能利用的技术却远未成熟。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对成功研发潮汐能利用新方法的公司给予3000万美元(约合1.89亿元人民币)的奖励

碳捕获与碳封存(CCS)是另外一个英国希望获得先发优势的领域。这个月早些时候,英国政府宣布将投入超过15亿美元(约合90亿元人民币)用于CCS技术的研发。能源和与气候变化大臣埃德·戴维预测,到21世纪20年代,应用CCS技术的发电厂总发电能力将达到200亿到300亿瓦,CCS产业可以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产值100亿美元(约合630亿元人民币)。

也有一些人士对上述说法持怀疑态度。CCS小范围应用的确取得了成功,而且类似的技术也已经长期被用来清空枯竭的油井,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将该技术大规模应用到运行良好的发电厂上的成功商业化案例。任何电厂要采用CCS技术的成本都不会低于15亿美元,而后续成本也将远远高于常规的、“未加约束”的火力发电厂。英国此前就曾有过开发碳捕捉与封存产业的尝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来自“绿色联盟”智库的达斯汀·本顿表示:“我们可以再给CCS一次机会,但前提是我们得有一套积极的产业策略,灵活的监管和可靠的金融支持。”

目前,由美国主导、多国参与的爱丁堡“清洁煤”发电站项目正处于建设阶段,该项目号称能捕获全部二氧化碳排放。在当前的大背景下,CCS技术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将密切关注该项目的进展。  

核能方面,英国政府希望利用大规模私人投资让该国日渐陈旧的核电站重新焕发青春,但核电业内的一些变化却给这一计划的前景打上了问号:原定通过名为“地平线”的合资公司在英国境内修建两座核电站的德国公司RWE和E.ON决定取消该计划,成就了法国国有核能巨头法国电力集团(EDF)在英国核能发电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局面——对于自诩致力于自由市场的英国现政府来说,这样的局面颇具讽刺意味。2008年收购英国能源公司的EDF如今在英国拥有八座正在运行的核反应堆,另有四座正在建设之中。其中两座在建反应堆采用的是与法国和芬兰在建核电设施类似的技术,但法国和芬兰的在建项目工期已经比预计晚了四年,造价也将近翻了一番。积极宣扬自由市场理论的杂志《经济学人》近日甚至表示,核能不过是“黄粱一梦”

或许是意识到市场激励无法在缺乏碳成本内化机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作用,英国政府提出一套类似于新一轮“向天然气冲刺”的计划。今年三月,财政大臣乔治·奥斯伯恩和能源大臣埃德·戴维共同宣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新一代天然气发电站在英国全国普及的计划。虽然二人坚称这一政策不会给遏制气候变化的努力带来负面影响,但要用这样的方式实现大规模减少碳排放的目标也绝非易事。

为了让企业能满怀信心地投资低碳能源事业,英国政府表示将为新型发电厂制定每千瓦时450克二氧化碳排放的碳排放标准(EPS)。要达到气候变化委员会政策建议中提出的标准,发电设施的碳排放水平必须在2030年时达到每千瓦时50克。但英国政府却宣布,任何已经达成每千瓦时发电排放不超过450克二氧化碳标准的燃气发电厂均可以在2045年之前一直执行450克的排放标准。绿色联盟2011年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除非碳捕捉和封存技术能出现重大的进展,否则到2030年将有一半的燃气电厂不得不提早关闭,并将造成约100亿英镑的损失。政府内部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完全可以将水力压裂取气法推广到全国,从而大大推动英国天然气开发的进程。这或将引发“向天然气冲刺”运动的新高潮。新研究报告显示,英国海上页岩气储量可能超过1000万亿立方英尺,是之前估计的200万亿立方英尺的五倍,而目前英国天然气年消费量为3.5万亿立方英尺。

英国政府提高能效的关键政策之一便是所谓的“绿色新政”,英国政府将其称为当代最大规模的家住改善计划。(由于工业化较早,英国是全欧洲家庭住宅年份最老、能效最低的国家之一。)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部长格雷格·巴克曾在《卫报》上撰文指出:“这项计划志向远大,影响深远。在这项计划中,消费者是第一位的,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地方性的小型企业以及社区组织必须用最好的服务吸引客户——而他们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价格方面,更在于质量与服务方面……”不过,气候变化委员会却警告说,如果按照目前的安排来进行的话,这项计划根本无法实现惠及1400万家庭的目标,而只能覆盖英国3000多万家庭中的二三百万户。  

这样一来,英国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政策的进展实际上呈现出喜忧参半的情况。BusinessGreen网站的编辑詹姆斯·穆雷近日表示,英国拥有数量如此之多的创新企业,完全有机会推动一场足以与19世纪工业革命相匹敌的清洁技术产业革命。但事实或许不遂人愿。

中期来看,能将英国真正带上低碳经济轨道的突破性进展并非毫无可能。传言中英国与冰岛和挪威两国之间的能源联络线能推动冰岛大量地热资源的开采,并充分利用水电设施的存储能力。这样的项目或许有朝一日能发展成为遍及全欧的能源输送网络,撒哈拉沙漠的太阳能资源或许也将涵盖在内。不过就目前来看,这基本上还只是美好的愿景而已。 

眼下的问题很可能才是各国部长在伦敦期间谈论最多的:石油价格和供应安全——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伊朗核问题的前景:一旦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伊朗必将试图扰乱途径波斯湾的货物运输,石油价格可能因此飙升,然而,这一威胁似乎在奥巴马秘密会晤伊朗高层之后逐渐减小。

英国目前严重依赖卡塔尔的天然气资源,因此英国自然希望伊朗采取理性的决策,国际社会能在适当满足伊朗合理要求的同时遏制伊朗核项目的发展。这样看来,英国很有可能与其他欧盟国家一样在此次峰会上成为重要的“维稳”力量。 

卡斯帕·亨德森是环境问题作家和记者,其作品曾获奖。

翻译:李杨

图片来源:Nu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