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为了应对OPEC石油禁运造成的危机,当时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发起了“独立计划”——到1980实现美国能源独立的全国性行动。
尽管最终失败了,这个行动给美国遗留下了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高速公路限速较低,用煤炭替代而非石油来发电等。但实际上,白宫里没有几个人相信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真的能够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就在尼克松制定上述计划一年后,《时代周刊》就开始散播能源独立的美国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空想”的理念,并且说“美国永远都需要进口一些石油”。
然而,如今要实现美国能源独立,比尼克松时代更加希望渺茫。
延伸阅读:《“美国能源独立”是美好幻想》
国际能源机构(IEA)在11月发表的年度报告被大肆炒作。其中预测说,由于国内采油技术的改进,到2020年,美国将短时间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
报告接着预测,国内石油生产的繁荣,再加上能效的提高,按净额计算,到2035年美国将实现能源自给。
使用国内化石燃料的新途径
“北美正处在一场油气生产彻底变革的最前沿,这将影响整个世界”,IEA执行总裁玛丽亚·范·德胡芬在一份声明中说。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数据,2011年美国每天进口石油950万桶,约为其日消费量的一半,达到1995年以来进口比例的最低点。IEA认为,到2035年,在需求增长和国内供应增加的驱动下,美国石油进口将下降到每年34亿桶。
十五年后,美国人的汽车瘾并不会比现在更小,但至少汽车对石油的依赖性会比现在更低。奥巴马第一任期内颁布的燃料效率指导原则要求,到2025年每加仑汽油行车最少要达到54.5英里,大约是现行标准的两倍。
与此同时,水力压裂和水平钻井等使页岩气产量大增的技术,同样也能给页岩油带来生产繁荣。各大石油公司早在2008年的总统竞选中已经让共和党人率先打出了““钻吧,宝贝,钻吧”的标语,将他们的勘探触角伸展到美国那些从未触及的地区。
今年六月,美国政府预测说,到2035年“致密油”(即页岩油和白垩系油等开采难度较大的石油)的产量将增加到每天约135万桶。
能效的政治效益要大于环境效益。通过燃料效率等方式来减少石油消耗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找到获取并使用国内化石燃料的新途径却未必如此。
从可再生能源中挖掘动力
美国的能源自给对地球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害处的。根据IEA的说法,就在美国可能实现能源独立的2035年,全球的能源需求将比现在增加三分之一,中国、印度和中东将占新增量的60%。中国和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将占据OPEC90%的出口市场。
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最近在接受环境杂志《Grist》采访时说,只要能解决水力压裂技术对水质的威胁和碳泄漏等问题,页岩气就能够在煤炭和可再生能源之间建立一座可靠的桥梁。
他补充道,美国遏制温室气体排放亟需对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上进行大规模投资,但那些促进天然气繁荣的经济因素会削弱人们投资的动力。他警告道:“我真的担心如果我们在天然气基础设施上的遗产投资太多,当我们想再进行其它能源转变时,投资热情会严重降低。” .
对于目前实现美国能源独立的说法,有很多人指出其中隐藏的经济和环境陷阱。
出于经济、环境和政治上的原因,很清楚的一点是北美和全球的能源供应系统的改造已经进入日程。至于政府和产业领袖们是否认可地球变暖所带来的长期成本比短期经济增长更加紧迫,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美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托德·斯特恩在今年夏天的一次演讲中说:“清洁能源是21世纪的一个决定性产业,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如果我们想要保住自己的健康、繁荣和国家安全,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使这一转型变得至关重要。气候变化让我们能源系统的转型成为必须履行的义务,而非可选择的活动。”
翻译: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