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的乌克兰危机,欧盟理事会要求深入研究欧盟能源安全问题,希望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能在今年6月以前制定综合计划降低对外的能源依赖度。各成员国也一致同意,在某个或多个成员国供应突然中断时保持“团结一致”,理事会还呼吁加快现有相关措施的实施进度,推进欧盟能源一体化。
能源安全议题再次成为关注重点,这并不意外。俄罗斯为欧盟供应了30%的天然气,其中约有一半要经乌克兰管道输送。如今爆发的危机使能源形势更为严峻:如果俄罗斯停止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其天然气供应可能中断,价格也可能随之飙升。
最近在一次有关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表达了整个欧洲大陆的担心:“我们都不确定会如何发展,对俄罗斯的信任也有所动摇。”
4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致函18位欧盟国家领导人,表达了俄方的关切与要求,使形势更为严峻。普京重申,2009年以来俄罗斯已经为乌克兰天然气供应补贴了350亿美元,乌克兰却不再支付天然气的费用。他写道,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俄罗斯将对天然气供应采用预付款制。如果不预先支付费用,俄罗斯将“完全或部分停止天然气供应”。
德国、波兰等重要成员国呼吁从全局角度审视欧盟能源政策,看来欧盟准备再一次评估其能源行业了。
天然气:发挥更重要作用
6月之前完成的欧盟能源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将取决于未来几个月乌克兰的局势。如果紧张加剧,对乌克兰甚至一些欧盟成员国的天然气供应造成重大影响,可以预见能源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
转变将包括加速推进南部天然气走廊的建设计划,该走廊将把里海和中东的天然气输送到欧洲。4月2日,欧美能源委员会发表声明,“再次强调了南部天然气走廊的重要性,敦促加快建设这条专用输油管道,使欧盟在能源供应上具备更多选择”。
即使冲突平息,这也是十年来俄乌关系第三次威胁到欧洲能源供应了,因此天然气供应多元化可能会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重中之重是“连接欧洲设施”(在欧盟范围内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计划)中的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很多欧盟国家领导人希望实现美国那样的页岩气革命,所以非传统型的天然气生产如水力压裂法可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另外,重点还可能重新回到国内能源生产上,具体表现为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默许核能发展,对煤炭使用的反对可能也会减少。
这就隐藏着危险。特别是对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担心可能推动煤炭的使用。近年来,碳价不高、化石能源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化石能源使用量不断增长。未来供应情况和价格变化不明可能会加速这种趋势,使人质疑欧盟在气候行动中的领导者地位。
气候变化:优先地位受到削弱
欧盟一直是气候政策的倡导者,不仅采取措施减少自身碳排放,还参与全球行动。但现在欧盟内部对低碳发展的道路产生分歧,因而对气候政策的关注也有所减少。
2009年欧盟的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堪称里程碑,计划不仅制定了2020年前宏伟的减排目标,还首次将能源安全与脱碳日程相结合。
但制定此计划时的政治和舆论环境与现在大不相同。由于欧元危机,各方对欧盟体制的信任大幅降低,气候变化也不再享有优先地位。这从欧盟委员会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措辞的微妙变化中也可以得到印证,2007年他说:“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挑战”,但今年1月气候变化却成了一个“决定性挑战”。
欧盟新提出的气候计划还有待最后的审批,其关键是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2030年前通过各国内部行动使欧盟碳排放比1990年降低40%。
很多国际组织领导人对此表示欢迎,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提安娜·菲格雷斯说,这对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是个“积极的信号”。但一些环保组织指出,欧盟委员会自己的分析也表明,减排40%只有一半的可能将温升控制在2℃以内。
欧盟委员会还建议2030年前将整个欧盟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27%,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45%,这要求变革电力管理、存储和运输方式。这一目标与此前有所不同,它只提出了欧盟的整体目标,而没有具体到各成员国。这一不同寻常的方式实际上是欧盟国家妥协的结果,一些国家对现行制度表示强力支持,赞成捆绑式的目标,而另一些国家却希望有更大的自由度,以有效、经济的方式达成减排目标。
最终,春季峰会上各国未能就温室气体减排达成一致。大部分国家支持总体减排40%,其他国家则表示反对,尤其是波兰等中欧国家。为此,欧盟理事会又提出“尽快就新的政策框架做出决定,最晚不迟于2014年10月”。欧盟本计划在9月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提出自己的目标,现在看来将无法实现。
乌克兰危机为欧盟提供了契机,使其得以平衡各成员国对能源安全、供应和可持续性的担心。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还要注意时刻铭记气候政策的目标。重点应该是能够兼顾两者的政策,那么能源效率将是成本最低、也最易接受的解决方案。
能源效率确实可能为解决危机提供一线希望。欧盟各成员国对《能源效率指令》遵守情况的评估报告将于今年6月发布。如果结论是进展不够理想,那么现在的局势将使更多国家倾向于欧盟捆绑式的目标。
译者:郭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