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之前,中国选择了七个省市作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上月,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开市,标志着全国交易市场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时间紧张,而且遇到了重重阻力。不过中国在根据国情调整碳排放交易体系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总体而言,中国继欧盟之后建设碳排放交易体系,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这是国际社会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而作出的重要努力,预示着中国将制定更严格的气候政策甚至可能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中国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也开始肩负其相应的责任;作为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中国越来越担心能源安全、能效和竞争力的问题;中国的环境已接近承载极限,几大主要城市的空气污染足以证明这一点。
此外,中国一直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规划,控制部分商品价格,制定管制性政策,如要求地方政府为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关停工厂,这些都使中国决策者开始转而通过市场行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建设碳交易市场借鉴的经验主要来自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建设,这是各国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而建立的补偿市场,中国已成为其中的领导者。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使私营企业认识到,减排可以获得经济回报。项目设计者、金融中介机构和审核机构都为中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了经验。
国际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已经完全崩溃,创造内需支持这个可能搁浅的项目,成为推动决策者考虑将“中国核证减排量”作为补偿标准的又一因素。
学习曲线
2011年10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进行碳交易试点的城市时,为试点省市的决策者和私营企业都提出了宏伟的计划。过去几年,商品交易发展十分迅速,但直到最近,政府才对一些资源进行定价。尽管一些企业参与了清洁发展机制,但如何让更多中国企业了解、参与碳交易甚至是从中获益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可以不把碳交易市场建设看做一个长期项目,而是视为关于交易体系设计的实验,帮助企业在“十三五”规划布局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前,适应这一政策。
尽管试点省市的经济都相对发达,但经济类型还是各有特点。中央政府只为地方提供了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制定相关政策。试点省市的碳交易市场的共同点有:重点关注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交易配额无偿分配、接受“中国核证减排量”作为补偿标准。试点省市都有权采取稳定市场的措施,调整碳排放总量和交易配额。决策者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像欧盟碳排放体系配额过剩导致碳价暴跌。
试点地区还可以决定自己的碳排放总量、政策适用范围、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以及可以参与交易的企业类型。具体政策反映了地区差异。比如,除了工业和能源行业外,北京还将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上海则包括国内的商用航空公司。天津参与试点的企业只有100多家,深圳则有800多个企业和建筑群(试点碳交易体系最新信息参见交互式地图icapcarbonaction.com)
制度的不同还导致了价格差异,湖北二氧化碳每吨20元,深圳则超过70元。不过价格只是一个方面,由于很多企业不愿意进入市场,目前交易量普遍较低。此外还有一些问题,如由于期限较短决策过程透明度不够,缺乏可靠的碳排放数据,不能将碳交易与商业模式进行整合,衍生产品和未来市场发展受限。
还有一些企业提交的碳排放报告不准确,甚至明确表示拒绝参与。所有试点省市都规定要处罚不配合的企业,但决策者是否会执行这些规定还有待检验。
未来如何发展?
未来几个月,第一阶段的执行情况将使决策者、企业和观察员有机会评估中国首次碳交易的情况。这些数据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试点省市的碳排放情况。未来试点地区将继续改进碳交易市场的设计。尽管其他城市也表达了对碳交易的兴趣,但近期可能不会再增加试点城市。未来加入现行试点计划还是有可能的,不过发改委已着手制定计划,预计最早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碳交易市场。目前,位于试点省市之外碳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已接到报告碳排放情况的要求。
未来要建设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还需夯实法律基础,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尚需评估的因素包括现行体系中哪些规定可整合至全国性的市场,特别是一些现在可行的规定可能不适于在全国范围推广。中国面积广阔,地区差异较大,建立有效的全国性市场并非易事,重要的是要有雄心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碳交易市场建设成功,不仅会使中国变得更加清洁、节能、具有竞争力,还能向其他国家展示如何才能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译者:郭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