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Danghra镇的居民似乎并不知道,有一批中国工人正在镇外不远处的经济特区建造炼油厂,但即便知道,他们对此也没有多少发言权。Danghra镇位于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的政治中心,工作机会不多,是共和国中仅有的几处依靠镇民出国打工赚外币维持发展的地方。这样一个城镇是中国战略投资的理想场所。
炼油厂未来将由持股90%的山东东营合力公司运营。目前,这里还只是一堆堆的建筑材料,但到2016年建成后,炼油厂每年将为塔吉克斯坦提供超过100万吨的汽油和柴油,使塔摆脱对俄罗斯汽油产品的依赖。
在能源匮乏的吉尔吉斯斯坦,一座规模相似的中国炼油厂已经在工业城卡拉巴尔塔建成;而在托克马克,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姐妹炼油厂也正在紧张建设中。这两个炼油厂所需的原油将由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强大的北部邻国)的油田提供。而塔吉克斯坦炼油厂所需原油未来将由本国油田提供:作为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之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正在塔吉克斯坦的西南地区对尚未开发的大型油田进行勘探。
这几家炼油厂年产量总计将达到250万吨,但也不过是中国石油需求的一个零头。根据石油巨头中石化的估计,明年起,中国石油年需求量将达到5.5亿吨。去年,中国通过管道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大量原油,而这些新建炼油厂仅能精炼其中的六分之一。它们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少之又少的消费需求,从而证明了中国政府在处理地区能源问题上的高明手段。一方面,吉塔两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政治局势十分脆弱;另一方面,两国都与中国新疆地区接壤,能够将其西方地区的原油不断地输送到新疆。所以,中国伸出援手助邻国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实在是双赢之举。
虽然这些交易投资总额不到10亿美元,但却是中国积极参与中亚石油市场的一个证明。真正的重头戏是中国与石油大国哈萨克斯坦和天然气大国土库曼斯坦签订的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合同。
中国-中亚新关系
早在苏联时期,中亚就是公认的能源富饶之地。而该地区最大的两个油气田则是在苏联解体后发现的。2000年哈萨克斯坦里海地区发现的卡沙干大油田是30年以来发现的最大油田。2007年,人们对土库曼斯坦Galkynysh天然气田进行了独立审计。审计结果一下子把这个人口500万的中亚强国推到世界排名前四的天然气大国的位置,人均探明储量仅次于卡塔尔。除了解决新疆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外,这两项新的发现加上业已可观的石油储量,成为中国政府与中亚国家建立新关系的有力动机。
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国在与中国建立能源联系上所面临的问题是运输。两国曾是苏联的一部分。苏联当时强调自给自足,基础设施建设均为满足内部需求。因此,两国独立时,所有的油气管道都指向莫斯科。后来,中国解决了这一问题。2005年,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开工,目前已全部竣工;2008年,中土天然气管道竣工,耗时仅18个月。
中哈管道和中土管道的路线并不单一。中哈原油管道共分几期建设,线路尽可能“四通八达”,甚至有一条线路可能通往南部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卡拉巴尔塔炼油厂。目前通向哈萨克斯坦西部油田的中哈管道,极有可能在卡沙干大油田投入开采后,与之联通。中石油去年购买了价值50亿美元的卡沙干油田股份。中土天然气管道大规模扩建的潜力更大。中方为管道建设提供低息贷款,中国公司负责建设施工。目前管道的A线,B线和C线已经建成,正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向东部输气;D线由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四方协议建设,不出意外的话,将于2016年竣工。届时,中国每年将通过D线从土库曼进口多达6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同时,中国还在酝酿另一条绕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而行的支线,这足以证明中国政府为实现能源供给多样化所做出的努力。
土库曼斯坦其他的跨国油气管道项目(连接南亚的欧盟纳布科计划和TAPI计划)进展缓慢。但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公开承诺将增加天然气消费(目前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降低煤炭等高碳燃料的消费。一名西方学者把土库曼斯坦称作“中国的附庸国”,而这一附庸国无疑拥有了一个终身顾客。
给俄罗斯留个位置
去年上海合作组织(简称SCO,该组织成员国包括除土库曼斯坦以外的所有中亚国家)峰会召开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地区进行了短暂访问,并与各国签订了数百亿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协议。这一举措表明中国正积极地参与到中亚能源市场中来。鉴于SCO的成员国还包括俄罗斯,习近平主席的这次出访成为地区媒体和分析人士炒作的绝佳机会。他们宣称中国政府正在取代克林姆林宫成为该地区具有主导影响力的地区外国家。
中国全面涉足中亚能源市场无疑阻碍了俄罗斯巩固其中亚影响的努力。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炼油厂可能把俄罗斯关在两国汽油市场的门外,至少也会使俄罗斯沦落到为中国炼油厂提供原油的羞耻境地。在成为中国的能源枢纽之前,土库曼斯坦主要为俄罗斯提供廉价的天然气,而俄罗斯再将天然气转手高价出售给欧洲,从中赚取利润。如今,这一买卖已难再维系,俄土两国关系也陷入冰点。哈萨克斯坦仍然是俄罗斯的重要伙伴,它将自己定位成平衡中俄在中亚地区利益的支点。但是,与俄罗斯相比,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显然更热衷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大型投资项目,旨在通过投资建设西欧亚大陆交通枢纽和其他基础设施,将新疆和中亚地区与欧洲连接起来。
中亚机会丰富,但同时危机四伏,这一点中国并没有忘记。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独裁者及其家族靠丰富的能源积累了大量财富,中国决策者无法准确预测一旦这些年迈的统治者退出政治舞台,这两个国家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再有,费尔干纳盆地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交界地带,人口结构复杂,动荡不安,给周围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阿富汗国内的动荡与暴力也可能会 “外溢”到中亚。虽然上诉危机有被夸大的嫌疑,但却真实地存在着,而中国的油气管道刚好位于这一区域。
上述危机使中俄双方5月21日签订的协议看起来合情合理。协议规定,中国每年将从俄罗斯进口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份价值400亿美元的协议是在俄罗斯入侵克里米亚、引起轩然大波后签署的,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与俄罗斯相比,协议对中国更为有利。合作谈判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是莫斯科孤立无援的外交局势加速了协议的签署。而对中国而言,这个协议不过是其西方能源战略中的一桩大买卖而已,未来中国还将与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签署更多更大的协议。最让克林姆林宫难堪的是,在中国眼中,俄罗斯既不是不可或缺的伙伴,也不是强劲的对手,它只不过是中国日渐复杂的欧亚能源安全版图中的一块而已。
翻译: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