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中国煤炭难题

中国修正其煤消费数据,体现了中国在能源数据上更为透明的姿态,政策专家解读。
中文
<p>图片来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vtpoly/15319135127/" target="_blank">V.T. Polywoda</a></p>

图片来源:V.T. Polywoda

《纽约时报》近期就中国的煤炭消耗问题发表了两篇重要文章,称中国实际的煤炭消耗量比此前预计的情况要严重得多。11月3日《纽约时报》在头版发表文章,称中国调高了预期煤炭消耗量,并指出其煤炭排放量远高于此前的预计。(原文刊登于2015年11月3日“中国的耗煤量远高于报告数据, 使得气候峰会更加错综复杂”)。该文章被广泛转载,并强调所谓的“新事实”,即中国的煤炭消耗量高于此前报告的数据。11月7日,《纽约时报》再次刊文,称中国批准新建大批燃煤电厂意味着碳排放量或有可能高于预期的水平。(原文刊于11月5日)。第二篇报道的内容承袭了德意志银行以及绿色和平东亚分部此前发布的报告。 鉴于中国的能源消耗数据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本文将就这些新数据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剖析。

煤炭消耗量和能源数据更新

首先,我们从中国更新过去的燃煤数据着手讨论。统计部门上调了一次能源(以煤当量为基准)和原煤的消耗数据,并将新的数据纳入2015年8月1日出版的《2014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其中有些更新的数据首次出现在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摘要》中,中国政府当时低调公布数据,《纽约时报》等其他国际媒体也未有评论。据国家统计局介绍,新的数据以2013年度的经济普查结果为依据,普查能够更准确地收集国家经济数据,尤其是中小企业上报的数据。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经济普查,中国政府决定将此前以行业为基础的数据普查纳入到国民经济综合普查中。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2004年,第二次是在2008年。

新数据公布以来,新旧数据之间的差异引发了《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以及各类研究机构的诸多猜想和质疑。首先,中国政府之前是否故意隐瞒或虚报能源数据?其次,新数据的发布对于分析中国的碳排放量有何影响?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更新此前发布的数据分析?再次,如何通过新数据来了解中国目前面临的极端污染水平,尤其是近日来多个城市再度遭遇雾霾侵袭。

与《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暗指中国政府“隐瞒”部分煤炭消耗数据,并在后续评论中明确表述这一猜想不同,我们倾向于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中央、省和地方各级部门对能源数据收集和处理缺乏有效的管控。国内外研究学者也早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并普遍认为中国在数据收集上出现了系统性失误。(Guan, et al. 2012)从积极的角度看,中国政府更新数据这件事凸显了其宁公开、不隐藏的姿态,这些数据也清楚地彰显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人们可以认为将这一事实公之于众可以敦促国内外各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因为虽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日益提高,污染程度却比此前报道的更甚。这一观点是合理的,考虑到非化石能源消耗量(以煤当量为基准)也要被上调,并且上调的比例远高于煤炭。这意味着,如果中国政府曾有意“隐瞒”并对外低报耗煤量数据,那么可再生能源使用数据也会被低报;这种做法对于一个追求政治正确的政府来说并不合乎情理。而《纽约时报》和其他西方媒体却只盯着耗煤量数据不放,对新能源数据的少报选择视而不见,着实耐人寻味。

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能耗数据大幅增加,有可能是因为之前低报了这些行业中新增的产能。比如,今年年初发布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就揭露了中国有大量的小型钢厂和煤矿未经政府批准而建立,而他们不可能如实上报能源使用的情况。另一方面,受环境法的实施以及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些产业近期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下降。以钢铁制造业为例,我们认为,该行业面临的危机折射出结构性变革的必要性,并且该行业已经产能过剩。

上调的煤炭消耗数据

《纽约时报》以及所有人真正关注的是上调原煤消耗量的估计值,具体数据可参见图1。图中蓝色线条表示原煤的原始消耗量,黑色线条显示的是更新后的数据。2012年原煤消耗量的新估值为41亿吨,而此前提供的数值是35亿吨。《纽约时报》据此得出一年燃烧的煤炭量多出6亿吨(两个数字之差),对这一数值我们没有异议。

图1. 中国煤炭消耗的更新数据(吨)及 2020年的目标

数据来源:《2013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2014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的数据是作者根据2015年2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表述进行估算得出的结果。该表述称“2014年全国原煤消费量同比下降2.9%”。虽然鉴于新的能源数据,这一表述有需要斟酌之处,我们仍认为这一数字具有参考意义,因为公报中的数字应有参考第三次经济普查中的最新数据。

如果当前的燃煤量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到2020年煤炭消费量峰值达42亿吨的目标是非常有望实现的。

最后再重申一遍我们一直所强调的事情,中国当前依赖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就如同一艘大船,调头尚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这艘大船一直在努力调头 ,这从绿色能源增加的幅度中可见一斑, 而产能、新投资和发电量的净增加值都说明,可再生能源的优越性大大超出了化石燃料。中国完全有动力去走一条绿色化道路,从而增强能源安全性,并降低颗粒污染造成的雾霾问题。中国更新耗煤量数据意味着我们面对的污染问题比想象的更为严重。但若认为这是中国曾试图低报燃煤量的行为被“戳穿了”,则是大错特错。相反,这说明中国不计后果,以更为开放和有准备的态度来公开数据。诚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产业在新数据面前面临更多改革的压力。我们注意到,新数据不仅说明过去的燃煤量被低报,对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风、太阳能)的依赖程度也被低报。对中国或者全球来说,使用可再生能源都是一大利好举措。中国在能源数据上体现的更为公开、透明的姿态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报告体现的不只是数字,而是真正的绿色未来。

 

翻译: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