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中国属于相对干旱的国家,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并不乐观,而这一情况将会变得更糟。麦肯锡咨询公司预计,2030年中国的用水需求量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61%,并将超出供应量25%。
水资源对亿万中国老百姓的生计也至关重要。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产业面临着水资源供应不足的威胁。中国《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计,“气候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并且“给水资源管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更让人惊讶的是,水也是核电站运作的重要条件。核反应堆运转时需要大量的循环水带走反应堆内核产生的巨大热量。通常一座100万千瓦的核反应堆每工作一小时就需从外部水源中吸入17万立方米的水量来降温,这其中约有1000立方米水蒸发成为水蒸气,其余温度较高的水则会回流到外部源头之中。这就是核反应堆总是建造在大片水域(海洋、大型湖泊或河流)附近的原因。相比之下,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的取水量和耗水量仅为核电站的25%和40%。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厂则仅需要少量用水进行清洁,因此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核事故发生时,水的作用可能会更加关键,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就是很好的例证。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外部并不缺少水源,但由于事故发生时没有电力可用,水循环系统无法启动,反应堆内部热量得不到散发,由此造成堆芯融毁,最终导致大量放射性废水流入太平洋。现在请想象一下在内陆建立核电站的情形。这种核电站一旦发生事故,核废水将势必排入湖泊或河流之中。因此,内陆核电站给附近的水源以及依赖这些水源而生的人们造成的威胁,要远远高于规模相近的沿海核电站。而气候变化只会让这一情况变得更糟:全球范围内,每年内陆水体水温过高的天数正在增加,而内陆水体温度过高时就无法有效地降低核反应堆的温度。
那这一切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目前,中国决策部门正面临一个极具风险的决定。当前中国所有的核电站均位于沿海省份。上个十年的后半段,曾有方案提出在内陆地区设立核电站。但出于对中国核设施安全问题的考虑,也鉴于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中央政府出台禁令,禁止修建内陆核电站。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央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取消这条禁令的呼声越来越高。据报道,目前政府正在审慎地考虑建设内陆核电站的问题。正如我们在其他文章中详细讨论的那样,中国政府加速发展核能的计划与核安全之间的权衡关系日趋紧张,而中央关于内陆核电站修建的决定将会体现出其如何缓解这一紧张趋势。
中央政府的压力来自多方强大势力——除了着眼于核电站落成后带来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地方、省级以及县级政府之外,还有像中国核工业集团以及中国广核集团这类负责核电站建设和管理的国有企业。例如,在2015年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湖南省和湖北省的代表都呼吁中央政府在十三五计划(2016-2020)初期重启内陆核电站的建设计划。而促使中央政府重启内陆核电站建设的另一项压力其实来自它自身雄心勃勃、想要加速发展核能的目标,中国政府要求放开内陆选址也日益体现了这一点。
一些团体以各种理由向中央施压,要求开放内陆核电站建设,理由包括:沿海厂址匮乏;从现有投资中获利;新型的反应堆设计“能够避免类似福岛事故的灾难”;以及内陆核电站有可能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上述每条理由都仅仅是部分成立。例如,计划建立内陆核电站的省份并不全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同样地,所有核反应堆都有可能发生灾难性事故,甚至所谓的第三代核电站也不例外。
建设内陆核电站的计划同样也遭到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抵制,位于长江边的江西彭泽核电站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福岛事件发生之后,江西的邻省安徽就爆发了反对该核电站建设的事件。安徽省望江县位于彭泽核电站拟选址地点的下游,该县政府公开谴责彭泽核电项目“伪造环境影响评价(EIA)报告”,并且抗议江西省未咨询邻省意见,就擅自决定电站选址的行为。如果彭泽核电项目得以继续,安徽省非但无法享受到核电站带来的大部分经济和能源利益,且一旦出现事故,还将面临核污染的危险。安徽省内对于彭泽核电项目的抗议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主要是由于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中国民众对于核设施的风险认知出现大幅提升。一些已经退休的核电精英对此也有着同样的担忧。普遍来说,有报道称许多中国民众都对本国大规模发展核能的计划表示担忧。
福岛核事故爆发后五日,中国国务院表示:“核电发展安全第一”。在即将迎来福岛核事故五周年之际,我们应该牢记,核安全单靠说是不够的。如果真的是安全第一,那就应该通过具体决定证明这一点,而其中一些决定可能会减缓或者限制核电建设。明确禁止内陆核电站建设将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禁止发展内陆核电将清楚地表明,中国中央政府愿意把民众的生活和生计放在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之上。
本文部分基于两位作者开展的研究工作,原载于学术期刊《亚洲观点》(2015年10月-11月刊)
翻译: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