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北部准格尔油田的白碱滩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默默“耕耘”的石油井架,仿佛一直要工作到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原油才肯罢休。与之相反,在新疆最南端的几座著名的油井附近,粘稠的黑色原油径自渗出地面,聚集成一汪汪黑色粘腻的油池。
白碱滩与这些南疆油井的区别并不在于储量的多少,而是在于开采方式的不同。这些不同的开采方式改变了新疆的地貌,而其选择的背后却是一系列体制方面的原因,与资源本身并无多大关系。
十九世纪,新疆一些地方的人们可以直接用桶来采集原油,而采集来的原油纯度非常高,能够直接用来点灯或生炉灶,这不是什么秘密。早在清朝时期(1644-1911),当地地方志中就记载了该地区石油外溢的情况。除了准格尔盆地的荒漠草原地区外,文中还记录了南疆地区、天山山脉附近以及该省东部地区的其他几个渗油点。后来,来自英国和俄罗斯的机构确认了这一说法,并意图在清朝没落的这段时间将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收入囊中。
然而,从清朝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这段时间里,中国一直缺少资金,无法在这个距离北京2000英里的地方建立开采、加工和运输石油所需的钻井平台、炼油厂和运输网络。没有这些关键基础设施,新疆的这些黑色黄金也不过就是一堆粘稠的黑色液体,或者是地质报告中的一个脚注。由于资源有限,中国必须在投资方向方面进行艰难抉择。而从如今新疆的地貌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当初抉择带来的影响。
新疆石油开采的历史渊源
相比之下,沙皇俄国和1917年革命之后的苏联却一直觊觎着新疆地区的石油资源。沙俄和苏联的地质学家先后对新疆的资源财富进行了详尽调查,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确定了几处主要油田的位置。然而,中亚交通网络的发展,尤其是1929年与新疆北部边境平行的土西铁路线的建成,使得俄国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北疆地区、靠近国际边境的少数几个油田上。
1934年,几家苏联机构与手头拮据的中国地方官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以大量现金贷款换取新疆石油资源财富的优先开采权。追随着前辈的脚步,这些苏联地质学家和规划人员也将注意力放在了北疆地区。
而苏联经济规划人员尤其看重的一块油田位于北疆准格尔盆地核心地区的独山子地区。到1939年,独山子已经建成多个钻井平台、一个高科技炼油厂、以及四通八达的管网和道路,将独山子油田与该地区的道路网络、边境国界和土西铁路线上的各大交通枢纽都连接了起来。
1942年,由于担心苏联即将溃败,新疆军阀盛世才突然宣布取消与苏联的协议,转而寻求与中华民国政府加强联系。身在战时陪都重庆的中华民国政府官员当然非常希望得到新疆的资源,尤其是新疆的石油资源,从而为抗击日本入侵提供战备支持。于是,他们立即开始制定各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扩充新疆的资源版图,并将石油资源引流到东部地区。然而,由于资金不足,这些计划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既想得到石油资源,又担心高昂的成本,这些民国官员不得不将目光重新放回独山子和位于北疆准格尔盆地的苏联油田。他们曾试图与苏联合作在独山子进行石油开采作业,但1943年,该项目还是以失败告终。之后,这些民国官员沿用苏联的地质勘探规划,利用苏联出资建立的道路,依靠苏联的生产钻井平台开始开采石油工作。
追随苏联的脚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苏联规划人员建立的这一“北重南轻”的石油开发模式依旧被沿袭了下来。
1953年,原本计划用于南疆石油开采的少量资金也被调走,用于支持北疆已探明油田的开采。同年,中共中央还在一项决定中规定,“将探勘重心放在北疆(南疆只作个别探勘)”。文件还进一步强调,“生产应集中在已经有现成[精炼]设备的地区”,这一地区指的就是独山子。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虽然石油开采的规模扩大了,但仍遵循着上世纪30年代重北疆的开发框架。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国内石油需求飙升,新疆地区的石油生产才逐渐开始南扩。即便如此,那个1939年在苏联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建立的独山子炼油厂仍然是中国西北地区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地标。围绕独山子,以及克拉玛依、库车和乌鲁木齐等石油加工设施所在地辐射出来的石油管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石油走廊,从天山南麓一直向北延伸到白碱滩准格尔油田的最北端。
新疆被天山一分为二成为南疆和北疆,这种南北划分给新疆带来了巨大影响,造成了南北疆在国家投资、移民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别,同时也影响了北疆地区各石油主产区的环境。
阅读更多中外对话环境历史系列专题文章
翻译:Est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