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达克座落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邦 东部,在这个荒凉干旱的角落里,每当冬天降临,气温骤降到零下25摄氏度,蔬菜价格会涨上三倍。这还得是在有菜可卖的前提下——如果飞机和汽车能把菜运进 来的话。这个人烟稀少的邦位于印度最北边,每年有六个月都因为大雪而与世隔绝,人们只能依靠块根植物和晒干的叶菜过日子。
这里是位于印度西部喜马拉雅山区的荒凉谷地,海拔超过3千米,露天种植的蔬菜只能在短暂的夏季才能生长。拉达克的高海拔和低降雨决定了这里的作物每年的生长期只有约90天,还要依赖冰川 融水。但是,除了美得令人屏息的景色之外,这里还有一样东西异常充足——阳光。这里的日照时间长达300多天,天天阳光普照,万里无云。
最近,有一项开创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对这里的阳光进行了充分的利用。这个项目由法国NGO组织GERES发起,帮助居民们在简单的太阳能温室大棚里种植新鲜蔬菜。10多年来,他们一直和拉达克当地的组织合作,致力于太阳潜能的开发。项目实施后,当地的人们在短暂的夏季结束后也能享用自己种植的营养蔬菜。最近,这个项目获得2009年度阿什登可再生能源奖,正因为有了它,居民们现在终年都可以生产菠菜、莴苣、洋葱、小萝卜、草莓、芫荽、大蒜和其他蔬果,维持膳食平衡变得容易多了。
文森特·斯陶佛是一位太阳能工程师,也是GERES组织在印度喜马拉雅地区的项目主管。他对该项目迄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我们的研究表明,温室所有者 每天所吃的蔬菜比原来多8倍,收入增长了30%。他们的亲戚、邻居以及其他村子也从蔬菜和鲜花的买卖和交换中受益。有5万多人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因此得到改 善,占全地区人口的四分之一。”
春天,温室大棚用来育苗;秋天,它们则帮助延长西红柿、黄瓜、葡萄和其他蔬果的生长期。
这些温室大棚是以被动式太阳能的概念为基础设计的。大棚大约长10米,宽5米,用当地的泥砖砌成,还加上了稻草或锯末的保温层。顶部用杨木和柳木搭出架子,苫上稻草或防水的当地野草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损失。温室按照东西向排列,长长的南向棚顶上覆盖着透明的重型聚乙烯薄膜。
大棚内部的西墙被涂成白色,可以把上午的阳光反射到作物上;北墙和东墙则被刷成黑色,以增加热量吸收。顶部的通风孔、侧门和背墙有助于控制湿度和温度。为了减少夜间的热量损失,在薄膜顶上盖上草苫可以增加保温性,让内部温度提高5摄氏度。
由于造价低廉,设计也相对简单,已经有数以百计的大棚建成,这使得北部和东部与中国毗邻的拉达克地区的蔬菜产量每年增加300吨。这些大棚主要利用本地的材 料和人力,在露天生长季节结束之后修建,这个时候无论人力还是财力都很充裕。现在已经有人建起长度近30米的更大型大棚,用作商业性生产。而家庭型大棚的成本约为600美元,其中75%由所有者承担,其余部分则由GERES项目支援。
大棚给当地人带来很多好处。不仅让他们终年都能吃上新鲜蔬菜,改善健康和营养状况,而且出售多余产品还能给他们带来一笔现金收入。“叶菜最容易种植,叶子割掉后才还会接着长,而芜菁就 不那么经济了。”斯陶佛说。他指出,坐两小时公车到市场卖趟菜是值得的,稳定的收入能让人们的生活发生切实的变化。
温室大棚项目让妇女们受益尤其巨大。种粮种菜的工作通常都由她们来做,不仅改善了家人的营养,把多余产品在本地市场上出售也带来了额外的收入。通过卖菜,妇 女们更加独立,在经济上的自足性也更强,可以购买其他食品和用品。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一些家庭第一次有能力送孩子去上学。
当地农民索纳姆·安格莫有一座GERES援建的大棚,他说:“冬天卖鲜菜,春天卖菜苗,大棚每年给我带来约8千卢比(170美元)的收入。我19岁的女儿在查谟上学,这些额外收入正好用来付她的学费。大家都喜欢吃我的菜,看到新鲜食品这么受欢迎,我们打算再建一座大棚。"
根据GERES统计,平均每位大棚所有者能为其他9户人家提供蔬菜,并且和另外6户人家进行交换。原先拉达克地区的居民每个月可能只吃两次蔬菜,现在每周可以吃好几次。
拉达克地区的就业机会很有限,温室大棚项目通过其它方式为人们创收。当地人经过培训掌握了石工、木工和其它建筑技术,少数大型商业性大棚则提供了一些工作。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当地的资源管理者经常走访大棚,为所有者提供指导。
印度西部喜马拉雅山的居民一直依靠农业(谷物和果树)和畜牧业(肉类、黄油、羊毛)谋生。这种孤立的生计系统逐步发展,并融入地方货币经济之中。大棚的被动式太阳能技术也扩展到禽畜养殖领域,使产业更加多样化。
环境也受益匪浅。GERES说,由于免除了蔬菜的空中和陆路运输,每年减少的碳排放有460吨。另外堆肥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这片干燥多土的不毛之地的土壤流失。
在NGO、地方政府机构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GERES主导的温室大棚项目正在四处开花。除了拉达克寒冷、高海拔的谷地和邻近的喜马偕尔邦的拉胡尔和斯皮提地区,大棚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也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在不久的将来, GERES还计划把这一项目扩展到兴都库什山的其它部分,如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央帕米尔地区。
阿什登奖设立于2001年,目的是鼓励人们更好利用本地可持续能源来应对气候变化和减贫。今年的可再生能源奖获奖者除了GERES,还有美国的Aprovecho研究中心和中国的嵊州炉具厂,它们大量生产的新型柴炉销往全球各地。
其他获奖机构包括:建立起埃塞俄比亚最大太阳能工程的德国太阳能基金会;开发出秸秆气化发电技术(每天可供电11小时)的印度瑟伦可再生能源公司(SRE);为家庭和其它用户装备高于400kWp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尼加拉瓜ECAMI 项目;在乌干达用农业废料生产非炭化生物质成型燃料的Kampala Jellitone Suppliers有限公司;以及在印度用简单的踩踏式水泵帮助无数农民脱贫的印度国际开发企业(IDEI)。
作者简介:玛丽安·贝德,“中外对话”副主编。
首页图片由 Martin Wright/Ashden Awards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