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

减少中国鱼翅消费面临多重障碍

在中国,保护鲨鱼和禁止切鳍面临着重重困难。人们保持着古老而顽固的传统观念,资金也是一大难题。霍伟亚报道。
中文

一条3米长,重200公斤的护士鲨静静地躺在广州一家酒楼的水族箱内,奄奄一息。这家酒楼花2万元把它从海产品市场买回后,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广告,招徕食客。

中国动物保护组织 “绿眼睛环境组织”(简称“绿眼睛”)偶然发现这则广告,随后派出工作人员扮作食客暗访,得知70多名食客已经预约,准备分吃。

绿眼睛向酒楼递交请愿书,志愿者携带“不要屠杀,让护士鲨回家”等标语牌来到酒楼门口,与酒楼负责人协商。他们之前并未做过保护鲨鱼工作,去年3月的这次“护鲨行动”是第一次。

协调此事的“绿眼睛”项目主管郑元英说,酒楼见状把门关上了,他们就把请愿书通过门缝塞进去,服务员用脚踢出来,他们就再塞进去,反复多次。

随后媒体做了大量报道,有些报纸连续三天将此事挂在头版头条。广东省渔政部门迫于舆论压力做了干涉,酒楼妥协,护士鲨最终被安放到广州海洋馆中。

“护鲨行动”是绿眼睛去年重要工作成果之一,但保护鲨鱼却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中国本土至今没有以鲨鱼保护为目标的专门组织。

在华国际NGO中,美国野生救援(WildAid)做的鲨鱼保护工作最多。2004年他们设立北京办公室,主要通过播放公益广告和聘请代言人宣传鲨鱼保护,他们的口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广为人知。很多中国名人成为代言人,野生救援期待他们的名人效应,能让更多人了解鱼翅真相。

体育明星姚明去年专为鲨鱼保护拍摄公益广告,但他2006年8月首次担任野生救援代言人时却遭遇尴尬。当时姚明被野生救援聘为护鲨大使,他表示:“今后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但随即招到数家海产品商家联合写信抗议,指责姚明的举动将严重影响鱼翅消费市场。该联名信由广州一家干货生产商签署,也代表了香港、日本及新加坡等地的多家生产厂商。

尽管鱼翅消费一直为动物保护组织批评,但在中国,上档次的酒店都有鱼翅菜肴供应。它仅仅是一种奢侈消费,很少有人追问鲨鱼保护问题。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十五缔约国大会今年3月在多哈举办期间,美国海洋环保组织Oceana发布报告认为,每年有7300万条鲨鱼被杀,主要为了鱼翅,许多通过贸易进入中国。

野生救援主席史蒂夫(Steve Trent)告诉“中外对话”:“鲨鱼正处于困境之中。研究表明, 现存的400多种鲨鱼中,很多鲨鱼物种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有些甚至已失控。记录显示,某些鲨鱼种群的萎缩比例高达99%。”

该次CITES大会上,一份鲨鱼保护提案被否决,中国投了反对票。中国代表团认为还没有科学证据说明鲨鱼生存已经受到威胁,且CITES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 合适平台。Oceana海洋科学家伊丽莎白·格里芬(Elizabeth Griffin)说,中国反对保护鲨鱼,部分因为鱼翅羹在中国饮食传统中的神圣地位。

“绿眼睛”总干事方明和说,中国现在还是仅从经济价值角度看待鲨鱼,绝大多数鲨鱼只是普通海鲜产品而已。

中国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1月播放的一个节目“30年的鲨鱼致富路”,讲述浙江省乐清市蒲歧镇一个鱼翅商家的致富故事。据节目介绍,仅这个小镇就有几十家鱼翅加工厂,而节目重点介绍商家王星标,他的加工厂每年能处理鲨鱼六七千吨,年产值在四五千万元。记者保守估计,仅此一家每年要捕杀超过一万条鲨鱼。

节目一开始,镜头中就出现了一个五米长、一吨重的鲸鲨。老板王星标解释说该鲸鲨是误入渔网,而非捕捞。但鲸鲨是最大的鲨鱼,其鳍制作的鱼翅乃是精品,老板的话值得怀疑。

播出后,该节目在一个网上论坛“Freeoz”引起相当激烈的争论,发起讨论的网友评论说,在全球都在保护鲨鱼的大环境下,中央电视台还在为鲨鱼加工厂唱赞歌,推广“致富经验”。“一个国家电视台,居然愚昧如此,无话可说了。”

但就在去年11月,中央电视台另一个频道也播出过关于鲨鱼的节目“靠鲨鱼赚钱的人”。两个节目均是介绍商家靠鲨鱼致富的经验。

据王星标在节目中的介绍,刚开始沿海渔民捕捞鲨鱼都是吃鱼肉,鱼翅没有市场。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鱼翅消费跟着中国经济一起兴起,需求增加使从事鱼翅生产的商家越来越多。

这些商家生意越做越大,节目介绍,中国各海域捕获鲨鱼的百分之九十五都会汇聚到这个小镇。但史蒂夫(Steve Trent)说,中国还一直是鱼翅的主要进口国。Oceana 的报告称:“2008年,约1万吨鱼翅被进口到世界上最大的鱼翅市场香港。”

经营鱼翅的经济利益丰厚,背后的支撑是中国人片面的鱼翅观念。鱼翅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或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但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有能力消费鱼翅,从中国明朝有鱼翅消费记录以来,它都只是权贵阶层的“美食”。如今它依然是有权人士和富人宴席上的常选菜品,背后往往也有拿公款吃喝的腐败因素。

相对价格高昂的鱼翅,鲨鱼肉太廉价。为把有限的船上空间留给价值高的“产品”,鲨鱼捕捞者直接在海上将鲨鱼鳍切下。失去鳍的鲨鱼被投入海中,因溺水或流血而死。

海上切鳍的行为备受诟病,但因中国消费的鲨鱼主要来自国外,很多中国人对鲨鱼捕杀没有太多触动。野生救援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中国16 座城市进行的调查发现,受访者中,大多数人不知道鱼翅是用鲨鱼鳍做的。有些人认为鱼翅具有某些疗效。然而,并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明这种说法。相反,一些研 究证明,鱼翅中含有高浓度危险物质,如甲基汞、滴滴涕和砷。

观念陈旧牢固,且经营鱼翅利润丰厚,使减少中国人的鱼翅消费并非易 事。现已退休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汪松一辈子从事动物保护工作,经历过很多中国人吃野生动物的场面,不仅仅是鱼翅。他说,改革开放后,接触世界让 中国人的饮食观念有很大改变,但这不是一两代人能改掉的。

缺乏制度支持也让改变鱼翅消费的观念困难重重。方明和说,去年做“护鲨行动”时心里其实没底,护士鲨在中国没有法律保护,他们仅仅从道义上呼吁,如果餐厅人员不妥协,执法部门也没有办法。

不仅仅中国,史蒂夫(Steve Trent)说,世界范围内还不存在控制鱼翅不可持续消费的法律。他建议对鱼翅征收奢侈品税,不仅可以降低消费量,还可以为政府提供管理经费,但困难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地方都没有足够的鱼翅进出口以及消费监测数据。

“没有人需要吃鱼翅这种奢侈品。即使我们想吃,除非我们控制消费,使其可持续,否则鲨鱼和鱼翅羹很快就不会再有了。”史蒂夫说。

霍伟亚,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的运营主管。 

首页图片来自 Shark Sa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