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

巴西农业部顾问:“巴西农产品出口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巴西农业部的拉瑞萨·瓦赫霍尔茨认为,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为巴西农业出口带来了机遇,不应对肉类和大豆采购设置限制。
中文
<p>巴西农业部特别顾问拉瑞萨·瓦赫霍尔茨认为,环境保护法规不应成为农业贸易的障碍。图片来源:Alamy</p>

巴西农业部特别顾问拉瑞萨·瓦赫霍尔茨认为,环境保护法规不应成为农业贸易的障碍。图片来源:Alamy

巴西农业部中国中心主任拉瑞萨·瓦赫霍尔茨(Larissa Wachholz)认为,尽管中国在确保肉类和大豆生产链的可持续性上面临着挑战,但对巴西大宗商品将持续保持巨大的需求。她说,中国的“第一要务”是确保粮食安全。

在访谈中,瓦赫霍尔茨表示,中国在卫生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不应在可持续性方面,如亚马逊地区生产的肉类可追溯性等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她说,这将严重阻碍中国获取对其来说“必不可少”的产品。

2020年,巴西农企的对华出口创下了历史纪录,而瓦赫霍尔茨认为,中国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启动意味着新的机遇。

中外对话(以下简称“中”):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简称“十四五”规划)是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之后订立的首份五年规划。农业部内部对于中国“十四五”规划将给巴西带来的机遇有何讨论?

拉瑞萨·瓦赫霍尔茨。图片来源:巴西农业部提供

拉瑞萨·瓦赫霍尔茨(以下简称“瓦”):从我们看到的文件来看,与巴西的农业和畜牧业十分相关的有三点。一是我们注意到规划着重强调扶贫和乡村振兴。巴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并且也在积极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在巴西,农企(agribusiness)的经济增长带动了城市的发展,而这些城市继而创造了就业和增加了收入,这一点众所周知。我们甚至看到,在巴西某些地区,农企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发展指数的提高。

其次,我们觉得值得思考一下我们的低碳农业规划“ABC计划”的一个前提条件。巴西有机会向外界展示其农业的可持续性。我们有能力生产碳中和产品,也有能力增加碳中和产品的产量。巴西的农业研究院(Embrapa)已经拿出了一份碳中和肉类产品规程,并已经被私营部门所采用。目前,巴西一些城市的消费者已经能够在超市买到碳中和肉类产品。生产碳中和产品最大的挑战在于实现规模化。或许我们有机会与中国合作,扩大现有的碳中和项目,增加产量。

我们是生物燃料使用以及生物柴油生产的先行者。换言之,我们的农业生产实际上也在为其他行业的减排做贡献。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没有面临任何挑战。我们有,尤其是在打击非法毁林方面。另外,我们在落实《森林法》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最后,粮食安全和刺激国内消费这两个方面此前就在中国的五年规划中出现过,它们有助于诠释中国与巴西在农业方面的关系。粮食安全对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个绝对战略性的目标,而巴西的农产品出口对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即便是在近期疫情期间,巴西对中国乃至世界市场的出口依然得到维持,出口合同都得到了履行。

Aerial view of soy production in Cerrado, Brazil's agricultural heartland.
尽管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2020年仍然是巴西农企历史上销售第二好的年份。(图片来源:Alamy)


中:如果中国执行更加严格的可持续规定,巴西的大豆和牛肉生产商和供应商将如何从技术和财务上做好准备,从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生产体系?

瓦:我们已经在巴西看到了中国相关法规的影响,比如中粮国际近期的大豆采购。在我看来,这种趋势(更严格的可持续性要求)似乎的确在加强,但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非常审慎地选择时机。

中国的第一要务仍然是保障粮食安全。我认为中国不会实施那些将给其获得保障粮食安全所必需的商品带来难度的法规。鉴于中国国内对环境问题的更广泛的讨论,我认为可能发生的是向中国展示我们有能力生产碳中和农产品,这对巴西来说也是一个大好机会。

我们有技法、有科技,我们知道怎么做,但是为了达到生产规模,我们需要更多资源投入。因此,我认为扩大巴西现有的项目规模,是中国和巴西的一个可能的合作领域。

我没有看到中国实行不具有可行性的法规,中国也没有给自己获取保障粮食安全所必需的商品增加难度。我认为中国可能会做的是寻求采用激励机制,提高其采购产品的标准。


中:巴西要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吸引更多的绿色投资,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弥补改进?

瓦:我认为巴西并不缺少(吸引到绿色投资的)可能性。就拿“ABC计划”来说,我们已经在与其他国家合作,帮助我们启动和实施这些计划。因此,我不认为我们欠缺什么,在吸引此类资本方面存在什么困难。我们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农业部长(特蕾扎·克里斯蒂娜)在农业部内部启用的一个指南便是私营部门融资选项。


中:巴西农业部预计,在疫情结束后,未来数十年中国的需求将有怎样的变化? 

瓦:主要的变化趋势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产品方面,另一方面是在对产品的获取方面。在产品方面,需求可能向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倾斜,比如肉类、奶制品、坚果、水果等。与大豆等传统大宗商品相比,这些品类附加值更高。中国对巴西肉类的需求量巨大,无论是牛肉、鸡肉还是猪肉都是如此。当然,这有非常特殊的背景因素,那就是中国国内的非洲猪瘟疫情,以及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

在疫情结束后,我们必须增加在中国的实地工作,但这更多地要靠产业界而非农业部。我们的责任是开拓市场,但产业界必须涉足当地市场。我想强调的是,在疫情之前,中国消费者通过电子平台购买和消费巴西农产品就已经形成趋势,而现在其增长势头格外强劲。据估算,在十年后,电子商务将占中国国际贸易的30%到35%,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农业部一直关注着这些趋势,并在内部进行讨论。巴西贸易与投资促进署(Apex-Brasil)也设立了非常有趣的项目,培训巴西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出口它们生产的水果、蜂蜜、蜂胶等产品。这为中小型农业企业打开机遇,非常有意义。


中:在肉类产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问题上,中国市场的要求没有欧洲市场那么严。这方面是否在发生变化?

瓦:我认为疫情的这个阶段凸显出中国消费者群体普遍非常看重的一个问题——就是食品质量,也就是食品的卫生质量。中国消费者是世界上最重视食品安全的消费者群体之一。而在这一点上,巴西已经充分证明其有能力做好……而且中国也清楚这一点。

meat market in Hongkong, China
瓦赫霍尔茨认为,中国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但更严格的可追溯性要求不应该导致价格上涨。(图片来源:Alamy)

我们认为,中国消费市场目前还没有准备好提出与欧盟市场同等水平的肉类产品(针对毁林风险的)可追溯性要求。中国消费者对环境问题的关切更多是来自他们个人关于中国某些地区严重的污染的经验,在他们看来,只要从卫生的角度来说产品无污染就够了。这一点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国消费者对巴西的印象。

我们认为,中国消费者在短期内还没有做好提出可追溯性要求的准备,甚至在中期可能也不会。我们需要判断他们是否会准备好为具有此类保证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想要消费更多的肉食,但他们同时希望这些肉食有着合理的价格。

英文原文首发于中外对话项目网站中拉对话

译文: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