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川西天然林遭砍伐

环保草根行动者在试图保护中国西部天然林遭砍伐的同时,也揭露其中所隐藏的多方利益冲突。郭小荷报道。
中文

今年3月,绿色和平组织赴川西调查发现,当地天然林正遭到大面积砍伐,引起护林志愿者、NGO与国家林业局有关官员广泛关注——为什么在相关部门声称大力保护天然林之时,出现与政策精神明显相悖的大规模砍伐?

被砍伐的天然林

去年底,志愿者王五之反映,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和白玉县天然林遭大面积砍伐。

2011年3月18日,绿色和平“森林犯罪调查小组”来到砍伐现场,发现的毁林事发地有:德格县的八邦沟、麦曲沟以及德格县和白玉县交界处的登曲沟。“沿途一路都能看到‘天然林保护区’的牌子,”易兰说,“这张照片上正是保护区的标识牌,面积有数千公顷,牌子后面被砍成这个样子。”

(图:天然林保护区牌子后,大片被砍伐的天然林)

易兰说:“被采伐的大部分是直径达40—80厘米的云杉和冷杉,直径达到100厘米、高达20米以上的树也不在少数。”

调查小组发现,被砍伐的高大树木,有的已有百年树龄,且由于生长在高海拔寒温带地区,所在坡度陡峭、土层很薄,难以进行补植。易兰说:“在八邦沟,我们看到很多新植的杉树苗。但砍伐发生在陡坡,补植却仅在平地。”

(图:平地上的补植)

除了“保护天然林”牌子后一棵棵还没来得及运送出去的高大树木,山体上已开辟出的“滑木沟”也随处可见。易兰说:“几公里的山路就有好几十处这样的滑木道,数不过来了。当地人也非常担忧,树都被砍了,极易引起山体滑坡。”

绿色和平介绍,四川西部地区的森林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林之一,栖息着熊、豹、白唇鹿、白马鸡等珍稀和濒危动物。砍伐森林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在当地人的保护下,白马鸡数量近年来刚得到恢复,支离破碎的森林再次威胁其生存。


砍伐起因

绿色和平“森林犯罪调查小组”初步调查认为,天然林被毁,起因是当地正处于攻坚阶段的“牧民定居工程”。

《经济日报》2010年7月报道,2009年四川省决定实施“改善藏族群众生产生活”三大行动。其中,藏区牧民定居计划决定在2009至2012年的4年内投资180亿元,在29个牧区县规划建设1409个定居点,改变10万户、48万未定居和半定居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

对此易兰说:“政府帮牧民修房子定居下来,多部门配合。林业局作为配合的单位提供木材。”

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发起人冯永锋也参与了此次毁林调查,他说:“在牧民定居工程中已建成和在建的房子,很少使用全木结构。在相关通告中,也鼓励少用木材。”他认为,以牧民定居工程为由违反天然林保护禁令,是“为了某一政治任务置重大法律于不顾”。

绿色和平保护森林项目经理刘兵在其新浪微博上表示,支持民族地区的安居工程,但建议“严格规划用量,规范管理采伐运输,杜绝这种混乱不堪、对生态不利的破坏性采伐”。国家林业局巡视员杨百瑾在微博中回复:“问题可能还在基层林业部门。”

2010年5月中旬,四川省林业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布:2009年,甘孜州德格县林业局与该县各乡党委、政府协商,确定建立6个牧民定居工程木材采伐供料点。“总共有4个点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采伐供料”。但具体到采伐点位于哪些林区、计划的采伐量是多少等信息,目前尚未公布。绿色和平已联系四川省林业局,希望可以公开更多信息,以监督在工程实施中,是否有借“牧民定居工程”之名乱砍滥伐、偷拉盗运天然林等情况。

是否违法

国家林业局于2001年5月8日发布实行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在距大江大河干流和一、二级支流第一层山脊两侧500米的范围内不得从事可能对林下植被造成破坏的一切经营活动。《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中也提到,禁止对天然林进行商品性采伐。

调查小组照片显示,此次很多天然林砍伐正是发生于江河两侧的山坡上。

易兰说,四川全省都在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区’范围内,在甘孜州白玉县等地的破坏性采伐,与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的精神相悖。

2011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森林年”,也是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的第一年。今年1月,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说,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大幅度提高了森林管护标准”,“上半年要专门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全面部署天保二期工程建设”。

民间护林行动

王五之是此次调查的线索提供者。去年10月,她随另一个NGO走访甘孜州当地的小学,发现路边到处都是还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散落木材,感到非常震惊。她说,在和当地村民聊起此事时,村民的反应也很激烈。

有村民对调查小组说,曾见到每天有十几到二十几辆运木头的货车出入,其中有一些开出了甘孜州。村民们怀疑,这些被砍伐的林木不仅用于牧民定居工程,可能还存在偷拉盗运的商品性采伐。于是,村民们自发建起了检查站,3人一组,轮流看守,拦着不让砍。

“没有了森林,就没有了草原,没有了草原,就没有了牦牛,没有了牦牛,就没有了我们……”王五之在微博中写道,麦曲沟上游的藏族人,之所以愿意用生命捍卫家乡的森林,源于这首流传自远古的歌谣。她说,当时自发轮流守卫山林的村民中,有一位叫卓玛的学生,在青海读书时最自豪的就是告诉同学:我的家乡有山林。没想到这次回家,家里的山林都没有了。

国家林业局及相关部门的回应

绿色和平向国家林业局提交了这次调查的报告,目前林业局驻成都办事员已赴现场调查。同时,森林犯罪调查小组向国家林业局建议:一、调查结果出来前,至少在德格、白玉两县叫停天然林采伐;二、希望国家林业局对当地采伐量、采伐方式、采伐范围等情况深入调查,出台相关细则,以确保这些木材是被可持续砍伐的。

针对绿色和平要求公开牧民定居工程木材采伐信息,四川省林业厅答复称“我厅无您申请公开的信息,建议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了解相关情况”。随后,绿色和平向甘孜州德格、白玉两县申请信息公开。甘孜州林业局称“牧民定居计划的建房木材采伐量属国家秘密,不公开”。又称有文件规定,“林木采伐实行公示制度”,所涉部门“要将林木采伐许可证明确的采伐地点、面积、方式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4月14日,国家林业局巡视员杨百瑾在微博上回复“森林犯罪调查小组”:“分配方案肯定是林业厅做的,怎么会没有信息。就是省政府给各地市下达也必须抄送林业厅,不然怎么监督。”

4月29日,“中外对话”记者联系了中国国家林业局监督办工作人员,询问林业局驻成都办事员赴川西天然林区的调查结果。工作人员说,目前调查结果还没出来,等出来后要请示领导,再按程序公开信息。

郭小荷是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实习生

所有图片均来自绿色和平组织“森林犯罪调查小组”新浪微博

-->
隐私概述

我们通过Cookie来为您提供最佳的在线阅读体验。以及监测文章的浏览量。Cookie信息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例如当您再次访问我们网站的时候,Cookie帮助我们识别和为您提供最相关和最有用的信息。

必要的Cookies

必要的Cookie应始终处于启用状态,以便我们能够保存您对Cookie设置的偏好。

中外对话(China Dialogue) - 以富有国际视野的内容,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中外交流。参阅隐私声明

Cloudflare - Cloudflare是一项用于提高网站安全和性能的服务。参阅Cloudflare的隐私声明服务条款

 

功能性Cookies

中国对话网使用功能性cookies来收集匿名信息,例如网站的访问人数和最受欢迎的页面。启用功能性cookies有助于我们提高网站的使用体验。

Google Analytics - 谷歌分析cookies用于收集用户如何使用网站的匿名信息。我们使用这些信息来改进网站功能,了解网站内容所辐射的读者群。参阅谷歌的隐私政策服务条款

广告类Cookies

网站使用以下附加的cookies:

Google Inc. - 谷歌运营的服务有Google Ads、Display & Video 360以及Google Ad Manager。这些服务让广告商能够更容易和高效地规划、执行和分析营销方案,同时使相关服务商能够从在线广告中获得更大的回报。请注意,您可能会在Google.com或DoubleClick.net域名下看到谷歌投放的广告类cookies,即便是您已经选择关闭cookies。

Twitter - Twitter是一个实时信息社交网络,在这一平台上找到您感兴趣的账户,您就可以追踪您感兴趣的最新事件、想法、观点和新闻。

Facebook Inc. - Facebook是一个在线社交网络,它将用户与朋友和家人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建立新的社交联系。中外对话旨在帮助读者阅读更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您是社交媒体的用户,那么Facebook将在您的网络浏览器上放置cookies,通过Facebook Pixel来实现这一目的。例如,当我们网站的访客进入其Facebook界面时,Facebook会将他们识别为中国对话读者,并向他们推送我们网站的相关内容,例如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获取的数据仅限于访问过的网页的URL和浏览器可能传递的有限信息,如IP地址。除了我们提到的cookie选项,如果您是Facebook用户,您可以通过此链接选择关闭这一功能。

Linkedin - 领英是一个以商业和就业为主的社交网络服务,通过网站和移动应用进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