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中国试点国有林全面禁伐

中国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林业专家认为,停伐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向森林过度索取的历史结束, 木材供给能力十年后将增强
中文

中国开始实施一项新的林业政策,在林业大省黑龙江试点全面停止国有林商业性采伐。林业专家说,这项停伐政策表明中国将结束过度索取森林的历史,转向提高森林管理能力。

中外对话从国家林业局新闻中心了解到,从2014年到2020年,中央财政每年将安排23.5亿元,主要用于试点期间保障东北林区职工的基本生活和社会正常运转。试点取得成效后,中国将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林业专家、前国务院参事盛炜彤告诉中外对话,几十年来中国林区重木材生产而轻视森林抚育。实施这项停伐政策,有利于林区加强森林经营和管理,发展非木经济。

黑龙江此次停伐试点涉及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黑龙江森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

新华网提供的数据,黑龙江森工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森林面积1845万公顷,占黑龙江省国土总面积的39%。自上世纪中期开发以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累计生产木材超过6亿立方米。但随着采伐量的不断加大,到上世纪90年代,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

 “作出停伐决策是中国综合实力的体现。”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张煜星说,“而在过去,为支持经济建设,中国侧重于向森林索取资源。”

为何选黑龙江做试点?

盛炜彤告诉中外对话,黑龙江是中国天然林第一大省,面积居全国第一,选择这个省更具标志性意义。

中国林科院研究员侯元兆告诉中外对话,黑龙江国有林区,是中国的林业重心,“它的掉头,意味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森林资源利用模式的终结,并为中国走向森林经营时代创造了机会。”

侯元兆说,黑龙江林区是稳定东北生态环境和保障东北粮仓的基石。但长期以来该省森林破坏严重,如果继续下去,东北粮仓将难以保存。

东北的黑土地及其江河流域使它成为重要的水稻产区,森林则起到了保护水土,保证水供应,缓和风沙以及庇护农田的作用。

国际在线报道,相比于木材采伐带来的经济价值,黑龙江林区的生态价值日益凸显。这一地区是东北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东北、华北生态的重要屏障,对维护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生态安全,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告诉中外对话,保护森林更要重视森林经营问题,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因为以前缺乏森林经营,导致黑龙江林区林木枯损量大,如果不做好森林经营工作,烂掉的木材将成为森林火灾的隐患。另外,伐木技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伐工木转行后,伐木队伍以后上哪找,中国的采伐技术和力量基本上是从黑龙江东北林区培训出来的。

木材供给一二十年后将增强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张煜星说,此次黑龙江停伐一是有利于加快林区森林资源恢复性增长,更好地发挥生态屏障作用。二是有利于木材供给能力的增强,恢复其木材战略储备地位。

张煜星说,停伐后,部分中幼龄林10-20年后将逐步进入成熟期。通过加大森林抚育和珍贵树种培育,红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等珍贵用材树种资源逐步增加,木材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他说,如果停伐10年,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将由目前的77立方米提高到88立方米左右,共增加7000多万立方米;龙江森工由目前的每公顷蓄积量95立方米提高到约110立方米,共增加蓄积量约1.2亿立方米。

张煜星认为应把停伐期延长到20年或者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