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了8年的《新京报》摄影部主编后,2014年,陈杰辞去主编职务,重新背起照相机,走出办公室,做他最喜欢的摄影记者。
8月末的一天,他来到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额里斯镇,这里有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在沙漠腹地,大量化工企业正在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沙漠。
傍晚许分,陈杰打扮得像当地农民,将照相机装进一个黄布包,走进沙漠,寻着越来越刺鼻的味道,行进了一个小时,翻过数个沙丘后,突然,几乎令人窒息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在他面前,几个足球场大小的长方形排污池并排居于沙漠之中,其中两个排污池注满墨汁一样的液体,另两个排污池是黑色、黄色、暗红色的泥浆,里面稀释有细沙和石灰,一辆推土机停在池边。排污池上空飘浮着白色的烟雾。
他拍下这些令人震惊的画面。9月6日,他的这组图片报道《沙漠之殇》刊登于《新京报》,立即引发强烈的反响。国家主席习近平三次批示,要查处这一严重污染问题。国务院成立专门调查组,内蒙古有数十位官员被免职和处分。
2014年,他行走了7、8万公里路程,完成了7个环境报道。他因这些影响重大的报道,获得中外对话“最佳环境报道”的年度最佳记者奖。
陈杰当过5年兵,退伍后做摄影记者。30岁入职《新京报》,后来又当上摄影部主编。他喜欢高强度的锻炼,2009年,他韧带断裂,主治医师告诉他,手术有风险,保守治疗以后,不要多运动了。他不干,最后找了一个技术过硬的医生,做了手术,并通过艰难的康复训练,恢复到了当兵时的体能。现在过了40岁,每天跑10公里。
他不能忍受的,是安逸的枷锁和敷衍的状态。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按照个人的意愿去做扎扎实实的报道,就是他理想的工作状态。
他辞去主编,重新做一位摄影记者,在中国媒体人中是罕见的。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军人的出身和热爱自由的天性。但在陈杰看来,这是一种回归,而主编工作更像是为这一回归所做的准备。
统筹策划的主编工作开阔了他的视野,他觉得自己曾经做过的“曝光型”报道,现在看来都太过浅显,他要是再做一次摄影记者,他会探索那些在画面背后的事实。终于,他决定不再呆在和真相相距太远的办公室,迫不及待拿起相机,回到了前线,要做那些摄影记者还没有做的事情,譬如,去调查污染事件中企业有没有义务有无尽到,环保部门有没有尽到监管职能。他不仅想揭露,他还希望能寻找解决方案。
他说:“所有的环境问题最终要回归到人。”他希望自己的报道能表现人的命运,体现出环境报道的真正价值。
像陈杰这样,高强度地在采访一线工作的“高龄”记者,在中国并不多见。优秀记者往往会升任副主编、主编。他说,这次转型,也希望在业界做出不一样的表率,“优秀记者突然‘消失’去做编辑,对媒体行业是一种损失。”
他认为,记者应该有很长的时间来成长。一个人做了10年的环境记者,也不敢说自己是环境方面的专家,因为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他现在感受到专业知识的缺乏,如果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做的报道会更有力量。
陈杰说,他会对环境问题进行持续的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至少在30年中,还会非常艰难。“环境报道的黄金期,还有至少30年。”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