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于3月26日根据最新消息排进行了修改,昆明COP15大会前期的一系列谈判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将延期举行。
今年10月,各国政府将通过一项新的全球协议以遏制陆地和海洋的自然环境破坏。第十五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将在昆明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主办大型联合国环境谈判。
全球自然资源状况将是此次昆明会议主要关注的议题,但中国自身的生态状况以及中国政府的应对之策也将受到关注。同样,中国对自身国际利益的考量,包括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与其它大国的关系,也可能主导昆明会议之前的准备工作及后续行动。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昆明会议后,英国将在格拉斯哥主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这次会议的目标是提升各国的减排雄心。
虽然中国已经成功控制了新冠疫情的发展,但疫情的全球蔓延却在持续,预计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影响。疫情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遏制气候变化等问题并非各国目前关注的重点。
昆明和格拉斯哥会议可能都会推迟。然而,这些会议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是紧迫和无法回避的。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和英国的主持下,各国政府仍将聚集在一起,研究制定出关于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的保护战略。
因此,决策者、商界领袖和民间组织需要清楚地了解相关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所幸,中国国内的生态保护实践随着更多的科学证据浮出水面而正变得越来越有说服力。
2019年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表明,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失去大自然。许多科学研究提出了遏止生物多样性丧失所需的目标。我们都知道,保护和妥善管理自然资源能够帮助落实实现巴黎气候目标所需的三分之一的减排量。保护自然环境对提高全社会的气候韧性至关重要。
因此,昆明生物多样性会议的筹备工作一直侧重于自然保护目标。不过相比之下,目标的实施更为重要。毕竟,《生物多样性公约》曾经通过了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包括原定将于今年实现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但是,不管是爱知目标,还是之前的目标,基本都是来去匆匆,对实际减少自然环境损失未起到多大的作用。
落实这些目标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即便对最富裕的国家来讲也是如此。例如,德国的生态绿色运动虽然非常活跃,然而, 1989年以来该国却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飞虫。生物多样性的普遍丧失由此可见一斑。
生态红线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了灾难性的洪灾,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在其中扮演了雪上加霜的作用。痛定思痛的中国从2000年开始试点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从2010年到现在,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面积被纳入生态红线范围(即受到保护或可持续管理)。该制度的目标是将几乎所有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纳入保护范围,与此同时防止洪水和沙尘暴,并提供清洁的水和其它生态系统服务。由生态环境部负责实施的这项政策通过中央财政拨款、流域管理付费以及其他市场化工具获得资金支持。对于任何希望实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气候目标的国家来说,中国的经验都值得借鉴。
生态保护红线是自然资源部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框架的一部分。这个框架是一项从生态、农业、城镇、工业、主要基础设施等方面对未来十五年土地利用进行布局的战略规划,是“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一部分。据我所知,中国是唯一一个如此全方位且雄心勃勃地对土地用途进行规划的国家。
此外,中国致力于发展绿色“一带一路”,这就需要解决两方面的关键挑战。首先,各国需要避免新建化石燃料电厂。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设计建造既能最大程度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又能最大限度降低环境负面影响的基础设施。例如,不应修建横穿原始森林的公路,因为我们知道这样的道路将加剧森林砍伐,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
道路建设做到可持续并非不可能,只是需要细致的空间规划。同样,水力发电虽说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必须注意避免生物多样性丧失或对下游社区的不利影响。如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类似于中国的生态红线一样的土地使用规划框架,那么某些“一带一路”项目可能不会推进或者需要彻底重新设计。
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定自己的土地利用规划框架充分符合中国的利益。这些框架不仅将在落实昆明会议通过的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有助于实现气候公约下的减缓和适应目标。
因此,将土地利用规划纳入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战略有助于昆明和格拉斯哥会议取得成功。如果中国将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纳入自己的长期气候战略之中,便可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从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战略意义重大,但它同时也是一项很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
从经济方面来看,各国政府正在考虑实施大规模刺激计划,从而提振经济,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危机。这类刺激计划会包括大举投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国家。当然,至关重要的是,这类基础设施必须契合本世纪中叶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净零”的需求,并且必须遏止和扭转自然资源的丧失。从中国的经验来看,土地利用规划将是引导经济刺激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关键性工具。
翻译:BAI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