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一份报告,各国领导人十年前同意的一揽子20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一个也未能完全实现。该报告警告称,这一结果将“人类置于十字路口”。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在日本爱知县制定了20项目标,目的是解决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因素(包括森林破坏、不可持续的农业、污染、栖息地丧失和入侵物种等),并同时增加保护区面积、提升公众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并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政策制定。
2014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份中期报告警告说,这些目标取得的进展还不够,而上述终期报告也证实,在衡量目标成功与否的60个指标中,只有38个显示有所改善,而13个则完全没有进展甚至出现恶化。2个指标的进展程度尚不清楚,实际达到的指标只有7个。
这份名为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以下简称GBO5)的报告选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举办的网络会议召开的那一天发布,这些会议原定于今年5月在中国昆明举行,商讨新的目标。面对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新证据,科学家和保护机构更加迫切地呼吁各国政府采取紧急行动。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伦敦动物学会(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的最新评估,1970年以来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减少了三分之二。该评估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125名专家对4000多种脊椎动物的研究。研究人员说,森林破坏、不可持续的农业和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是主要原因。新冠肺炎等病毒爆发也同样是这些因素所导致的。
100万
个物种(约占动植物物种估计总数的八分之一)正处于危险之中。
“地球生命力指数”(the Living Planet Index)中强调的野生动物减少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一个国家公园里的东部低地大猩猩数量由于非法捕猎,在20年中下下降了87%;加纳的非洲灰鹦鹉由于野生鸟类贸易和栖息地丧失,在短短20多年里减少了99%。科学家发现,淡水栖息地的野生动物种群受到的损失最严重,1970年以来平均下降了84%。
“爱知目标”未能阻止生物多样性下降有多种原因,但执行和投入不足是最突出的原因。绿色和平东亚分部的全球政策顾问李硕说,如果不能确保强有力的执行,这些目标只是“一纸空文”,《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报告证实了这一点。
他补充说:“2010年爱知会议的各项决定是一组无人认领的‘孤儿目标’,大多数缔约方从未积极采纳这些目标,更不用说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了。”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下,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目标制定自己的实施计划,然后将进展报告提交给公约秘书处进行评估。然而,《生物多样性公约》认为,大约四分之三的国家目标在范围和力度上与“爱知目标”不一致。该公约称,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国家目标与“爱知目标”相似,并且有望实现。
中国政府的报告称,中国有望实现13项目标,并超额完成3项目标。尽管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气候变化、污染、栖息地丧失和物种入侵等因素都对其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但中国认为,自己仅在入侵物种、脆弱的生态系统和防止灭绝这几个方面尚未取得充分进展。
从全球来看,《生物多样性公约》认为20个“爱知目标”中有6个已经部分实现。取得成功的工作包括清除岛上入侵的哺乳动物,使本地物种从中受益。然而,报告指出,这只代表了一小部分入侵物种,而且没有证据表明新物种入侵的步伐正在放缓。
将至少17%的陆地和内陆水域、10%的海洋和沿海地区划定为保护区的目标有可能实现,如果将未来的承诺考虑在内,甚至有可能超过这个目标。然而,《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各国保护的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也未确保其具有生态代表性,而且也没有确保它们与其他保护区以及更广阔的陆地或海洋连在一起,以及对它们进行有效管理。
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落实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下各项政策的目标,占《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总数的85%。但是,报告指出,各国政府在有效落实这些战略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
同样,各国在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数据的生成和共享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生物多样性公约》发现,这些知识在决策中的应用有限。
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领域获得的财政资源和官方发展援助大约增加了一倍。然而,这一水平不仅不够,反而完全被有损于生物多样性的补贴所抵消,例如不可持续的农业、过度捕捞、以及杀虫剂和化石燃料等方面的补贴。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很多国家政府甚至还没有识别出这类补贴。来自公共和私营部门用于生物多样性的资金总额约为每年800 – 900亿美元,而有害补贴约为5000亿美元。据估计,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给予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商品的补贴超过了打击毁林相关措施所获得的支持。
《生物多样性公约》发现,尽管森林破坏已经比上个十年减少了三分之一,但在一些地区可能再次加速,森林栖息地的退化和碎片化依然严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热带地区生态系统。
总的来说,《生物多样性公约》认为物种在继续走向灭绝。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科学家说,有100万个物种(约占动植物物种估计总数的八分之一)正处于危险之中。然而,《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如果没有各保护项目在过去十年间的努力,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灭绝数量可能会比现在至少高出两到四倍。
对昆明大会的启示
生态保护界并不认为全球生态保护的新协议会吸取“爱知目标”失败的教训。李硕指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讨论都集中在下一组目标(将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纳入保护)上,而忽略了执行和资金。
大自然保护协会的高级政策顾问琳达·克鲁格(Linda Krueger)对此表示认同:“这份报告进一步证实了光有充满希望的想法,而无全心全意的措施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想保护所有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就需要对政策、资金流和行为进行彻底而果断的改变。”
在发表GB05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on)承认,“爱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都失败了,必须从审议通过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吸取教训。她说,整个政府都需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环境部门,还有那些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和渔业的部门。
她说:“许多政府部门对已经作出的承诺毫不知情的情况以前屡见不鲜。”
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玛鲁玛·姆雷玛(Elizabeth Maruma Mrema)说,秘书处有一个在各国政府间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具体项目。“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参与进来,”她说。
《生物多样性公约》副执行秘书大卫·库珀(David Cooper)说,各国首脑需要负起责任,确保议程不会只由环境部门推动。他说,《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在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等其他联合国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合作,但需要做更多工作来吸引财政和经济发展部门的参与。
亟待行动
GB05报告列出了八个需要重点采取行动的领域。报告说,可以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以及景观层面的规划来减轻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影响;需要对农业系统重新设计,一方面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增加植物性饮食摄入,大幅减少食物浪费。
报告指出,应保护和恢复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同时,应通过部署绿色基础设施来促进城市的自然环境;改善淡水水质,控制入侵物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以同时减缓气候变化并有利于生物多样性;通过生态系统管理,人类和自然的健康都可以得到改善。
报告说,最重要的是,只有所有这些领域共同行动起来,才能确保成功。例如,仅仅保护生态系统并不能防止生物多样性的损失,除非采取同样雄心勃勃的举措来实现更可持续的饮食。《生物多样性公约》表示,由于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联合行动也让每一项行动更容易实现。
安德森说,各国政府正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以拯救受新冠疫情打击的经济,这为将自然保护纳入主流提供了一个良机。她举了巴基斯坦的例子,该国向失业者发放补贴,让他们植树,这是该国正在开展的“百亿棵树海啸”计划的一部分。
克鲁格表示同意:“这不是一项无望的事业,GBO5确实突出了已经取得切实、有意义进展的领域。我们看到了一些亮点,现在是抓住这种潜力的时候了。在世界各国政府将数万亿美元投入经济刺激计划之际,让我们把自然和气候问题置于复苏的前沿。”
翻译: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