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空气质量指数引发的外交风波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周嵘分析,中国指责美大使馆在推特(Twitter)发布空气质量指数的行为,在政治和法规层面或许合理,但却难以重获公众的信任。
中文

2012年6月5日,《2011年中国环境质量公报》新闻发布会格外引人关注。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个别国家驻华使领馆自行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并在互联网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既不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精神,也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众所周知,涉及监测、发布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的,主要是美国大使馆。2011年底,一场由此引起的PM2.5风波,曾经引发公众强烈关注,并促使中国政府修订了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从技术本身来看,美国大使馆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真实的空气质量。而空气污染问题本身,中国城市无可回避。其实,有些时候正是因为官方监测跟不上实际情况,才导致民间、非正式的其它数据纷纷涌现。空气质量糟糕,这不是该不该他人插嘴的面子问题,而是个不争的民生事实。抓紧部署、用行动说话,是中国官方面对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

争论起源于“数据”。在中国,美国大使馆每小时都会发布每小时PM2.5浓度值,然后换算成相应的空气质量指数(0-500)不等,并根据AQI的数值给出相应的健康影响提示,如“良好”、“极不健康”、“有害”等。这就是中国许多公众获取的美使馆空气质量信息。对于中国并不十分完善的空气质量信息公开,这原本是一个促进。但是,笔者通过仔细查阅美国环保署关于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 AQI)的计算公式发现,即使是在美国本土,对于细颗粒物PM2.5的计算,采用的也是24小时均值。而美国大使馆在中国发布的AQI,却是以每个小时为单位,也因此会出现忽高忽低的数值。

这样算出的AQI,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真实的空气质量,放大了原本就值得高度重视的空气污染问题。简单来说,如果以24小时平均值计来看、一天的空气质量是“不健康”的话,那么每小时滚动发布的数据中就会有很多个“有毒害”、“极不健康”、“对敏感人群有害”,因为一天24小时的污染物是波动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可能是日均值的2倍或者一半。采用小时浓度值来滚动发布AQI无疑比24小时均值增加了更多“有毒害”、“极不健康”的指数出现概率,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情况。

当美国大使馆使用“放大镜”来看中国空气污染的时候,中国民众也频繁因为连续的灰霾天气感觉心情压抑,而中国政府公布的信息却依然显示:空气质量“良好”。因此,民众自然地开始质疑官方数据,在情感上倾向于更相信一个表述结论更为“糟糕”、更接近其观感的信息。

因此,中国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改善自己的信息发布方式,来避免这场争议、平息数据之争。

首先,中国政府应该直面空气污染的严峻事实。而中国现有的空气质量指数的确掩盖了空气污染的真相。一方面,中国长期以来采用PM10等传统污染物指标来评价空气质量,PM2.5的缺席导致空气污染评估有时显得过于“乐观”,与民众的切身感受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空气质量数据的测算方法也有待改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空气污染浓度日均值的计算只采用11个小时的颗粒物监测样本值而不是24个小时的样本值。在一天24小时监测样本值有高有低的情况下,这无疑为空气质量数据的筛选、以及有针对性的解释提供了相当大的操作空间。其实,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日均值、年均值的数据有效性要求有20个小时的样本、324天的样本。但可惜的是,新标准实施时间并未与该标准发布时间同步,因此虽然地方政府在PM2.5小时均值的发布上皆有积极行动,对于空气质量指数(API)的解读上还停留在20年前。

其次,普罗大众不会明白PM2.5的日均值是35ug/m3或是75ug/m3对他们的健康会有怎样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在这样的读数下,老人是否可以出门散步、孩子是否可以去户外玩耍。而现在的官方数据,却只是冷漠的几个字母加数字,缺乏更富有人情味的真诚关怀,公众在获取不到这样的信息、又担忧外面的空气质量会给自己和家人健康造成影响的时候,只有继续阅读美国大使馆每小时发布的各种令人沮丧的“有毒害”、“不健康”等健康提示,而这些实际上是被放大了的“危害提示”,再次加剧了公众心中的恐惧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感。

因此,问题并不复杂。

上升到政治甚至外交的层面,也许反而带来问题的复杂化。中国政府只需要在已有的信息公开方案里更进一步,以更加贴近民生的姿态,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广大民众提供真实的空气质量提示,真真正正回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上来,就可以重新赢得公众的充分信任。每天都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对于数据,市民必然倾向于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作为判别标准。

作者:周嵘,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图片来源:绿色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