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环境抗议中的反应错位

回顾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环境抗议,政府和社会对此类事件的反应既有趣,也很发人深省。
中文

罗列一下近年来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抗议,按事由、组织形态和政府反应分类,就会发现后者非常有趣。

从2007年的厦门PX事件开始,政府的反应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妥协,以厦门、什邡、启东为代表,原项目中止或迁往异地建设。

第二种是敷衍了事,以大连为代表。该市辖内的福佳石化是中国规模最大的PX生厂商。2011年8月,台风摧垮了福佳石化的防波堤,将整个城市置于危险之中。面对市民的抗议,地方政府承诺该厂停工整顿,随后将迁往他处,但后来传来的消息是福佳石化已经原地复工。这些年,东北的幽默大师层出不穷,“忽悠”一词 席卷中国,可见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三种反应是僵持,番禺垃圾焚烧厂项目就是这样。政府与当地居民相持不下,项目没有取消,也无法开工建设,博弈长期化。

延伸阅读:《中国街头抗争型环境运动意味着什么?

中国社会对此的反应也很有趣,值得罗列一下。最近,宁波发生了市民反对PX项目扩建的抗议活动。有些科普人士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教育群众说,PX关系到国计民生,非生产不可,而且技术成熟,毒性很低。言下之意,这真是一帮愚民。科普界还举了很多国外的例子,证明PX工厂选址向来在城市周边,国外群众欣然接受,足以证明这类工厂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这种逻辑在我看来是很怪异的。科学可以证明一家工厂有害或无害,但即使一家工厂有百益而无一害,当地居民也可以拒不接受——这首先是权利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利益的权衡,科学的相关性在这个话题中相对靠后。和化工厂相比,房地产业更加清洁无害,如果科普人士的逻辑大行其道,世上就再没有“钉子户”的立足之地了。

每当发生和环境有关的抗议,就有人提到“邻避主义”。几年前热播的美剧Boston Legal中有个类似的故事。某地居民反对在当地建设核电站,把核电厂告上了法庭。核电厂的律师拿出许多证据,证明核电站是清洁无害的,法官也认为这些证据很有说服力。原告方的代理人这时提醒说:法官大人,你老妈也住在这个镇上——法官的态度就发生了逆转。这个夸张的情节说的就是“邻避运动”的基本精神——离我远点。大家都要用电,都穿PX做的衣服,都要扔垃圾,但都不想住在核电厂、化工厂和垃圾焚烧厂旁边。从科学的角度说,这种反应不符合理性,但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像科普作家论证的那样,是平坦透明的。谨慎和恐惧反映了我们的生活经验:掌握着更多信息的强势者——化工厂、核电站和地方政府,通常没有把透明当作义务。

比较政府的反应和社会的反应,可以看出一种系统的错位。地方居民认为,与环境有关的问题需要以居民同意为前提,但地方政府把产业规划当作垄断的权力,科普界则完全偏离了主题。“邻避主义”以一种静态的观点解释地方居民的抗议,会让人推导出一个结论,如果人人如此,世界就无法维持。这个词强化了一种错误的印象——抗议是基于非理性的恐惧。但这种印象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抗议的目标并不必然是项目中止或迁移。抗议也会导致重新谈判。强势者将被迫释放更多的信息,要么选择其他技术,要么支付更高的对价,来换取居民的同意——前提是他们不仅听到了抗议的声音,也听得懂其中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