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空气挑战中国传统习俗

对空气污染的担忧和恐惧,令中国人重新审视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
中文

2013年2月5日,北京市1337家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开始为期20天的统一销售。这意味着,随着春节临近,不仅在北京,在中国各个乡村、城市的角落,大量烟花爆竹将陆续升腾炸响。但面对今年北京及中国中东部地区持续不散的雾霾天气,中国正展开一场“春节期间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的大讨论。

“这个春节,我们为了孩子,为了年老的父母,不放烟花爆竹,为亲人呼吸的空气,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是今年1月底,中国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其新浪官方微博上向社会发出的倡议,截至2月6日傍晚,该条微博已被转发达3万多次。

而据《北京晚报》报道,在1月28日24小时内,有100多名北京市民拨打该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电话,称雾霾天气燃放烟花爆竹会使空气污染雪上加霜,损害健康。建议在极端污染的情况下,要少放或不放爆竹。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去年除夕期间,车公庄站PM2.5的小时浓度峰值曾在几小时内增至近80倍。

但也有不少人质疑,花炮尚未燃放,北京雾霾已重,与其将减少雾霾的期望寄希望于少放烟花,不如花大力气整治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人民网就此组织了“春节该不该禁放烟花爆竹”的网上讨论,来自中国花炮之乡的时事评论员张之俭说:“最近爆竹屡屡成为替罪羔羊,桥塌怨它,小朋友被炸伤怨它,雾霾是它的错,大楼火灾也归咎于它。鞭炮何辜,一项带有祝福和期盼的传统活动竟然沦为人人喊打的陋习?”

中国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则在其新浪微博表示:“应反思的其实不是燃放烟花的习俗,而是为什么空气会污染到了连享受燃放烟花的喜悦也要不得不放弃的程度。”

其实早在1987年,北京就已实施《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试图将燃放烟花爆竹“逐步限制、趋于禁止”,并于1993年12月1日起正式禁止燃放。但随着保留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呼声越来越高,2005年北京又规定,五环以外可以燃放。

2005年7月,北京市人大一审《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将其中的“禁放”变为“限放”。

2009年元宵节,因违规燃放烟花,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楼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有声音呼吁再次禁止燃放烟花。之后,2011年2月,北京市新增8类烟花爆竹禁放区域。

而2013年年初,呼吁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只不过这次,理由不再是早年的安全事故和噪声污染,而多是出于对雾霾北京的担心和无奈。

就在北京开售烟花爆竹的同一天,北京市气象部门表示,北京将在今年春节期间首次发布“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 根据未来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变化,分为“适宜燃放”、“不太适宜燃放”、“不适宜燃放”三级,提醒民众在适宜情况下燃放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