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遇民间阻力最大的工业项目非PX(对二甲苯)莫属。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PX替中国背上了环保公众参与的多年欠账。这对于PX来说,公不公平?你可以说不公平,因为有些同等风险的项目因为没有那么耀眼的“光环”,可能早就通过了。但这个光环一旦有了,就很难消除。为什么难?因为观众已经熟悉了剧本和台词,默认了谁是座山雕谁是阿庆嫂,你要让他们相信这出戏该有另一个结局,光靠换演员是不行的。
遗憾的是,从2007年厦门PX事件以来,PX这出样板戏除了轮番更换的“演员”(城市不同、项目不同),事件进程几乎原样照搬。先是传言要建PX项目,然后流言四起,随即公众上街散步,最后政府出面解释,然后项目或迁或停或不了了之。每一次的争论重复性极高,一般围绕“PX致不致癌,毒性多大”、“PX项目有没有国际规定的安全距离”等固定话题展开,政府的澄清也往往搬出“PX是化纤重要原材料”、“国外也产PX”、“PX低毒”等固定论据,总之如果我是一个长期跟踪此类事件的记者,我的每次报道是大同小异的。
观众之所以自动进入“样板戏”模式,并共同推动事件往固定路线和结局发展,跟该剧的“角色设定”很有关系。而一些主要演员多年来坚持自动代入相关角色,也赋予了这部“样板戏”持久不衰的生命力。
就拿地方政府这个最主要的“头牌”角色来说,在这出戏里,它自己明明有利益,还要出来主持公道。观众认为我对你这个角色门儿清,你别糊弄我了。偏偏有些地方政府不信邪,认为只是自己“主持公道”的声音不够响亮而已,今天找清华教授来解释,明天搬行业专家来答疑。比如这次茂名事件的地方政府,其实早在2009年,就已经在《广东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指名道姓地写了“重点推进茂名石化60万吨/年PX项目建设,”宣示了自己对该项目的重视,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利益相关方。在这种情况下,你再出来说“整个项目的环保治理措施完备、成熟、可靠、有效”,只会应者寥寥。而且,从这几次事件来看,地方政府“入戏太深”,它们往往给这些PX项目“打保票”、“拍胸脯”,而很少以更超脱的姿态做程序性的解释、引导。这样只会加深观众对你这个角色的刻板印象:“你看,我就说你们是穿一条裤子的。”
要打破这种角色代入惯性,光换演员是不够的,得换剧本,让观众意识到,它们看的是另一部剧,新的结局是可能的。对地方政府来说,最大的角色转换就是从一个横插一脚的利益相关方,变成一个裁判。在这种角色设定下,地方政府对具体项目不显示预设立场,最大的职责是确保法定程序得到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得到忠实执行,最终的决策具有合法性。但这种角色转换,说起来容易,实现太难。
就拿这次茂名事件的地方政府来说,在过去几年,它在茂名石化的环保相关问题上,留下了一摊程序上的烂账。《瞭望东方周刊》去年的一篇报道说,茂名石化近10年的发展扩张过程,未批先建、违规审批。2004年,100万吨/年乙烯项目在尚未通过环评的情况下开工建设,直到2008年项目环评才通过环保部审批,到去年该项目仍处于被“督办”状态。而2009年,广东省环保局违规审批茂名石化油品升级改造工程,该审批在2010年被环保部撤销,要求重新对项目进行环评。在这种“前科累累”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又如何能树立起程序上的公信力呢?
而且地方政府缺的还不仅仅是程序上的威信,它们那只“闲不住的手”到目前为止仍然在深度干预经济。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产业规划往往细化到具体企业具体项目,虽然很多项目其实并不涉及到政府投资。地方政府在这些项目上所扮演的角色早就确定,想临时回头当“裁判”可不是那么容易。
当议事厅里的程序失灵的时候,决策过程就被推向街头。这是PX这出中国样板戏的高潮部分。但走向街头就意味着,所有那些在选址、工艺、污控技术上所可能存在的回旋折中选项只能被化约为非此即彼、建或不建的零和游戏。这个结局,从裁判往对方球门带球的那一瞬间开始,就已注定了。
如果有一天,中国PX项目可以有条不紊地让各方坐下来讨价还价了,那说明环保公众参与算做到位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魄力去改变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