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穹顶之下》:中国环境治理的转折点

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大获成功意味着中国环境政策将作出不同于以往的改变。
中文
<p>图片来源:Alamy</p>

图片来源:Alamy

一年前,我获聘成为了中欧环境治理项目的欧方主任。中欧环境治理项目由欧盟资助,同中国环保部合作开展,在中国推广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及环境司法。上任前,我对这份工作没什么太多期待,我以为在中国推广这些内容很难有所作为。

然而,与我最初的预期相反,上任后我才发现,中国在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环境司法领域正在蓬勃发展。2013年初,当北京及其他城市首次向公众公开实时雾霾数据时,公众开始对环境状况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为满足公众的需求,到2014年,中国政府新通过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立法,奠定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框架。

中欧环境治理项目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通过引进国际专家,如环境监管机构的专家、法官和非政府组织领袖等,支持相关环境立法的起草工作。例如,2014年9月,项目邀请欧方资深专家,同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举办了一次主题研讨会,探究环境公益诉讼的框架。中国政府对发达国家公民社会在环境法庭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经验很感兴趣,因此,中欧双方在会上的讨论开放而深入。一位受邀参会的欧洲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开玩笑说:“中国高级别的法官太友好了!在别的国家,我得先起诉别人才能见到他们。”

好的立法是一回事,但能否真正落实就是另一回事了。中国政府是否真正欢迎公众参与呢?近来,在各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是对中国政府这一意愿最好的检验。尽管该纪录片公开指出了政府工作的不足,这部纪录片依然通过了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成功上线于中国各大社交媒体门户网站——至少上线了几天。不仅如此,新上任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还在第一时间赞扬了这部纪录片,称这部纪录片唤起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总体来讲,政府对这部影片的回应秉承了相对不干涉的原则,这向媒体和公民社会传达了一个信号——各方公众可以曝光环境污染者,可以针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决策发表意见,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参与到对抗污染中来。

最让我吃惊的是,数量惊人的观众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又转发给了他们的朋友。这部纪录片在发布的头几天便被观看了3亿次。如果你把每一次的转发看作是一次投票,那么《穹顶之下》展示出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公众支持,给政府下达了一项强有力的命令。纪录片发布的时机刚刚好:新的环保部长刚刚上任、接下来的一周中国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召开、法律和执法部门正在重塑相关机制,以加强执法和问责制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公众关注雾霾问题。随后不久,《穹顶之下》从主流视频网站中下架。但两周后,也就是3月15日,《中国日报》刊登了一篇新的文章,报道了李克强总理对记者关于《穹顶之下》问题的回应,强调了环境法是应对环境污染的终极武器,而这篇报导的配图正是《穹顶之下》中的截图。现在看来,国家级媒体已经可以再次谈及这部影片了。从总理对影片的回应中看来,中国政府并未对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有所迟疑,环境保护必须邀请公众参与其中,而这也正是新《环保法》的重要基石之一。

公众在环境治理中的新角色将给各级决策者带来压力——地方层面、中央层面,政府部门、工业部门均是如此。为应对这些压力,政府定将其转化为更为雄心勃勃的立法并加强执法。为此,在中国运营的公司也应做好准备,应对这些改变。环境执法部门会变得更加自信,而企业的违法行为被前任及现任员工、媒体和公众社会曝光的几率也愈发增加。2015年1月起,非政府组织获得了在环境法庭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同时进行的司法改革也在逐步增加这些环境法庭的独立性——污染者以及保护他们的官员们最好抓紧端正他们的行为,不然就要有人迫使他们采取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