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中国设计师创作海报警示雾霾

中国设计师选择用视觉冲击力更强的海报来描绘雾霾,呼吁人们关注环境灾难。
中文

一群中国设计师的雾霾海报展,“五一”假期前来到了中部城市河南省郑州市。近300幅雾霾海报,已经在西安、大连、杭州、北京、石家庄、上海、无锡、长沙等城市展出,呼吁人们关注环境灾难。

这些海报作品描绘了雾霾狰狞可怕的面孔,艺术地表现了雾霾不仅会改变天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甚至会改变生命基因。比如,在一幅海报中,孩子生下来嘴巴上就带有一个大大的口罩胎记,因为口罩已经融入了他们父辈的生活……

雾霾作品给观众带来的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直抵心灵的震撼。举家移民海外的王先生看到海报后,在微信朋友圈留下“大哭”、“伤心”的表情。他说:“我们虽然不在中国,但国内同胞正承受的‘呼吸之痛’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心中之痛。”

海报记录中国人的雾霾面孔

雾霾海报展策划人之一顾鹏告诉中外对话,用视觉来警示、唤醒公众内心的环保意识,并行动起来保护地球,是设计师应当承担的使命。 他是中国设计师沙龙(CDS)执行主席,已从事设计20多年。

雾霾海报记录了生活在坏空气中的中国人的雾霾心情:痛惜、恐惧、无奈……警示中国正在发生的环境灾难。这些海报将为50年、100年后回首中国人正经历的雾霾灾难提供一个窗口。

大奖作品《蚀》,运用雾霾的特质设计了一张人脸像,数不清的细菌病毒封锁着每个人的视线,展现雾霾所带来的压迫和困扰,制造了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紧张感。

《蚀》的设计者陈亮告诉中外对话:“不管是什么阶层的人,都呼吸着一样肮脏的空气。我闭上眼睛,就能看到一张扭曲狰狞的面孔。”他将内心的感受用画面呈现了出来。

彭蕊的作品《oh 霾 god》中英文结合巧妙而富有戏剧性,利用“霾”与“my”相似的发音,道出了人们面对雾霾时发出的惊呼。

海报用艺术手法展现了空气污染中的生命特征:斑点狗身上的可爱点点变成了块块病毒;联邦快递的大口袋罩着脑袋,说要送到一个没有雾霾的地方;人们在拍全家福照片的时候都要戴防毒面具;毛泽东挥舞着手臂说“一定要根治雾霾”…….

这些海报给评委克劳斯-海瑟(Klaus Hesse)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奥芬巴赫设计学院视觉传达学院院长,曾任德国艺术指导俱乐部(ADC Germany)艺术总监。

他告诉中外对话:“这些作品呈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创作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表达了对雾霾的态度。作为一个评委,能够在一个活动中发现这么多大胆而新奇的设计作品,我很兴奋。”

设计师呼吁保护环境

在活动发起人、郑州市平面艺术设计协会副会长徐长新的计划之中,起初并没想在中国城市举办雾霾海报巡回展。他一开始只是想征集以中国雾霾为主题的公益海报作品。

徐长新说,中国正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很多地方雾霾严重,但很多人除了发牢骚、调侃外,并没有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

海瑟经常来中国,自称经历了北京雾霾最严重的日子。

他看到,在中国德国产大排量豪华车子很受欢迎。“这些车耗油量大,也是雾霾的制造者。”海瑟说,要解决污染,中国必须做出改变,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加入改变的行列。

“海报是世界性语言,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传播的力度往往比文字更有优势。”徐长新告诉中外对话,设计师可以通过雾霾海报,来呼吁人们不再漠视环境问题。

徐长新2014年初萌发了征集雾霾海报作品这个创意,并得到了国内设计师的响应,共征集作品达到3236件。

 

 

所有图片由徐长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