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十三五”规划将更强调“绿色”

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更强调“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系列法律法规旨在改善环境质量。
中文
<p>图片来源:<a href="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8/18th_National_Congress_of_the_Communist_Party_of_China.jpg" target="_blank">wikimedia</a></p>

图片来源:wikimedia

 

中国从明年开始施行的“十三五”规划,将“更为绿色”,强调生态文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告诉媒体。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是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

胡鞍钢说,现在评估下来,“十二五”规划中所有关于节能减排的指标都已经实现,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十三五”将进一步强化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比如“十二五”对空气质量的衡量标准是PM10,“十三五”将会实行PM2.5。胡是“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直接参与者。

胡鞍钢认为中国必须走绿色现代化之路,可通过“三步走”战略来实施。目前阶段的目标是“两降低、三提高”,即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主要污染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脱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资源生产率水平。

“绿色”和“绿色化”在环保部副部长潘岳10月23日的讲话中得到反复体现。他说,“十三五”期间,环保工作争取在绿色GDP、政策环评、“一路一带”战略“绿色化”等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在环境信用、责任保险、绿色税收、绿色价格、绿色贸易等领域有更大作为。

“绿色化”首次在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概念的提升——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外,又加入了“绿色化”。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曹明德告诉中外对话,“十三五”与“十二五”相比,最大的不同,应当是指导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理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十三五”规划将不再片面追求GDP,会主动把GDP的增长幅度调整到一个合理的区间,这也就是绿色发展,以缓解对生态系统、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能否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是关键

中国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关键时期。小康代表的是富裕的生活。

但目前中国环境事故频发,“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曹明德说。

习近平执政以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不断完善他的生态文明理念,他认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经济放缓一方面利于减排任务的达成,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放松环保要求。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撰文说,经济下行同时意味着政府的GDP、财政收入和就业压力都会加大,这可能会导致政府和企业对环保的投入减少,从而加剧生态环境的压力。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治污决心和行动会出现迟疑。

面对经济发展放缓的新形势,环保部门正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告诉媒体, “根据我们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中国要比较全面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必须达到2%左右。”而目前环保投资占中国GDP的比例在1.4%左右。“十三五”环保投资在6万亿到10万亿元之间。环保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经济发展。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10月23日说,环保部门将深入研究经济下行压力对环境保护造成的影响到底范围多广、程度多深,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推动更多的政策工具出台。

“十二五”成效显著

经过研究评估,“十二五”的得分会在93分以上,这主要得益于节能减排指标的实现。胡鞍钢说

胡对“十二五”的表现非常满意,它不仅完成了GDP指标,今年最大的特点,是作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家的中国,首次实现碳排放负增长,“这对全球都有好处。”他说。

10月9日,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做报告认为, “十二五”期间中国环境发生积极变化。前四年累计,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0.1%、9.8%、12.9%和8.6%。今年上半年,四项污染物排放量继续较大幅度下降,已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酸雨的面积已经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水平。2014年,全国五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排放总量比2007年下降五分之一,不仅总量下降,而且重金属污染事件由2010-2011年的每年10余起下降到2012-2014年的平均每年3起。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中国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样宏大的污染治理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前所未有的。”陈吉宁说。

目标由“总量控制”转向改善“环境质量”

潘岳说,“十三五”期间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确保到2020年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强调“环境质量”为目标,这与“十二五”环保规划相比,有了明显不同。之前强调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目标,出现了减排任务完成、环境质量却未改善的局面,环保部门因此遭到批评。

陈吉宁认为,当前,环保工作越来越依赖宏观政策,而保持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基础是规范的法治化社会。随着环境监管执法趋严、趋实,环保守法的新常态正在逐步形成。

潘岳表示,“十三五”将健全环境司法机制,让污染企业承担足够的环境成本,变得“不敢违法、不能违法”,强化地方政府环保责任,加快推进环评创新与改革等。

与此同时,实行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上级环保执法主管部门直接对下级监察行为进行督查,对排污企业进行直接检查,对排污行为实行“空降”式监察与查处,“既能保障环境执法的效果,又可遏制地方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