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8·12”事故一周年之际,湖南永州,蔡来元在等待两个儿子的到来。
一个是他和妻子的试管婴儿,另一个是装在骨灰盒里,从天津运回永州。
蔡家远,20岁,天津消防总队八大街中队消防员。他的生命定格在2015年8月12日,那场震惊全国的天津港事故中——位于滨海新区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了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夺去了165条生命。
蔡来元想让儿子的骨灰葬在家乡。因是烈士,需要部队护送,还要和家乡的民政部门配合。2016年6月,蔡来元被告知在天津港“8·12”事故一周年之前,20岁的儿子就可以回家了。
时光如梭,那场灾难转眼间已过去一年。这一年很长,长到可以诞生一个新生命;这一年也很短,短到一些楼宇还保存着爆炸后的惨状。有的居民还在如同工地般的小区中,装修着自己的家。
南方周末记者以爆炸点为圆心,逐步向外探寻,探寻这一年里,不同的人,不同的心事。
爆炸核心区
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起火,最先到达现场的是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约42分钟之后,连续发生两次爆炸,形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大爆坑。以大爆坑为爆炸中心,150米范围内的建筑被摧毁。
2016年7月16日早上,全力站在核心区的围墙外,就要一周年了,给妻子和战友在核心区立的碑进展怎样了?
标有“天津港”三个字的天津港七号门早已修好了,装载着集装箱、汽车的大型柴油车往来于此。一年前,从这里开始,方圆3公里是爆炸的核心区,也是禁区,持有通行证方能进入,车辆进出核心区都需要经防化部队的水龙头淋洗。
如今这里围着高墙,巨大的牌子写着“团结一心,重建家园”。
全力是天津港消防支队四大队的消防员,四大队的办公室就在核心区内,这里曾被全力称为“战士训练温馨的小屋”。起火时,全力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在回队寻求救援时被第一轮冲击波推倒在地面,逃过了第二轮更大的冲击波。但妻子张素梅却没有幸免,当时她正在五楼,牺牲了。
爆炸后,全力仍清楚记得自己躺在医院,隔着布帘接受记者采访。此后,他交了很多记者朋友。有一次报道是许一个新年愿望,他希望“2016年能为遇难战友立纪念碑”。
立碑也是当地政府的心愿。2015年9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发布公告称,要在爆炸点的土壤修复后,修建海港生态公园,草坪上将设置雕塑群以讴歌、赞颂牺牲的消防战士。公园计划2016年7月底完工,但目前尚在进行。
全力是四大队中痊愈最快的一个,之前的消防车司机都牺牲了,他接任了司机的位置,不再像以前一样训练和出警。家里人劝26岁的他再找对象,他想过了今年“8·12”再说。“如果我还年轻点,就再等三年,忘一忘,但是,也忘不了。”
如果没有“8·12”这场事故,全力希望和妻子一起在消防队里,过一辈子。他目前的人生轨迹只来往于老家张家口和天津,连北京都没有去过,“我连地铁都不会坐”。
他有点想离开了,回老家开个面点店。“等以后结婚了,回家做饭,甜口,咸口,吵吵闹闹的,像个生活。就像以前,我们每天都见,她在厨房工作,我帮着做饭。”
1000米之内
万科海港城是距离爆炸点最近的小区,距离不到一千米,有上千住户。当时有业主对媒体描述:“地动山摇,玻璃窗户瞬间全碎,来不及反应,所有人都是匆匆忙忙中逃生。”
2016年6月底,爆炸中受损最严重的海港城一期、二期房子修缮基本完毕,居民开始回家了。
这一年来,韩姐的心事便是“回归”。“我想以最快的速度、最省钱的方法回归生活。我没有时间沉浸在悲惨中,得慢慢适应。人吧,总得想得好一点。”
家里的地板上还有玻璃碴磨出的坑,也来不及更换。她自己是做建筑监理的,知道玻璃碎了对于房子影响不大。她也找做环保的亲戚咨询过污染问题:空气早干净了;大坑的水呢,不会进入自来水;土壤呢,只要不住在上面,不吃里面种的东西,就没事,而且小区的土还换过。
和她一样乐观的还有两百多户,占原海港城住户的10%不到。大家陆续在6月底回来,因为政府给受损户发放的房租补贴就发到这时。“我们就像钉子户。”一名业主小V(网名)笑道。
如果没有标语,海港城看起来已恢复成原来高档小区的模样:进门有五个车道,连电动车都有专门车道。
家里的生活却还处于过渡期:“自来水严禁饮用”的通知还贴在电梯门口,楼下也贴着环保局的空气和水质检测结果“氰化物浓度未检出”。
不过,相较于全力尚未完成的立碑心愿,对于距离爆炸点不到1000米距离的居民而言,政府承诺的幼儿园和小学在6月底大限前建好了。虽然担心装修污染,7月下旬,在教育局组织的入学报名中,家长们还是积极地前去咨询。
爆炸中损坏的轻轨站“东海站”正在建设,根据规划,这里将是三条轻轨线的交点。在小区的南面,将来要建设菜市场。
韩姐渐渐觉得回来是对的:“大难不死,就是宝地。”
可能只有夜晚还让人想起过去:每栋高楼只有零星的灯光亮起,在靠近爆炸点的一号楼、二号楼,还是一片漆黑。韩姐和丈夫散步到那里时,都会心生恐惧。
1000米之外
距离爆炸核心区1000米开外的天滨公寓、万科金域蓝湾等小区也曾在“杀伤范围”内。
时值盛夏,住在金域蓝湾的金瑜(化名)就开始担心这个冬天怎么过。
隔着一条高架路,万科的另一个小区金域蓝湾因为离爆炸点更远了一些,他们并没有如海港城居民那样拿到租房补贴、等到小区修缮完毕再搬回来。
这一年,她觉得自己就是生活在工地上。2016年7月16日,小区里满是吊篮和梯子,工人们依然在修缮楼房的外立面。小区内散落着油漆桶、木板和管道,到处立有“当心落物”的警示牌。
“住这个小区的人不差钱,但我们是‘难民’。”金瑜感慨这一年的生活:爆炸事故是房屋第一次受损;供暖期之后业主们回住,结果暖气不热、管道破裂,重新装修好房子的,又泡水里了;现在遭遇大雨,窗户还没装好,屋子里又进了水。
金瑜反反复复念叨着不公平,没有像海港城业主那样拿到租金补贴;而海港城业主也曾经抱怨,受灾最重但回购差别不大。
金域蓝湾小区对面的永旺商场已恢复营业。这几日,永旺附近的花坛也开始换草皮了。金瑜也只能安慰自己,虽然这里比海港城慢了,但好歹已在修缮。
爆炸方圆1.5公里内,爆炸中严重受损的光大银行、中国一重的研发中心等建筑还在维修。唯一一个没有修缮的是渣打银行。附近的公交车司机说,渣打银行已经搬走。
回到原点
在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中,中长期环境风险评估被提及,尤其还强调要开展长期环境健康风险调查与研究,重点对事故中心区工作人员与住院人员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监测、判断事故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与损害。
有专家称,卫计委将就此开展健康评估,但居民和消防员们目前并未得到消息。
对于爆炸点附近的居民而言,最关心的是核心区的环境修复进展,他们经常在微博上联系天津环保局官方微博。
在爆炸的现场,最为有害的是散落现场的320.6吨剧毒品氰化钠。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截至2015年10月31日,事故中心区土壤中仍残留约3%不同形态的氰化钠,以及少量不易降解、具有生物蓄积性和慢性毒性的化学品与二次污染物。
对环境修复最为关注的,是环保组织天津绿领志愿者张国兵,他从爆炸发生之后,已经来现场看了十多次。
2016年7月11日18时,张国兵从一个开着的铁门进入了核心区。在生了锈的铁围墙内,爆炸核心大水坑的水已经少了很多,水面呈黄色。围墙之外,也有多处积水,龟裂的土壤中还有白色的粉末和废弃的手套。
在大水坑的北面,土壤被装在白色的袋子里,堆积如山,盖着绿色的塑料布。土堆的北面,则是两个水池,其上写着“含氰废水禁止靠近”,旁边停着两辆槽罐车。
事故中心区土壤修复由天津当地的生态城环保公司负责,此前,张国兵向土壤修复的公司申请了信息公开,2016年7月初,他从天津市环保局那里获得了这份修复报告。
在核心区的现场,展板里也显示着事故现场遗留废物及污染场地清理修复项目的介绍但张国兵获得的报告和现场的展板都没有告知工期。
报告中提到的天津市振兴水泥厂,其相关负责人说,从应急到修复,他们都在处理8·12现场的废弃物,占到了水泥窑协调处置业务的一半以上。按照现在的日处理量,明年才能走完。“我们想越快越好,希望年底处理完。”该负责人说。
水污染的处理则可在距离核心区2公里的排海口找到一些答案。那里有一套应急处理废水设备,像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说,他们从爆炸后就过来,已经快一年了。据其所在的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相关人士透露,水处理工作很快就要结束,向外公布效果了。
在这个排海口的现场,除了待了一年的水处理工人,还有另一群工人,他们在用白色的碱渣填海造陆,爆炸中断了填海的进程。其实,很少有人会记得,这个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曾经叫塘沽,是一片盐碱地和芦苇荡。
南方周末实习生王倩亦有贡献
原载2016年7月28日《南方周末》,转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