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中国严格环境执法形势下的外企出路

对环境负责任的企业比污染企业更受青睐,这个“新常态”正在出现,孔宏德和庄博闻写道。
中文

中央政府环保督察巡视组与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协调行动,对 30个省区市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环境执法检查。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万家企业和5700名官员受到处罚。

而且,这并非一场一次性行动,中国中央政府已经决心要两年一次地持续下去。

习近平主席在十月举行的中共十九大上发表长篇讲话时说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这番表述意味着官员们要对环境问题严阵以待。

最近的立法赋予了巡视员们新的利器,也强化了巡视的影响。他们的下一个巡视目标将对准京津冀的空气污染。

这些巡视代表着中国环境执法的一个新范式,在其背后是强大的法律、新的司法和行政架构以及来自最高层的政策支持。

聚力

2014年,面对北京“末日般的”雾霾,李克强总理宣布向污染开战。当时,可能很少有人充分认识到这其中的重大意义。但是,在李总理讲话之后启动的一系列措施正在改变中国人对于环保问题的无助感和冷漠感。

中央政府接下来的“十三五”规划向着环境目标全力冲刺,随后又宣布了 “大气十条”、“水十条”和最新的“土十条”等多项十年环境政策行动计划,以及人们期待已久的更严厉的法律法规。

不过,真正有望改变固有的“唯经济增长”模式的,还要算2015年初生效的新《环境保护法》。

强有力的法律措施

这部法律让执法部门有了制裁环境违规者(也包括企业高管和监管者)的有力武器。

其中最有力的措施是将违规罚款标准从“按次”改为“按日”,这极大改变了“污染与守法”之间的成本对比。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可对高管责任人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另外,按照相关规定,政府官员的晋升也与环保政绩挂钩。

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些变革,一些非政府组织如今也可以发起公益环境诉讼。

非政府组织还在以其他方式推动着环境法规的落实。10月,倍受业界尊重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2017绿色供应链论坛”上发布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指数”CITI),并为约260个知名品牌企业打了分。

大多数跨国企业对于日益严厉的环境法规以及执法行动非常关心,因为这对他们的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一些企业与外界分享了他们的对策,另一些则承认在保证其供应链守法合规方面尚缺乏经验和资源。

新范式

这些新变化体现了一场根本性的转变。之前,环境部门的工作重点是事前批准,也就是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审批上。如今,他们的工作重点变成了对企业合规和负责任经营进行监督。

法律虽然提供了执法工具,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政策支持还是无法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利器。最近推出的一连串政策表明,环境执法工作将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而且与反腐一样成为中国政府的优先要务。

其他利好因素也不断涌现,比如环境部门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法院系统的环境诉讼专家也与日俱增。

态度大转变

关于这个新范式以及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态度变化,一个典型例子是包装巨头利乐公司。

26年前,当利乐公司打算在华南建立工厂时,佛山市政府在距离城区几英里的一个新工业园区为其提供了一块地。该公司建厂后,曾一度占据中国90%的纸质饮料包装市场,并且在很多年里是佛山最大的纳税企业。

但随着佛山的发展,曾经位于郊区的利乐工厂被扩展的城区所包围,周边的居民担心空气污染问题。

由于当地民众的多年抗议,加上公司在2016年被课以1亿美元的反垄断罚款,利乐终于在今年夏天将生产转移到呼和浩特、昆山和北京的工厂。

焦虑的外企

这波执法浪潮对中外企业一视同仁。在华外国商会和其他行业协会纷纷接到企业的求助电话,被要求为会员企业举办研讨会,分享经验和建议。

一些企业也开始开展更多的内部环境审计,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地方特权的终结

怀疑者可能会认为,一旦中央巡视组回到北京,地方合规问题会恢复原状。但最近新出台了另一项法律,旨在防止地方退回到“唯增长”模式。

即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保护税法》将排污费变成一个税种,排污监测和征税工作已经从地方政府手中转移到由税务和环保部门建立的联合平台。

如果再继续对他们喜欢的地方企业的排污费进行免除或补贴,以此架空环境法,地方政府就会发现自己处境不妙了。

环境天平如今向对环境负责任的企业倾斜,而非污染企业。

供应链合规

总的来说,具有前瞻意识、主动使自身供应链合乎法规的企业将安然度过这些剧变。

9月,舍弗勒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张艺林博士与浦东和嘉定两区政府联系,请求允许舍弗勒的钢丝供应商继续运营三个月,以便给舍弗勒留出寻找替代供应商的时间。他估计,这家供应商的关停,将给舍弗勒及其价值链上其他相关企业造成3000亿元(454亿美元)的损失。

其他企业也开始对自己的供应商进行筛查,以便更好了解自己的非直接弱点。

土壤修复:下一个目标?

迄今为止,大多数措施针对的都是空气和水污染,而土壤以及所有污染中隐蔽性最强的地下水污染通常被归入 “治理难度太大”的类别。

几年前,一份外泄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份调查也催生了“土壤十条”政策框架的出台和政府整合零散法规的决心。

政府并未食言。《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正在立法过程中,预计明年颁布,而且有关部门已经根据新的临时性法规对草案进行检验。

环保部2016年12月31日发布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政府可以对污染风险最高的地块进行封锁或修复。

“修复规则”的实施,意味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在中国将逐渐融入污染者的意识。

我们期待,更系统的环境调查和执法将缓解公众对于食品和水安全问题的强烈不安。

随着环境污染损害可以被量化,以及相关量化证据可以得到新的环境法庭的认可,企业将开始寻求使用各种方式分担环境责任。这将推动环境保险产品的增长以及环境技术的利用。

路线图

为了适应新形势,企业应该与他们的环境评估人员和法律顾问通力合作,开展内部审计,以避免在环境官员进行检查时出现下列危险情形:

• 环境/健康/安全(EHS)许可缺失或不全

• 不符合土地利用或产业政策

• 环境保护设施不足

• 由无资质者处理危险废物

•任何土壤或地下水污染

• 挥发性有机物等发出的难闻气味

• 欠费或罚款

•与临近居民或工厂存在争议

• 职业健康或安全赔偿问题

• 不合规问题被媒体或非政府组织曝光

目前严厉的环境执法很可能将成为常态。要防止恶性意外并充分展现出坚定的遵纪守法姿态,最好的方法就是企业主动进行自我评估并制定有力的合规政策。

中国开始了一个环境执法成为“新常态”的时代,中国这么做,将不仅为国内而且为其他地区的生态系统改善都做出巨大贡献。大多数西方在华企业将会克服困难,在适应了初期的冲击之后,获得更有力的市场地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翻译: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