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珠峰上捡垃圾的大学生

刚刚成功攀登珠峰的大学生李进学介绍了珠峰北坡垃圾的情况和他眼中的“绿色攀登”。
中文
<p>队员们在6500米的前进营地举行上山前的煨桑仪式。按照惯例珠峰攀登者要举行煨桑仪式,&ldquo;桑&rdquo;是藏语&ldquo;祭礼烟火&rdquo;的意思,是当地一种古老的祈求神佛保佑的法事。图片来源:李进学</p>

队员们在6500米的前进营地举行上山前的煨桑仪式。按照惯例珠峰攀登者要举行煨桑仪式,“桑”是藏语“祭礼烟火”的意思,是当地一种古老的祈求神佛保佑的法事。图片来源:李进学

今年以来,一系列关于珠穆朗玛峰上垃圾成堆的国际国内报道,让人们意识到,遥远而神圣的世界屋脊也有污染问题。这些山道上的垃圾不仅有碍观瞻,破坏喜马拉雅山的美景和生态,而且还会增加山路的危险。尽管该文章的焦点在尼泊尔境内的珠穆朗玛峰南坡攀登线路上,但中国境内的北坡登山者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今年5月15日,由北京大学的学生、教师和校友组成的一支14人的登山队登顶珠峰,成功加入1953年后完成这一挑战的全球数千名顶级登山者的行列。登山队队员李进学用镜头记录下了珠峰北坡攀登线路上的垃圾状况,并对中外对话讲述了他们的“绿色攀登”实践。

中外对话(以下简称“中”):能否描述一下你在海拔5000米以上所见到的情况?

李进学(以下简称“李”):5000米是一个很明显的分界线,会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我自己最直接的感观就是很费力,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喘得比平原上厉害很多。

我们通过珠峰北坡的传统路线向上攀登,一共要经过6个营地,起点是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向上经过一个5800米的过渡营地、6500米的前进营地,再向上有三个7000米以上的临时营地:1、2号营和8300米的突击营地。

珠峰上的垃圾从大本营这里开始就能觅到踪迹。垃圾主要分布在从大本营到1号营地的路上,最多的路段是大本营到前进营地。从1号营地再向上,一方面由于风大,雪况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垃圾一般都留存不住;另一方面由于高海拔的几个营地都是临时营地,不会常年产生垃圾,所以数量较少。
 

倡导绿色旅行的无痕山林7原则

1.旅行前做好充分的计划与准备 

2.在可承载的地表上旅行与野营

3.恰当的处理垃圾

4.将发现到属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回归原状

5.降低营火对自然的影响

6.尊重野外生物 

7.尊重其他旅行者的权益   

中:珠峰上遗留的垃圾主要有哪些种类?

李:主要是生活垃圾,其中易拉罐和塑料瓶是最常见的垃圾,占到大约七到八成。

中:会不会有氧气罐这样的登山装备被遗留在山上成为垃圾?

李:在珠峰商业攀登发展的早年时期可能会有这种行为,但现在中国的探险公司会回收氧气瓶,一方面是因为环保,另一方面回收完整的氧气瓶能节约一定的开支,向导们多背下来氧气瓶会有一定奖励。除非在发生暴风雪时帐篷或其他装备被吹走后无法追踪,探险公司一般不会遗留装备在山上。

中:从攀登者的角度看,为什么垃圾会被丢弃在珠峰上?

李:最主要的是,在高海拔的极端环境下,很多时候环保原则的优先级没那么高。在那样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极限的情况下,攀登者的注意力可能就没有关注于环保上,要做到全程不产生一点垃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珠峰捡垃圾的时间、精力和体力的消耗都远大于正常情况下简单捡起垃圾的动作。

中:目前珠峰北坡的垃圾问题如何被管理的?

李:因为珠峰北坡的登山大本营不同于游客大本营,只有注册过的登山者才能上去,人数并没有那么多。西藏自治区的体育局、登山协会和探险公司等会采取一些环保措施,比如探险公司每年都会在登山季结束以后,组织人员对攀爬路线进行“大扫除”,每年都有几吨的垃圾被清运下山。登山队伍入驻大本营时需要缴纳环保费用。

另外,据我所知,今年开始还有一些新的政策在聚焦珠峰上的垃圾问题,例如《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登山垃圾处理管理办法》,把海拔5200米大本营以上的关于登山废弃物的管理体系化了。民间也成立了“喜马拉雅高山环保基金会”用以整合各方资源解决问题

为了减少垃圾产生,探险公司对后勤保障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比如,不再在大本营以上的营地做饭,而是将准备好的餐食由向导背到更高的营地去,避免在高海拔营地产生厨余垃圾。

中:是什么样的原因驱使你和队友们决定在攀登过程中捡拾沿途垃圾的?

李:我们队伍一开始就提出要“绿色攀登”的理念。虽然在那样一种极端环境之下,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惰性,但我们六十多岁的队长厉伟先生一直坚持带领我们做这件事情。他近乎固执的坚持督促我们在这几年的攀登中不留下垃圾。攀登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团队自发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动中。我们希望这能成为珠峰攀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