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来,北极地区的方方面面,不论是领土法案或国家地位,还是捕鲸、贩卖毛皮,都受到了国家及国际法案的影响。
但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会议在伦敦召开(10月22日至26日),政策制定者们面临着另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即北极气候急剧变暖,即使是隆冬时节,北极的浮冰仍在减少。
北极海冰的消失使得这一地区航道的通行量增加。对贸易而言或是利好消息,但对环境而言却是场灾难。
大约十年前,北极理事会发布了首个《北极海洋航运评估报告》,指出航运漏油事件是该地区面临的最大威胁。为加强北极航运规范,2016年12月,美国和加拿大宣布将 “逐步减少”污染程度最高的船用燃料,即重质燃料油(重燃油,HFO)的使用。
随后,2017年3月,包括加拿大、芬兰、冰岛、挪威和美国在内的七国政府向国际海事组织提出正式请求,要求海事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其工作项目中增加有关措施,减少北极水域船舶运输过程中使用和装载重燃油风险的内容。
当前,国际海事组织需采取下一步行动,在北极海域禁用重燃油。
此外,在国际海事组织的讨论过程中,这一请求也得到了丹麦、瑞典和俄罗斯等其他北极国家的支持;其他一些国家也同样关注北极野生动物、资源及当地居民的保护问题。
需要保护的南大洋地区
[chinadialogue_image]
[/chinadialogue_image]
重质燃料油是一种高污染的化石燃料,是世界各地船舶使用的主要燃料。无论在何处使用,都会影响海洋环境和气候;但如果在北极寒冷水域中发生泄露,它消解的时间会更长,会给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破坏性影响。
重燃油的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也比其他化石燃料高得多,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悬浮颗粒和黑碳等。这些排放物沉积在北极的冰雪上时,黑碳导致的气候变暖效应至少是排放在广阔海域时的三倍。
海洋是北极居民的生命线,不仅是他们的衣食来源,还孕育了他们特有的文化。随着冰川融化,将会有更多的船舶驶入一些海洋生物的重要领地,而这些物种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世界需要聆听北极的声音
作为北极地区的应急反应队伍中的一员,重燃油泄漏的风险令人深感忧虑。处理此类泄漏的设备设置在距努纳武特海岸数千公里的地方,且设备数量还有可能较为不足。对于努纳武特人来说,尽可能保持清洁的北极环境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逐步淘汰重燃油能够降低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所面临的威胁。
两年前,在伦敦参加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时,我加入了一个北极原住民领导人代表团,与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基泽(Kitack Lim)一道,共同探讨了我们对于航运的海上安全和对北极社区环境影响的关切。讨论中我们提出了重燃油的问题,并且提出国际海事组织中应当有当地原住民的常驻代表。
会议的最后一天,林秘书长和几个北极国家都表达了他们对重质燃料油问题的关注,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考虑其所带来的风险。
逐步淘汰重燃油的势头在不断推进。2017年1月,在挪威特罗姆瑟举行的北极前沿大会期间正式签署了《北极承诺书》。北极前沿大会上,各个组织、社区、企业和旅游业者们汇聚一堂,要求国际海事组织逐步禁用重燃油,并敦促航运业在禁令实施前改用质量更高的替代燃料。目前已有100多个代表北极广泛利益的组织及个人签署了《北极承诺书》,他们中有航运公司、港口、托运人、原住民团体、旅游机构、探险家和摄影师等。承诺书的签订充分代表了各界对重燃油禁令的支持力度和深度。
同样在2017年,为着手制定措施降低北极水域重燃油使用的相关风险,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受邀提交具体建议以供审议。芬兰、德国、冰岛、荷兰、新西兰、挪威、瑞典和美国等八个成员国提出了在北极水域禁止使用或装载重燃油的提案。讨论期间,该提案得到了更多成员国的支持,尽管对于一些国家而言,该方案在社区经济影响及环境效益的评估问题上还有待商榷。
如今,距我首次造访国际海事组织并参与北极原住民领导人代表团与IMO秘书长的会谈已经过去了两年,国际海事组织亟待采取下一步措施,禁止北极地区的重燃油使用。而本月则即将迎来这样的机遇。在新一届伦敦会议上,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必须开始启动禁止北极水域船舶运输过程中使用和装载重燃油的相关工作。
有关降低航运对北极地区社区影响的讨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会议上,都需要聆听北极的声音。航运法规需要反映航运给因纽特人的生计和狩猎带来的风险。北极地区必须逐步禁止使用世界上污染最高的航运燃料,我们的领土需要得到保护,海洋的健康则利在千秋。
翻译:于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