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商业捕捞市值估计达到1560亿美元,从业人员超过4000万。但与其规模和重要性不符的是这个行业仍笼罩在神秘之中,鱼类的捕获地点和数量、船只所有权、劳动制度以及海产品如何到达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等重要信息都是缺失的。
远洋捕捞船队的作业尤其缺乏透明度。其隐秘的性质是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的捕捞的根源,威胁着全球渔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缺乏透明度不仅有害渔业的未来,还剥夺了数百万依靠健康渔业获得生计和粮食安全的人群的资源。
史汀生中心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生产力最高的远洋捕捞船队,几乎占全球总量的40%。考虑到其在全球渔业中的核心地位,中国正面临一个率先提高海产品供应链透明度的历史性机遇。
过去20年间中国远洋船队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其中一个方面是,由于中国专属经济区内的鱼类资源因过度捕捞而走向枯竭,中国的捕捞船队不得不将作业范围扩大到专属经济区外,以确保国内鱼类消费和贸易出口。此外,中国还向远洋船队提供大额燃料补贴。最近有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这些补贴,远洋渔业可能无法盈利。
[chinadialogue_image][/chinadialogue_image]
中国的远洋捕捞船队对中国有经济方面的贡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这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战略旨在深化中国与亚洲、非洲、太平洋地区100多个国家的贸易关系,包括大量投资港口基础设施,帮助鱼类等货物和资源进出沿海国家。
远洋捕捞船队会增加IUU捕捞量。虽然多数远洋捕捞船只都是悬挂正确的船旗、经国家批准的船只,不会从事非法活动,但多少会存在一些瞒报渔获的情况。这种行为违反了沿海国家的管理制度,剥夺了他们的渔业资源。
过度捕捞正在消耗全球各地的渔业,损害沿海国家的粮食安全,剥夺他们急需的收入。例如在西非,IUU捕捞每年造成约23亿美元的收入损失。众所周知,执法漏洞、可追溯性法规薄弱造成的监督缺失也让远洋船队有了可趁之机。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与遍布全球的国家签署了相关协议,允许中国进入这些国家专属经济区捕鱼。与此同时,中国还在许多沿海国家投资兴建港口、桥梁、鱼类加工厂等基础设施。中国渔业公司还与加纳等禁止外国船队捕鱼的国家签订了合资协议。
[chinadialogue_image][/chinadialogue_image]
史汀生中心在莫桑比克和塞舌尔的研究发现补偿交易以及准入协议、合资企业和渔业执法普遍缺乏透明度正在全球催生腐败。这可能会导致本地渔业部门内一些人对政府失去信心,不相信其有能力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渔业。渔业专业人士指出,人们担心此类协议只能使中国和本地精英受益,却损害沿海社区、当地渔民以及鱼类种群的长期健康。
中国和韩国等远洋渔业大国可以通过全面推行远洋捕捞船队透明化改革,积极采取重要措施,打击IUU捕捞活动。透明度应该成为21世纪所有行业的社会许可,中国可以推动船旗国、沿海国家和行业就这一问题进行对话。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机会发挥领导作用,推动海产品供应链的透明化,促进商业捕捞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近来有证据表明,中国正在提高其全球渔业捕捞活动的透明度。例如上月,中国和其他47个国家一起签署了谴责IUU捕捞活动的《托雷莫里诺斯宣言》,证明其有意批准2012年的《开普敦协定》,通过加强船只安全、定期检查和强制安装无线电,提高渔业透明度。
[chinadialogue_factbox title=’《开普敦协议》是什么?’]
一项重要的国际渔船安全条约,将于2022年生效,规定了24米以上的渔船必须具备的最低安全措施。
[/chinadialogue_factbox]
过去一年,中国通过罚款、消减补贴等手段对参与IUU捕捞活动的远洋捕捞船队和渔业公司进行处罚,并禁止从事IUU捕捞作业的船只和船长出海。这些都表明,中国有意愿打击从事IUU捕捞的远洋捕捞船队及公司。此外,中国还承诺限制本国远洋船队的规模。
终止对渔船作业的有害补贴,批准《港口国措施协定》,阻止远洋捕捞船队利用中国港口卸载IUU渔获等措施都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上述积极改革的成果。强制要求所有远洋渔船和转运船舶全程配备自动识别系统和船舶监测系统等跟踪技术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透明度。
[chinadialogue_image][/chinadialogue_image]
双边层面,两国应考虑扩大绿色“一带一路”的覆盖面,在以能源和气候为重点的基础上,纳入可持续海洋作业和渔业管理领域的投资。
2020年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将在中国昆明举行。这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提升自己在全球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领导力的一次重大机遇。中国可以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提高全球最大渔业企业的透明度,借此展示自身政治意愿,帮助沿海各国保护渔业资源,造福后世子孙。
翻译: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