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最近买东西开始有了看配料表的习惯吗?因为你这个小小的行为,自然已经开始了改变……”
在去年12月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非营利性教育组织野声(WildBound)发布了全球首款有关红毛猩猩和可持续棕榈油的游戏——《林中人》。
在这款文字冒险游戏中,玩家通过扮演普通消费者、棕榈油企业高管、小农等不同的角色,做出消费、投资和生产方式的选择,从而对红毛猩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近几年,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开展了不少活动,旨在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棕榈油认知度。棕榈油在中国尚未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大多数中国人对棕榈油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关心它的可持续性问题。野声的首席发展官芦明一表示,“提升中国消费者的棕榈油认知度是项长期的工作,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绝非没有可能。”
根据商道纵横和界面新闻联合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消费报告》,随着政府“双碳”目标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认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作为消费主力人群,21 – 40 岁的消费者更易被低碳信息所引导,不仅可以接受更高的溢价,也更愿意分享使用体验。不过,报告也提到,绝大部分可持续相关认证标准及标识的普及度仍待提高,可持续棕榈油就是其中之一。
对消费者隐形的棕榈油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和第三大消费国。近两年(2020年和2021年),中国的棕榈油进口量维持在700万吨左右,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尽管中国对棕榈油的需求很高,但对可持续棕榈油的需求却很低。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份 2020 年报告,中国进口的棕榈油中只有约 1% 获得了可持续认证。同样,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2021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只有约 4-7% 中国消费的棕榈油已通过可持续棕榈油圆桌会议(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简称RSPO)认证。
消费者意识不足是造成中国对可持续棕榈油的需求有限的原因之一。中国80%进口的棕榈油都被应用在食品行业,但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吃进肚子里的棕榈油浑然不知。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2018年进行的消费者调查显示,5000名受访者中有46%没有听说过棕榈油,更别提不可持续的棕榈油与森林砍伐之间的联系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模糊的标签让棕榈油在消费市场被隐形了。自 2014 年以来,欧盟法律就已经要求在食品成分表上标注植物油的具体种类(包括棕榈油)。而在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现行法案要求下,使用棕榈油的食品只需在包装上标注”植物油”。此外,棕榈油行业生产许多复杂的衍生物用于家居用品和个人护理产品,而这些产品通常没有清楚地标明棕榈油是原始成分,使用者自然也就无从知晓。
民间关于棕榈油的讨论不并多,最初引起关注的是其对健康的影响。2005年,某方便面品牌在广告中打出“非油炸更健康”的口号,油炸方便面所用的棕榈油也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不过,大众对于棕榈油的关注点一度局限在其饱和脂肪含量高的特性是否会带来健康风险,人民健康网就发文称“摄入过多虽不利于健康,但人体也需要适量的饱和脂肪酸”。
如何让棕榈油被看见?
普通公众对棕榈油的认知低,这给面向消费者的宣传和倡导活动增加了难度。芦明一介绍道,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目前国内的活动一般都是将棕榈油议题嵌入生物多样性和森林保护的框架下设计宣传教育项目。
2020年,RSPO与野声合作发起了“自然创变者”(Changemakers for Nature)倡议。共同创始人伊莎贝尔·奈普斯泰德(Isabel Nepstad)和姚松乔最初希望能够把年轻人带到亚马逊雨林,亲眼目睹被砍伐的森林,更直观地感受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由于疫情,目标变得难以实施,参与者只能通过线上和线下课程进行学习,并在课程结束后创作自己的影响力项目和解决方案。课程的内容也包括可持续棕榈油的相关知识,其中的一位学员杨洋制作了可持续棕榈油倡议短片《货架的背后》,全平台播放量超过一百万次。
芦明一表示,倡导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在于市场上很难买到经过可持续棕榈油认证的产品。所以在举办活动时只能推行这个概念,并没有相应的产品和消费场景去匹配。消费者即使认同可持续棕榈油的重要性,在购买时也很难做出实际的改变。
自然创变者曾经尝试倡导企业生产一些可持续产品,然而,企业发现可持续棕榈油的整个采购流程比较复杂,周期长且定量不灵活,不是跟上游供应商说“我买几桶先试试”这么简单的。一来二去之间,他们也就失去了兴趣,只愿意等到产业链更健全后再做尝试。
除了教育年轻消费者外,他们还选择了和南京红山动物园合作,将可持续棕榈油的相关信息融入动物园举办的“猩猩关爱周游园会”中,向游客们进行宣传。芦明一认为,游客参观了动物园的红毛猩猩之后,和他们就产生了联结,在此基础上进行倡导更加有效。
文章开头所介绍的林中人游戏,也是从保护红毛猩猩入手,宣传可持续棕榈油对保护红猩猩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但内在逻辑也和棕榈油的供应链直接挂钩。
企业能引导消费者吗?
经过认证的可持续棕榈油会产生3%-30%的溢价,如果消费者对可持续棕榈油的认知度较低,不愿意为溢价买单,那么在影响盈利的情况下,很多公司就不愿意投资价格更高的可持续认证产品。
不过,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在 2020 年对中国公司的访谈表明,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不可持续的棕榈油在对供应链弹性的环境影响方面的潜在长期成本。
大企业先动起来,既能加强国内可持续棕榈油供应商的能力建设,又可以在宣传中提高消费者的意识。方立锋,RSPO中国区负责人
当森林被砍伐用于种植油棕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气候变化,由此产生的降水变化和日益严重的极端天气会显著影响棕榈油的数量和质量。这样的气候变化预计会使油棕产量下降 13.4%,威胁到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
此外,随着消费者的可持续意识提高,认识到企业采购的不可持续棕榈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会对公司的声誉构成风险。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意识到这样的长期成本,改变规避风险的心态,将有利于可持续棕榈油的发展。
RSPO中国区负责人方立锋表示,RSPO在中国的主要工作集中在进一步提升行业对可持续棕榈油的意识和认知,并动员更多企业采购可持续棕榈油,目前中国成员企业已经超过300家。如果一些领军企业在采购可持续棕榈油的同时,愿意去宣传和引导消费者,消费者意识便会逐渐提高,同时也会刺激行业内的其他企业采购可持续产品。
在方便面和个护化妆品行业推广可持续棕榈油
中国进口的棕榈油中有四分之一用于生产方便面,且目前全球超过70%的个护和化妆品产品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棕榈油衍生物。从这两个行业出发,向中国消费者推广经过认证的可持续棕榈油,提高消费者意识,较有潜力。
占据了中国近一半的市场份额的康师傅在2022年可持续发展年报里写道,“我们致力于减少包装及棕榈油采购对森林产生的负面影响,方便面事业 43.8%的棕榈油供应商已获得RSPO认证”。该声明可能具有误导性,康师傅不是 RSPO 成员,其获得 RSPO 认证的供应商比例并不意味着其采购认证棕榈油的比例。
根据WWF 2022年的棕榈油报告,企业过渡到可持续棕榈油并认证机构合作的相关成本包括会员资格、评估、审计、文件、培训和为认证棕榈油支付的溢价等。报告估计,平均到每一包70克的方便面,为企业带来的成本负担是0.0009美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方立锋介绍道,溢价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方便面对棕榈油的用量大,行业毛利有限、而且企业间竞争激烈。但这并不代表该行业没有转变空间,日本一些方便面企业已经承诺使用100%的可持续棕榈油,最后还是看企业的行动意愿和在商业上长远的目标。
相较之下,化妆品消费者对溢价的承受能力比较高。WWF2018年的消费者调查也显示,消费者普遍接受的可持续棕榈油(尤其是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溢价为6%到10%。在可持续化妆品的潮流下,化妆个护行业也成为了提高消费者对可持续棕榈油意识的潜在突破口。
近年来,可持续化妆品在中国掀起一阵潮流。2021年,天猫国际首次定义“纯净美妆”(clean beauty),其中就包括不使用非RSPO认证的棕榈油。概念提出后,不少消费者对环境友好的“纯净美妆”品牌展开追捧,该品类在1-6月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了600%。
2021年,RSPO 作为特邀嘉宾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化妆品创新聚焦大会上发表演讲,“一份针对东北亚市场400个样本的调查报告显示,当消费者考虑购买化妆品时,约91.5%的消费者主要是由产品的原料决定的。 产品配方中成分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主要考虑因素”。
方立锋也观察到,作为美容护理产品的重要成分,个护美妆行业对可持续棕榈油的意识慢慢提高,行业利益相关方越来越愿意讨论这个议题。
从行业来看,中国的本土品牌起步比较晚,国际美妆品牌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2021年,法国个人护理公司欧莱雅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占有率约为12.2%,位居第一,而欧莱雅采购的棕榈油已100%通过了RSPO认证。
“国际品牌做出承诺并在中国市场带动中国供应链落地执行,让不少中国本土企业意识到如果自己不采取措施、采购可持续棕榈油,企业声誉将面临额外风险。 这种声誉风险既存在于国内,也存在于国际上。同时大企业先动起来,既能加强国内可持续棕榈油供应商的能力建设,又可以在宣传中提高消费者的意识”,方立锋说。
阅读中外对话棕榈油系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