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大坝的代价(2)

本文的下篇中,政野敦子对各种政府失灵行为进行阐述,并且质问如何才能触动日本的政治家们吸取教训。
中文

直到最近,日本政府才终于愿意承认水库和滑坡之间的因果联系。

本州南部的大泷大坝完工于1977年,耗资230亿日元(2.51亿美元),搬迁了475户。迁延多年之后,2003年3月水库开始蓄水。

然而,就在下一个月,大坝右侧城谷地区的一片山坡开始下滑。“村子中间的地面上也出现了一条大裂缝,而且明显很深。”村民会会长、74岁的井坂贯四郎(音)说。

井坂老人回忆,大坝还没开工的时候,政府断定当地存在滑坡的危险,学者们建议村子里所有居民都搬到安全地带。

但搬迁并没有进行。 “政府官员认为只要采取一些防止滑坡的措施,就没有必要让村子搬迁。”井坂老人说,“但等他们开始设计大坝,结论却变成了没有问题,所谓的措施仅仅就是往 地上打了一些桩子,大概有20米深,这不过是白费力气。水库开始注水后,随着水位上升,当然就滑坡了。”

滑坡后不久,建设省(现为国土交通省一部分)承认水库水体是滑坡的原因。2003年5月,他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对城谷地区的裂缝展开调查,并且引用了水库引发滑坡的其他案例,如1982年日本四国岛的大户大坝和1963年的意大利维昂特大坝。建设省完全清楚大坝引起滑坡这一情况。

国会记录也表明,日本政府很早就知道大泷大坝存在滑坡的危险。1990年3月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议员们曾经就一份地方土壤调查报告提问,报告中就表明当地存在滑坡可能。

当年维昂特大坝修建时,尽管工程师们很清楚存在山体滑坡的危险,但还是坚持建设,等大坝建成、水库蓄满水之后,一次令人震惊的滑坡发生了,引起的漫水席卷了下游地区,夺走了2000人的生命。与此类似,城谷之所以遭受滑坡的危害,就是因为政府对地质调查结果和当地居民的关切视而不见,只是一味追求省成本、抢工期。

国土资源省现在已经放干了水库里的水,并进行加固,防止进一步滑坡。诚然,对于公共工程“生着容易养着难”的批评对滑坡防治措施来说再合适不过了。2008年8月,日本政府修订了水坝法律,把建设项目延长到2012年,划拨资金3640亿日元(40亿美元)。曾经预期为15年的 工期现在已经延长到了半个世纪,耗资也比最初多出16倍。

本州中部日本水资源机构所属泷泽大坝的滑坡防治工程已经进行了3年。这里第 一次滑坡发生在2005年2月,之前一个月水库正在蓄水,大坝上游1.5公里处的一片山坡突然滑动了1厘米,另外四个不同地方出现了裂缝。滑坡防治程序进 行了整整九个月,花去了30亿日元(3280万美元)。

2006年8月,就在第一阶段防治工程完成后不久,工作人员再次开始蓄水。 2007年5月,就在被加固过的山坡右边,又有一块开始崩塌。半个月后,滑坡地点(现在宽90米、深27米、长15米)进一步下滑。日本水资源机构已经在 不下40个地方采取了防治措施,但这还远远不够。

于是防治工程继续进行。2007年8月,水库再次蓄水。这次,工作人员终于成功地蓄满了水,但2008年4月他们开始放水的时候,水库岸上的一条城市道路出现了裂缝。随着水位持续降低,其他的裂缝相继出现。即使水位保持不变,地面仍然下沉。这是明摆着是一场灾难。

难道这种现象就不能避免吗?水资源机构的一位官员报告说:“2003年11月,国土交通省关东地方整备局的一个公共事务委员会对滑坡防治措施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建议我们‘继续’。所以这个决定并非我们内部所做。”但是,对该委员会的会议记录进行的调查发现,12名成员中没有一位地质学家。没人承担责任,没人作出理性的决断,纳税人的钱就这么继续被浪费着。

如果你想让某地发生滑坡,最好的法子可能就是在那里建座大坝。日本的《滑坡防治法》对在被认定易发生滑坡地区“地下水注入、抽出或保留”的行为作了限制,因此在这样的地区修建大坝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一个例子就是水资源机构的下久保大坝,位于利根川水系最西边的支流神流川上。

大坝下方就是一片1962年划定的保护区域,因为这里在1910年、1938年和1947年都发生了滑坡。尽管如此,1968年下久保大坝仍然在这里开工。

1991 年大坝建成。大约两年后,一场集中豪雨引发了一次巨大的滑坡,毁掉40座住宅。其他房屋和道路也出现了裂缝和鼓起,一条公路被完全封锁了六天,其中一条车 道又被封锁了565天。接下来的一年,连绵的大雨使滑坡问题雪上加霜,1995年,该地区被列为12个“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下的滑坡地带”之一。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下久保大坝成为全国最大的公共工程之一,目前估计可以到2025年完成,花费4.15亿美元。尽管这一工程是在中央政府控制下,但县政府也要承担三分之一的费用。

大坝和滑坡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水库的渗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成为滑坡的促进因素,这个假说听起来非常合理。但是,官员们甚至都不愿意对这个联系进行调查。 下久保大坝下面就是一个在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下的滑坡地带,关东地方整备局的官员们却装作从来不知道这一事实。或许他们打算否认大坝和滑坡之间的关系,但至少也应该对这个可能性以及其中的风险进行一点调查吧?

然而,就在关于滑坡可能性的问题尚未得到解答时,曾经一度取消的浅川大坝工程死灰复燃。坝址就在1847年大地震的震中善光寺和1985年7月发生滑坡的地附山之间,三个地点都在广泛分布着凝灰岩的长野盆地西缘。

内山卓郎是最先意识到浅川大坝危险的人之一。当年由于地附山滑坡灾害,他被迫把家从浅川右岸的一座山脚下搬到左岸。内山想在新家挖一口池塘,却被告知不行, 因为这个地区是滑坡易发地带。他感到很奇怪,那为什么要计划在这里建大坝呢?经过调查,内山发现工人们已经在周围钻探了整整二十年,还是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坝址。

但是,突然之间工程开始加速。为了准备1998年冬奥会,长野县决定修一条新路,代替在地附山滑坡时被破坏的一条收费公路。由于财政紧张,长野县决定背水一战,把这条路和浅川大坝捆绑在一起来筹集更多的资金。于是,大坝工程重新开始。

2000年,内山卓郎带领新当选的长野县知事田中康夫考察了坝址。他告诉田中知事,目前的坝址已经是第四或第五个提案了,而且最初曾经因为条件不够而被摒弃过。经过一天的考察之后,田中当天就决定停止这个工程。

但是,到了2007年6月,又有不少县议会议员提出对坝址的地质情况再次进行调查。作为回应,县建设事务所的主管宣称“已经进行了足够的调查”,县当局将“用最好的设计和施工队伍”来推进工程。之前,在大泷大坝和泷泽大坝的建设中也听到过类似的声音。

在那些属于火山地质或者已经被划定为滑坡保护区的地方修建大坝,往往会带来惨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政府才能明白那些“是用最好设计”的例子都是不够的?究竟要付出多少代价官员们才会取消那些危险的大坝项目?


政野敦子,记者,致力于环境问题报道。

本文日语版早先发表于日本《世界》杂志2008年12月号,后由阿伦·斯卡伯伦德翻译成英文,刊登在2010年1月4日出版的《亚太杂志》卷1-1-10上,题为《日本大坝与大坝引起的滑坡和地震的巨大代价》。本站经授权转载。


2008年6月日本本周北部Iwate-Miyagi Nairuku地震后滑坡的情景,由Mitsutoshi Yoshimine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