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作者,刘文曼,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研究所 副研究员
6月初新闻称美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中国非法补贴风力发电设备。投诉后中国已经同意停止向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提供补贴。
根据REN21(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在2009年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38亿瓦特,位居该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世界首位,这也是历年来世界单年风电装机容量的最高纪录。截止至2009年年底中国总风电装机容量累计为258亿瓦特,名列世界第二。排行第一的是美国,累计总风电装机容量为351亿瓦特。而世界前十市场占有量的风电涡轮机生产厂家,有四家来自中国。事实上,这四家中国风电涡轮机生产厂家的生产量加起来,已经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31.5%——这意味着中国国家风电涡轮机生产能力已经位居世界首位。而在2007年,也就是2008年财政部出台《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补贴风电设备之前,没有任何一家中国风电涡轮机生产厂家的市场占有量能够挤进世界前十。
政府采取措施补贴可再生能源,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份额,本应是好事。为何又成为“非法”了呢?
政府直接补贴生产设备,比方说风电涡轮机,的确能够降低中国制造风电涡轮机的市场价格,并进一步,扩大中国制造风电涡轮机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可是实际上,风电涡轮机的制造成本,并没有降低。风电涡轮机的能效,也不会因此提高。整个风电制造行业,不会因为这份制造补贴,产生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效的动力。相反,因为有政府资金撑腰,“以本伤人”,反而可能造成的局面是原本成本偏高、能效相对较低的风电设备,由于价格优势,快速占据市场份额。而一些实际上成本较低,能效较高的风电设备,由于失去市场份额,盈利下降,最终甚至倒闭。补贴设备,并不利于降低可实际成本和提高能效。实际上,补贴设备的获利方是并不见得在技术上先进的设备生产厂家和税收增收的政府。
而补贴行业,比方说,补贴可再生能源电价,不单可以让“可再生能源”有能力与具有先天优势的“传统能源”竞争供电市场,激励更多投资资金流向从设备生产到实际供电的整个可再生能源行业。同时,可再生能源行业内的竞争,是立足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能效的良性竞争,而不是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带来的结果是成本低,能效高的企业最终占据市场份额。获利方,最终将是技术上先进的设备生产厂家、运行商和营销商,以及,享受更清洁更可持续(在未来有可能价格更低)能源结构的能源消费者。
政府真当鼓励,自应鼓励本国企业沉心钻研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能效,以技术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