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汽车停在一幢陈旧的居民楼前,自然之友项目干事陈婉宁指着三楼的一扇窗户说:“这就是参加‘低碳家庭’项目的一户人家。”顺着她的手指,我们看到一个新装的塑钢窗,以及窗外摆满绿色植物的花架,在众多锈迹斑斑的单层窗户中间,一眼就可以认出来。
今年夏天,有21户北京家庭参加了自然之友组织的低碳家庭“宜居要好房,好房要节能”活动,开始对自家的住宅进行低碳节能改造的实验。自然之友项目通过评审筛选,支持每个家庭改造中体现低碳节能的部分,为他们提供最高10000元人民币的改造补助经费,并发放温湿度计和电力计,要求每个家庭测量记录改造前后的能耗值,帮助其实现节能30%的目标。近日,各个家庭的改造进入收尾阶段,自然之友项目小组的探访工作也开始了。
参加低碳节能改造的家庭大部分住在陈旧的居民楼里,这些建筑的墙体和窗户通常保温性能差,冬冷夏热,对取暖和空调的依赖很高,能源消耗大。因此更换隔音保暖的塑钢窗成为21户家庭的首要需求。
地理老师王信璇的家在一栋马路边的高层老楼里,房间窗户很多。原先的旧窗户是只有一层玻璃的铁框窗,冬天很冷。窗户不仅不隔热,而且很吵,即使关严所有的窗户,仍能清楚听到路上车辆的噪音。于是王信璇跟低碳家庭小组的几个家庭一起从网上团购了质量过硬的塑钢窗。窗户的价格比普通窗户贵2-3倍,但王信璇很满意,她给我们演示着窗户的通风隔音效果,说:“这钱花得值,冬天暖和了。明年夏天我也不打算买空调了,装了这个窗户通风好了,我试试它的隔热效果。”
自然之友副总干事张赫赫说,在房屋保温改造方面,做得最突出的是住在顺义的孔庆海家。孔庆海家住平房,冬天要自己生火烧炉子,条件比较简陋。他参加“低碳家庭”之后,亲手设计、改造了内外墙的保温和室内通风系统。其实在开始甄选装修家庭的时候,项目小组甚至犹豫要不要接受这样条件的家庭参加,后来他们接受了孔庆海家和另外一个平房家庭,在改造开始后,项目工作人员惊喜地意识到,平房家庭更容易监测改造工程的效果,因为他们是自己烧煤供暖,更能做到节省能源。 “在节能的同时提高生活品质!”这是“低碳家庭”始终信奉的原则。
王信璇家的暖气上,还包着木质的暖气罩。在10-20年前,这曾经是中国城市家庭装修流行的风格,看起来整洁大方,但热空气却被阻隔在狭小的空间里,浪费了暖气的热量。张赫赫指着暖气罩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这也是王信璇家等待被改造的一部分。她打算拆掉外罩,把旧暖气换成独立悬挂式的。“参加了低碳课程和小组活动,我得到了许多低碳装修设计方面的启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还了解到一些关于节能电器的信息。”王信璇告诉中外对话。
在家庭改造之前,自然之友为报名的家庭安排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培训活动,名为“低碳课程”,包括建筑节能讲座、参观节水展览馆、绿色植栽设计等。自然之友还邀请家居节能改造专家为每户家庭提供设计意见。王兴华家采纳了设计师的建议,改造了客厅的木质隔断,改善房间的采光和通风,节省客厅开灯照明的时间。她还采纳建议在卧室装了方便悬挂的麻质窗帘,阻挡西晒的阳光,使房间减少了对空调的依赖。
低碳家庭小组成员建了网上聊天群,他们把各种装修信息、产品信息在群里分享。小组成员景檬介绍:“在这个小组里,大家相互分享各种信息,分享经验,相互帮助。”
音乐老师王兴华的家在一栋楼房的顶层,因为楼顶隔热差,夏天房间十分闷热。房间吊顶的办法倒是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但房顶就会矮下来许多,让人觉得压抑。王兴华于是和老公一起走访家装市场,多方打听找到了一种植物纤维墙衣,据说只需涂抹一层,就能起到隔音隔热的效果。因为没有认识的人用过,他们不了解效果,但考虑到植物原料健康环保,他们决定试试。“我们用这间卧室做样板间,就当做个实验,给大家做个示范,欢迎大家来参观。”王兴华的丈夫说。卧室房顶上淡粉色的涂层很好看,摸上去像塑料泡沫的感觉。张赫赫当即表示,她家也要买这种涂料试试。
王兴华说,她家本来还想在房顶或外墙安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以节省电热水器的电能,可是物业考虑安全问题不让装。不得已,这个想法只得作罢。张赫赫告诉中外对话,太阳能热水器这类产品节能效果很好,许多热水器品牌都生产太阳能产品,但在北京等许多大城市的销路很窄,原因一是安装麻烦,而且在大多数楼房住宅小区,物业认为外挂太阳能板不安全,禁止安装。这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在城市的销售难成规模,少量有条件选购这类产品的消费者最终大多选择了放弃。
低碳家庭小组的段允东则是少数成功安装热水器的家庭。他对各类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做了大量对比研究,最终选择了一款可以装在城市普通楼房家庭的分体式阳台壁挂热水器。段允东介绍说:“现在太阳能装置的光热转换做得最成熟,节电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之前,他家曾被街道选为2007年“绿色家庭”,在节水方面表现突出。参加自然之友的社区宣传活动之后,他用电力计测量家庭耗电,发现家用电器的耗电量很大,从此开始家庭节电的改造。
据中国发改委官员介绍,中国家庭平均每月用电87千瓦时。但中国地区差异和家庭差异很大。网上统计对银川等地的居民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城镇家庭的月用电量在110-140度以内,农村家庭平均60度。另有报道显示,中国家庭节能潜力巨大,一个普通家庭全部使用节能型家电,一年约可节电1000千瓦时,节水42.6吨。厨房和浴室是家庭节能重地,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是家庭‘耗能大户’。
张赫赫介绍,希望21户家庭成为推动北京社区低碳家庭新项目的管理者和小区示范户。现在政府也在做居民低碳节能的尝试,例如近年开始的住宅改建已经成为趋势,对新楼房使用保温材料,对旧楼房实行“抗震节能综合改造”。目前政府对企业节能低碳的支持很多。有一个位于北京东四环岳各庄的节能环保超市,本来是低碳家庭小组课程中安排的一个参观点,据说是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曾经尝试以政府补贴的形式,与企业合作建立的,里面展示、出售各类节能环保产品,但因为地理位置太偏,百姓对此类产品也还没有形成需求,企业经营困难,已经在今年年初倒闭。
张赫赫说,现在做节能环保新技术的企业动机比较复杂,因为政府的补贴很高。但是这些投入未必落到老百姓身上,“政府对百姓低碳节能改造方面的投入,其实是欠缺的。”
周维 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助理编辑
本文图片来自自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