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迪康斯坦佐是美国加州欧文市Pedego电动自行车店的老板,他只用了一个词就解释了电动自行车受欢迎的原因,那就是:丘陵。他说:“我出售的不是电动自行车,而是快乐。”六年前他创立了这个品牌,电动自行车能够给像他这样正在老去的“婴儿潮”一代带来无限乐趣。他们既需要新鲜的空气和锻炼,又不想出太多的汗,“我们90%的顾客在买电动自行车前都是骑行爱好者”。
在美国,汽车文化雄霸天下,电动自行车骑行不过是个小众的消遣活动。2013年美国的电动自行车销售量只有18万台,尽管可能看上去很少,但这个数字几乎比2012年翻了一番。要知道2012年电动自行车才开始在美国巨大的运动和休闲市场上争得立足之地。美国四分之一的传统自行车商店已经开始出售电动自行车,900家电动自行车专营店出售134个品牌的车子。这些电动自行车各式各样,颜色从时尚的糖果粉到传统的黑色,价格最高则达到1万美元。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和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巨头也出售300美元起的经济车型。
但是,电动自行车在欧洲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大,吸引着那些想要成本低、麻烦少的个人出行方式的人。电动自行车不需要保险和执照费用,也不需要汽油和停车空间。许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0英里(约32公里),其轻便的锂电池在家里用几个小时就可以充好。电动自行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用脚踏,靠节流阀就能启动马达;另一类是助动型,或脚踏型电动自行车,即在脚踏达到一定速度时才能启动电动马达。
弗兰克·贾莫森是一位资深电动自行车发烧友,他见证了这个市场的迅速发展。早在1995年贾莫森就开始发行年度“世界电动自行车报告”(EBWR),当时的市场才刚刚起步,全世界的销量仅有11万辆,当时的车子“慢、弱、贵”。然而,就是从这个脆弱的基础起步,2013年电动自行车的全球销量已经增加到3400万辆。用贾莫森的话说:“两轮电动交通是未来的一部分。”
“欧洲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人们愿意花上两三千欧元买一辆高质量的电动自行车。在荷兰,5%的人都拥有电动自行车。”贾莫森说。在那些人口稠密的欧洲城市,电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接驳,解决通勤者“第一公里”或“最后一公里”问题。贾莫森预测欧洲的电动自行车销量将从2012年的150万辆增加到2016年的260万辆。
2011年,德国技术巨头博世开始生产电动自行车传动系统。这个系统包括马达、电池组和电控制器,这是电动自行车区别于传统自行车的三大主要部件。在短短三年中,博世就成为欧洲最大的传动系统供应商,为62个品牌的电动自行车供货。
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销量从2002年的16万辆增加到2011年的3000万辆。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电动自行车估计有1.7亿辆。
贾莫森说:“销量超出了我的预想。由于人们消费能力的增强、家庭企业的发展和政府对燃油两轮车的禁止或部分禁止,电动车市场实现了腾飞。”
中国市场被售价300到400美元的低端电动自行车主导。它们不过是比普通自行车进了一步,用的是高端车型根本不会用的笨重的铅酸电池。中国最成功的电动自行车厂商有江苏雅迪、浙江绿源和江苏新日等,每个厂家都为中国市场提供了数百万辆电动自行车。
一些世界顶尖汽车制造商如今也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动自行车。戴姆勒通过其绿色子公司“SMART USA”生产电动自行车;宝马在2013年推出了“Cruise”;奥迪生产出“Wörthersee”;韩国汽车厂商起亚也拥有起亚电动自行车(KEB)。
“我认为这些汽车厂商在用电动自行车来表示他们是绿色的。它们并不想真的生产,也不打算涉足电动自行车产业,而是把电动自行车当做购买电动汽车的先导产品。”迪康斯坦佐如是说,他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出于对电动车辆的热爱,他买了一辆特斯拉电动汽车,不过他说自己仍然“每天”都骑电动自行车。
尽管有些事后诸葛亮,汽车厂商进入电动自行车市场对于较小的电动自行车品牌将是一大福音,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汽车厂商的巨大销售网络来出售自己生产的自行车。迪康斯坦佐自己的Pedego自行车就是以“福特超级巡航者”的名义在福特的经销商网络中出售的。
贾莫森说,由于早期生产商倒闭,其他厂商也被大企业并购,如今电动自行车市场已经趋于稳定。2011年,美国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商Currie Technologies被荷兰公司艾协尔集团收购,该集团旗下拥有28个自行车品牌。如今,电动自行车已经占到艾协尔集团自行车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强。
过去两年中新开的Pedego专营店有36家,迪康斯坦佐预计今年还会再开40家。Pedego不实行加盟店制度,所有的商店都是店主独立所有和经营的。他说:“我们向有兴趣经销Pedego自行车的店主发放许可证,并帮助他们进行店铺选址、店铺设计和市场营销,但我们并不收加盟费。”迪康斯坦佐说,开一家Pedego专营店的平均费用约为5到10万美元。他们正在打入欧洲市场,已经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法国的蒙彼利埃开了店。“如今许多人都愿意骑着电动自行车来来往往。”
译者: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