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适应气候变化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吟隆认为,1970年代末包产到户以后,对农业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存在一个巨大的“适应赤字”。
中外对话:面对气候变化,中国农业有什么特点?
许吟隆:中国农业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劳动力高度密集,土地资源、水资源非常有限,资源冗余不足。每一寸土地都要精打细算,让它有足够的产出,才能满足13亿人的需求。由此中国农业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稍有风吹草动,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外对话: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许吟隆:对于作物生产,首先是对环境生态条件有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跟以前不同了;其次是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种植制度、农作物品种布局改变了;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在气候变化条件下表现出新的特征。
对农业相关产业及相关农事活动也产生相应的影响,农耕期延长,春季提前,秋季拖后,施肥、灌溉、播种、收割期跟以前不同了;对生产要素构成影响,气温升高,加快养分循环,土地有机质减少,农田蒸发量增加,灌溉用水日趋紧张,沿海农田面临被淹没和盐渍化的危险,水土流失。
中外对话:迄今为止,中国有哪些教训?
许吟隆: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能力不足,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识不足,科技支撑不足,管理工作薄弱。
中国进行大规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在1960年代,1970年代末包产到户以后,对农业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即使没有气候变化,本身已经有一笔欠债;气候变化后本来应该加强这一工作,等于存在两笔欠债,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存在一个巨大的“适应赤字”。
单纯追求高产,忽视生态保护,是我们应该汲取的另一个教训。像华北干旱的常态化、东北和西南干旱的日益加剧,还有病虫害的严重爆发,和不注意生态保护有很大的关系。
中外对话:你能不能谈谈成功的适应案例?
许吟隆:1990年代华北棉铃虫病爆发后,棉花的主产区逐渐转移到新疆——恰恰是因为气候变暖,新疆的热量资源增加,加上农业技术的进步,新疆成为中国棉花的主产区。现在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一半左右。
从适应的类型上来说,华北棉花种植转移到新疆,属于适应中的“整体转型”——从一地整体转移到另一地。 如果做好规划,有计划地适应,可以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成功案例还有,气候变暖后,东北大面积扩种水稻和玉米,热带作物种植北扩,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芒果等热带水果的大面积商品化种植、四川攀枝花咖啡的种植等等,都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中外对话:2013年11月,中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你是主要起草人之一。农业在《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
许吟隆: 在适应的重点任务中,农业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这次《战略》有一个新的地方就是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全国分为三类适应的区域格局: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生态安全地区。农业作为三类区域中的一类,地位被提得很重要。
中外对话:《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中农业领域有哪些具体内容?
许吟隆:《战略》中农业适应提出了一些新的内容。比如提出了“要加强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措施“。由于气候变化,农业病虫害疫区扩大了,农业气象灾害出现了新特点。要根据这一新情况加强加强防灾减灾措施。
气候变化后,病虫害跟过去不一样了,人们需要了解病虫害扩大的科学信息。在原疫区备有防治物资,但新疫区没有,新疫区的病虫害防治物资储备要加强。还要加强灾后补救,备足救灾品种物资。气候变化令农业气候灾害加剧,长时间洪涝或高温后,原来种植的作物不能收获了,要改种其它短生育期的作物,比如荞麦、大白菜、萝卜等,这也是农业的适应。
《战略》还提到,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提高农田用水效率;利用气候变化增加的热量资源,细化农业区划——在丘陵等复杂地形地区,气候变化后,山间地带和山上的变化是不同的,做好精细区划。
还要适度调整种植北界——由于气候变暖,冬麦和热带水果的种植北界都可以北移;适度调整作物的品种、布局——由于干旱加剧,原来的耗水作物要改成耐旱作物。气候变暖是因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植物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从育种的角度来说,要利用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培育高光效、耐高温、抗旱的作物品种。由于气候变化,气候的波动性增加,可能忽冷忽热,要加强抗逆品种的物资储备和种子库建设。
此外,从中国东北到宁夏的农牧交错带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在这一带要搞好农牧区合作:挨着牧区的农区可以进行农牧结合种植——一季农作物,一季饲草种植;此外,可以为牧而农种植,农区为畜牧业种植饲料作物和牧草,提高农业和畜牧业的产出。这是很好的适应措施。
最后,国家战略还提出,要扩大农业灾害保险试点与险种。在保障措施“加大财税和金融力度”中,提出国家要支持农业、林业等领域开发保险产品和相关保险业务,开展和促进气象指数保险的试点和推广,发行巨灾债券,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