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刚是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和研究和推广中心负责人。他在这家致力于流域保护的非政府组织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
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峰会时,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和推广中心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赤道奖,表彰他们在拉市海分水岭与原住民社区共建的生态保护项目。
中外对话:您的组织是如何形成并开展工作的?
于:1998年丽江古城缺水需要在拉市海筑坝和调水,蓄水淹没了大量农田。失地农民只好上山开荒,下湖过度捕捞维持生计,前者造成洪水泥石流,后者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我们希望将拉市海的纳西族以及山区的水域边的彝族结合在一起保护流域的环境,我们的想法是将各个民族一起参与环境保护。
中外对话:在当地的环保工作中,少数民族原住民是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的?
于: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数较为众多的一个民族,不过彝族在拉市海地区人数较少,他们主要在山区有大量的森林,所以山区的环境会影响到山下的农田、流域以及农业的灌溉水渠和拉市海的湿地。因此,我们在下游湿地保护的过程中将彝族参与进来,彝族的经济条件不是很优越,如果他们的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会对环境保护共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如果他们发展不可持续或者破坏生态的发展,那么对下游的环境保护有很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很注意山上山下协同发展。
中外对话:你们的行动也改善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福利?
于:所有拉市海居民都享有拉市海流域的保护产生的公共福利。下游丽江古城几十万人也享有古城小桥流水的惬意生活和旅游收入,因为拉市海的水是古城主要水源。纳西西湖村村民在小流域上游修筑拦砂坝治理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户户沼气、发展混农林和生态种植,村民年收入人均达2万。再说到,拉市海的渔业协会,他们建立了管理制度取缔了非法网具,渔业资源和靠此维系的生计得到稳固发展,拉市海里的土著鱼类成为丽江特色的生态食品。刚才提到的纳西灌溉协会自主管理灌溉沟渠,顺利度过连续6年特大干旱,保障了粮食和水果的收成和收入。上游彝族村发展草药种植和畜牧业、开发生态旅游,以多样化生计应对自然和市场风险,收入人均超过万元,是项目初期的10倍。
中外对话:那些本地的人对气候的变化有什么样的了解?
于:对,他们也了解这些。因为长期的干旱是因为气候造成的;频繁发生的水灾、火灾以及极寒的天气等。这些都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他们就了解气候的变化,他们就必须保护山林,山林可以更好得吸附二氧化碳。这个村子有大概两万亩的山林,他们对这个山林保护得很好,对减缓气候变迁有很好的作用。
如项目支持的纳西族的用水户协会通过精细规划节约用水,采用传统分水办法,公平分配,连续6年干旱都能确保2万亩农田果园得到灌溉;如项目纳西西湖村大力发展了传统的混农林和生态种植模式,不仅遏制水土流失,减少拉市海湿地泥砂淤积,为保护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和越冬鸟类做了贡献,收入还翻了十倍。
中外对话:您是一直在NGO工作吗? 为什么从事这样的工作?
于:因为我呢,过去是经常到少数民族地区做调查,就了解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知识,他们有很多传统的生态保护的知识可以学习,当然我们也觉得他们也需要支持,我们就尽量获得一些基金会的援助来支持他们。
中外对话:拉市海少数民族参与资源管理的经验可以复制交流吗?
于:我们是在尊重少数民族村民的资源权利基础上,由他们自发管理自然资源和选择发展道路,门槛低在许多社区可以推广。国家民政部命名拉什海彝族山区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其自然保护与减灾结合的经验已在甘肃、四川灾区推广。去年国务院扶贫办减贫中心考察了波多罗彝族村社区发展经验, 决定将该经验收进国务院扶贫办与亚行国际扶贫案例库,向国内、外推介。
中外对话:您的项目,出现过什么压力,如何化解的?
于:不可能事事顺利。几年里,纳西西湖村成功抵制了外来开发商土地强租的压力,彝族也抵制了生态移民的名义强制搬迁的计划。
拉市海乡取消了影响整个流域的号称投资80亿的旅游度假区的计划。项目在运作上尽量满足了政府和社会期望:资源保护、社会公平、GDP增长和生活改善,因而获得正当性、公信力和多方支持。
中外对话:你们的赤道奖对你们的基金会有什么意义?
于:这个奖不仅仅对我们,同时也对和我们一起工作的原住民社区的奖励。
他们对森林保护的贡献,他们的权利收到侵害,他们的环境的权益没有的得到很好的保证,过去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全球有这么多少数民族而且有相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