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白洋淀:水乡兴衰小史

雄安新区的设立勾起了中国人对白洋淀的文学乡愁。
中文

作为雄安新区最大的一张文化名片,白洋淀正在勾起中国人对白洋淀水乡风情的怀念。这片湖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关于它的书写被收录进中学语文教材。

然而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白洋淀水乡环境的退化由来已久,而随着80年代来以来乡村在中国社会的边缘化,作为文化符号的白洋淀也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雄安新区的设立会为白洋淀文化重新注入活力吗?

40年代:鼎盛水乡

创作于1940年代的《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是左派作家孙犁奠定声名之作,也正是这部收录进中学语文课本的短篇小说令白洋淀一跃成为中国最为人熟知的文化地理符号之一。

和那时无数的革命文学作品一样,《荷花淀》的故事主线也是二战中国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农村民兵与侵华日军之间的战斗。


白洋淀的荷花。图片来源:kaurjmeb

作为故事背景的白洋淀地区的湿地湖泊自然环境,大异于其他作品中以平原、田野为基础的陆地景观。大片的芦苇荡、遮天蔽日的荷花田、取之不尽的湖区物产,成为孙犁笔下的白洋淀区别于其他“革命老区”的特质。

继孙犁四十年代的乡土写作之后,又有包括刘绍棠、韩映山在内的多位作家在50年代以相似的笔调描写华北地区的农村生活。这群作家的书写,被称为“白洋淀文学”。他们笔下的白洋淀平静、富足的形象,对应着40、50年代白洋淀丰沛的水量和优良的生态状况。

70年代:异端诗人

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显示,1960年到2008年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了白洋淀流域河流年径流显著下降的趋势。如果说40、50年代的白洋淀作家见证了这片湖水的鼎盛风光,那么一群来自北京的后现代先锋诗人无意中成为了白洋淀水乡风情衰落前的最后见证者。

文革期间,大批北京本地青年被就近“下放”到河北农村“插队”,在乡村接受农民的再教育,以芒克、多多、根子为代表的一群青年诗人就在白洋淀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在《八十年代访谈录》中,熟知白洋淀知青诗人的诗人北岛告诉采访者查建英:“白洋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乡风情,吸引了一些当时脱离插队‘主流‘的异端人物。”特殊的地理位置,指的自然是白洋淀既与世隔绝又靠近北京的坐标;而异端,指的是从60年代起,在政治挂帅的主流文艺创作之外,偷偷进行个人化先锋诗歌创作的知青诗人们。这样的写作,自然与旨在摒弃自我融入集体的主流文学背道而驰。

锐利而迷茫,作家阿城如此描述根子诗歌的意向。不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感觉,这一以白洋淀为名的新的文学派系,都呈现出西方现代诗歌的深刻影响,已与前辈孙犁的左翼乡土文学分道扬镳。

1976年文革结束,知青分批返城,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从80年代开始,白洋淀水量陡降。经济增长带来了农业用水量的大增,上游河流上修建的143座水库令白洋淀的年入水量从50年代的18.27亿立方米下降到1.47亿立方米,下降幅度达到92%。

1983年到1988年,白洋淀连续5年大面积干涸,从那以后只能依靠周边水库的补水勉力支撑。

而80年代开始的飞速城市化,也令中国乡土文学渐渐退场。无论作为湖泊还是文化符号,白洋淀都不可挽回的衰落了。

2017:告别乡土

恐怕任何作家、诗人和文学研究者都无法预料,白洋淀会被一纸突然到来的国务院通知再度带入人们的视野中心。而这一次,白洋淀将蜕下乡土的外衣,迎来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化。

看准了新区发展势头的投资客已经蜂拥而至,准备在湖边买房置业。孙犁笔下与熙攘都市形成鲜明对比的美丽乡村,也许很快就会走进钢筋水泥丛林的拥抱。

回望文学史,从50年代到70年代,短短20年间,围绕着白洋淀的文学书写就从梦幻的田园诗蜕变为阴冷孤绝的后现代诗歌。然而现实往往比虚构更有戏剧性,我们恐怕很难想象,等雄安新区拔地而起,20年后的白洋淀会是什么模样;也更难预见,20年后的白洋淀又会负载着怎样的文学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