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台风“摩羯”在海南省沿海地区登陆,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破坏,造成4人死亡,95人受伤,超过50万人受灾。文昌市,作为台风登陆的主要区域,预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27亿元。
在台风的影响下,位于文昌沿海的多个风电机组遭到破坏,单个机组造价接近千万元。尽管这些风电机组都投保了相关保险,台风带来的巨大损失引发了人们对巨灾保险的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世界银行报告,1989年至2018年,自然灾害在中国共造成将近20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1.237万亿元人民币。这30年里,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2.25%。
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愈发频繁且严重。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是2023 年同期(382.3亿元)的将近三倍。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后的重建与恢复所需的大量资金,除了依赖政府的应急财政和社会慈善外,巨灾保险等金融手段也在经济补偿和恢复重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巨灾保险是指将因发生地震、台风、洪水等突发的、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风险,以保险形式进行风险分散和经济补偿。
中国的巨灾保险机制仍在起步阶段,产品不完善、覆盖率很低。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截至7月11日,中国各地保险机构今年累计接到报案9.5万件,估损金额32.1亿元,已赔付和预赔付金额超11亿元。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曾向媒体表示,2023 年中国仅有约 5% 的灾害相关经济损失得到了保险,远低于 38% 的全球平均水平,保险缺口高达230亿美元。
保障扩容:从地震到极端天气
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的一份报告,过去,中国的巨灾损失补偿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公共捐助,保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十分微弱,但自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政府意识到了巨灾保险在促进灾后迅速恢复和重建中的重要性。
数据显示,2008年汶川地震的保险赔偿金额仅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0.2%。相比之下,2021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的保险赔偿比例已超过10%。不过,根据中青报的报道,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财产险或人寿险而非巨灾保险的赔付。
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中国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15年,由四十多家保险公司组建的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成立,通过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完成业务分配和资金结算,共同承担风险。地震共保体发挥了积极作用,至今累计赔付超1亿元。
地震共保体成立的前一年,地方巨灾保险试点已拉开了帷幕。各地根据自己当地的灾害特点和保障需求,建立了地方性的保险制度。
深圳作为先行者,推行了覆盖16种自然灾害的巨灾保险。只要在深圳市内,因暴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人身伤亡的医疗费用、残疾救助金、身故救助金等都可获得赔付,最高额度为25万元。
广东省则开启了巨灾指数保险试点,赔付依据降雨强度、台风风速指数。当气象数值达到或超过预设的阈值时,保险公司不需要查勘定损,即可将保险赔款支付给相关地市政府。
地方试点的政策性巨灾保险一般是由政府代表所有公民向保险公司购买巨灾保险服务。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会赔付给地方政府,再由政府统一安排救灾。根据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的报告,截至2023年底,地方性巨灾保险覆盖范围扩展至15个省74个地级市,保障人数2.7亿。
经过地方试点后,今年2月,全国巨灾保险制度迎来了一次革新,从原有的单一地震风险保障扩展为包含地震、台风、洪水、强降雨、滑坡等主要自然灾害在内的综合性巨灾保障,并实现基本保险金额翻倍。
“巨灾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需要公共部门的财政给予持续的资金支持。该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巨灾保险的支持范围和支持力度,将有利于巨灾保险在中国的推广。”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慧心向对话地球表示。
气候风险意识驱动巨灾保险投保
巨灾是一种小概率大损失的风险,这一方面减少了民众、企业等需求方的投保商业性保险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保险公司承保相关产品的难度。
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灾害保险的普及度不高,常见需求方制约因素有民众负担不起、缺乏金融知识、缺乏对保险的信任等,供应方制约因素包括缺乏数据、技术能力不足等。政府的监管和支持框架则对两者的意愿都有所影响。
个人投保意愿不强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情况。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所的一篇文章发现,美国高风险洪水区的房主往往低估了他们遭遇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只有在当地遭受了洪水灾害的几年里,房主购买洪水保险的可能性会加大。
这也符合中国民众的心态。根据中国银行保险报的报道,2018年吉林松原发生地震后,当地投保意愿的普遍高涨,在灾后短短8个工作日内,有6837户居民投保了住宅地震保险。同样,在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村庄里还出现了居民排队购买地震保险的情况。
刘慧心表示,随着极端自然灾害频度的提高,各类主体的气候风险意识逐步显现,在此环境下,商业巨灾保险将协同政策性巨灾保险在企业、机构乃至个人维度进一步扩大此类金融产品的应用。
如何评估气候风险?
从承保方的角度来说,保险公司需要通过风险评估和合理定价来确保保费收入能够覆盖赔付风险和运营成本,并获得盈利。巨灾相关的保险产品对保险公司的评估和精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中国的巨灾保险起步较晚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报的报道,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认为地震保险缺乏相关精算基础,指示保险公司将地震风险放入责任免除条款。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些保险机构推出了包含地震险的产品,但因为产品定价问题,没有在市场推广开来。
时至今日,面对复杂的气候变化,保险业对自然灾害相关的保险产品仍持有谨慎态度。2023年的一场暴雨中,河北涿州多家图书企业的仓库进水,由于没有保险保障,损失惨重。中图网总经理黄平曾向媒体表示,他前些年曾为书库投保过相关保险,但是在续保时被保险公司拒绝,说相关险种已经下架。对此,保险从业人员解释道,这是因为“水灾和火灾的风险太高”,保险公司很难从这项业务中获利。
相较于传统风险,气候风险难以用常规模型精准测量。刘慧心,中央财经大学
“相较于传统风险,气候风险难以用常规模型精准测量,因此需要巨灾模型从风险暴露性、脆弱性以及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分析。”刘慧心告诉对话地球。
她所提到的“巨灾模型”指的是一种用于评估灾害潜在损失风险的量化工具,利用数学、物理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对承灾体可能遭遇的灾害事件作概率分析和损失模拟。
在实际应用中,不少保险公司都表示,巨灾模型能够更精确地测算和预估损失,帮助公司控制产品风险,避免因巨灾保险的赔付而产生财务危机。刘慧心进一步解释道,巨灾模型涉及了气象、减灾、经济、工业多个部门的数据,在整合应用的同时需要关注数据安全的问题,因此模型的搭建以及数据的共享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持续支持。
约克大学环境与地理系的可持续发展讲师费利西亚·刘(Felicia Liu)也告诉对话地球,巨灾保险对可靠的实时数据的需求非常高,保险公司需要利用建模和精算基础设施来支持自己的产品,这需要专业知识和大量的内部培训,且反复实验来建立适当的模型。
她进一步表示,保险公司既是风险承保人,又是资产管理人。除了大规模自然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且难以预测,影响了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外,宏观经济环境使他们的投资资产回报难以达到预期,这无疑也会影响他们的承保意愿和相关保险产品的推广。
巨灾保险的另一面
气候相关风险的可保性和定价越来越成为保险公司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尤其在巨灾保险主要以市场驱动的地区,随着自然灾害频发,保险赔付金额预计将持续增加,保费也会上升,这可能会影响中长期内气候相关灾害保险产品的可负担性。
在美国,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保险业的动荡。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2023 年,保险公司在美国18 个州的房屋保险上出现了亏损,这个数字在2013 年只有8。越来越大的气候风险导致保险公司将保费提高 了至少50%、削减保险范围甚至完全放弃承保整个州。
费利西亚·刘指出,除了财务层⾯之外,保险还能影响⻛险主体的⾏为,具有一定的道德风险,例如投保人在购买保险后可能会减少对气候适应设施的投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保险公司也许会更积极地参与气候变化行动。
例如,保险公司可以设计保险条款、降低保费鼓励公众采取行动减少气候变化。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European Insurance and Occupational Pensions Authority)认为,为采取气候适应相关措施(例如安装防洪门或预警系统)的投保人提供较低的保费,能够减少投保人的物理风险暴露和保险损失,有效增强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面对气候变化,巨灾保险最直接的作用是减轻灾害对受害者的损失,同时帮助政府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救济水平,保持财政稳定。但费利西亚·刘提醒道,保险公司还控制着大量投资组合,他们将资金投向何处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她参与的一份保险业报告发现,全球不少家保险公司在2023年经历了亏损后,选择在短期内从化石燃料开采等活动中获利。“这无疑是愚蠢的。保险公司应该确保气候风险定价和气候风险模型在整个公司中保持一致,尤其是在承保和资产管理部门中综合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费利西亚·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