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债券潜力,助力沿线国家转型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一带一路”绿色与可持续债券,可为海外绿色项目提供担保支持,帮助其获得更低成本的融资。
中文
<p>“一带一路 ”倡议资助的匈牙利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铁路升级改造工程。中国目前正在利用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来撬动私人资本,支持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发展。图片来源:Zheng Huansong / Imago / Alamy</p>

“一带一路 ”倡议资助的匈牙利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铁路升级改造工程。中国目前正在利用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来撬动私人资本,支持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发展。图片来源:Zheng Huansong / Imago / Alamy

6月,中国银行发行了一批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债券。根据中国银行网站公告,这是全球首批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债券,由澳门匈牙利巴拿马三家境外分支机构同步发行,币种涵盖美元及人民币,规模合计9.4亿美元等值。

可持续发展债券(简称可持续债券)是一种融资工具,它通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并将资金通过发放贷款等方式提供给绿色项目和社会项目。相比之下,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仅用于绿色环保项目,如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等,社会债券募集资金仅用于具有积极社会影响的项目。

专家告诉对话地球,本次可持续债券的发布,可以看作中国金融机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的又一次实践。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发展带来了更高的资金需求,中国正通过此类绿色或可持续债券撬动私人资本、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发展。

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Bonds Initiative,下简称 CBI)发布的《2023绿色债券报告2022-2023年,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最大绿色债券发行市场。2023年,100亿美元规模的绿债在境外发行,占全年发行绿色债券总规模的10.9%,相较于国内发行量依然有上升空间。

“一带一路”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债券

专家告诉对话地球,虽然本次的“可持续债券”为首批,但和过去几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一带一路”绿色债券较为类似。早在2017 年 10 月,中国工商银行已经通过其卢森堡分行发行了 21.5亿美元的绿色债券。

近年来募集资金用于“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银行债券

发行方债券名称金额(等值美元)发行时间
中国银行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债券9.4亿2024年6月
中国工商银行全球多币种“一带一路”主题境外绿色债券20.3亿2023年10月
中国银行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债券7.7亿2023年9月
中国工商银行绿色“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债券22亿2019年4月
中国工商银行“一带一路”绿色气候债券21.5亿2017年10月
来源:对话地球整理

根据中国银行公开信息披露,本次的可持续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遵循国际资本市场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 简称ICMA)发布的《可持续发展债券指引》、《绿色债券原则》以及《社会责任债券原则》,募集的资金净额将用于支持中国银行已经投放或未来即将投放的绿色和社会信贷项目,包括匈牙利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斯洛伐克的可再生能源输电工程、乌兹别克斯坦的风能项目、智利的可持续渔业项目等。

这批新的债券也已经吸引了来自英国、瑞士、阿联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的投资者的参与和认购,投资者类型涵盖政府机构、资管、保险、银行、私银等类别。

虽然具体投资者的信息无法通过公开渠道查询,但是一位不具名的专家告诉对话地球:“目前这些债券可能主要是一些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长期投资者在购买,(投资者)也可能是在绿色投资热潮中具有此类需求。”

逐渐变绿的“一带一路”投资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开始注重“一带一路”项目的绿色化。2021年,中国宣布不再新建海外煤电项目。次年,中国政府在2017年文件的基础上发布了最新的《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强调“规范企业境外环境行为”和“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并鼓励开展绿色投资。

波士顿国际发展政策研究中心高级学术研究员芦佳琪告诉对话地球,根据其研究中心已经确认的数据来看,2021年以后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新增的投资项目已经完全不涉及化石能源,包括天然气。现在比较多的是水电、光伏和电网项目。

绿色金融与发展中心(Green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Center)发布的《中国一带一路投资报告2023》显示, 此前几年有所收窄的“一带一路”融资和投资在2023年实现回升,共完成约212笔交易,总值924亿美元。其中,2023年,中国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参与是 “一带一路”十年历史上最为绿色的,绿色能源投资额达到了79亿美元。

不过,芦佳琪介绍道,中国对这些“一带一路”国家项目的主要投资方式是政策性银行发放的贷款和多边金融机构的援助,因此面临两项挑战。一方面,撬动的社会资本较少。另一方面,一些贷款项目的透明度不够,难以追踪资金流向,也就不好评估其绿色程度。

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融资,再发放贷款,有潜力解决上述挑战。

绿色债券的喜与忧

由于购买方通常为私人投资者,债券可以很好地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到绿色投资和发展中来。

一位不具名的资深绿色金融研究员告诉对话地球,由于标准明确、项目稳定性高,绿债的违约率较一般债券来比通常较低,所以对想要控制风险的投资者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

该研究员进一步介绍道,商业银行通过发债募集的资金,去向的透明度较高,可以让投资者更安心。在债券存续期,募集资金用途发生的任何变更都需要公开披露,所以几乎不存在洗绿的空间。

men wearing hard hats check power equipment
在哈萨克斯坦扎纳塔斯的一个风电场,工人们在检查电力变压器设备,这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的绿色能源项目。此类绿色项目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债券获得资金。图片来源:Xinhua/Alamy

此外,CBI 中国区首席代表谢文泓告诉对话地球,因为“一带一路”国家通常为发展中地区,信用评级相对较低,如果由当地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可能需要十几个百分点甚至更高的利率才能吸引到投资者。而中国的银行在国际上信用评级很高,由他们来发行债券,可以用较低的利率进行融资,减轻“一带一路”国家的压力,并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不过,上述研究员指出,绿色债券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一个主要挑战:投资回报率的吸引力并不比其他债券更高。“一个例子是,世界银行曾经发行1.5亿美元的五年期债券,用于保护南非的黑犀牛。这笔犀牛债是绿色债券领域的明星债,有很多创新和亮点,其投资者回报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成果挂钩,回报率尚未知,最后的购买者主要是一些慈善基金。”她说。

中国绿债也不例外,天风证券的一项研究指出了类似的问题:“绿色债券初期由于品种的稀缺性可能有一定热度,但长期热情难保。”该研究建议政策引导提升绿色债券的流通性和配置价值,如完善绿色债券的专用收益率曲线,降低绿债的风险权重,以及出台针对绿债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除此之外,中国在海外发行绿债,还面临与海外其他绿债产品竞争的挑战。这就引出了绿债标准和国际接轨的问题。

标准趋严,与国际接轨

“在业内我们经常听到大家咨询一个问题:中国的绿债到底有没有和国际标准接轨?其实整体来讲,现在接轨程度已经很高了。”谢文泓说。他告诉对话地球,中国的绿债目录在2021剔除了“清洁煤利用”之后已经进一步与国际要求拉齐。

此外,绿色债券在中国一度存在监管分散的情况,公司债由证监会监管、企业债由发改委监管、金融债由人民银行监管,各部门的监管力度和要求并不统一。例如,早期发行的绿色企业债,其募集资金有50%以上用于绿色项目即可。

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区别

企业债券通常由政府关联实体(如央企、国企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而公司债券则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等私营企业发行。

2022年《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的发布改变了这一情况。该《原则》要求,绿债发行须将“100%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项目”。根据CBI报告统计,符合这一要求的绿债比例在此后大幅提高,到2023年已经达到98%以上。

此外,2023年3月,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原本国家发改委负责企业债券发行审核,现在由证监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谢文泓认为,这对进一步统一绿债监管也有积极意义。

“现在,不管从绿债目录还是资金用途的百分比来看,中国绿债的标准都与国际上比较一致了。而且,上述问题一般只存在于中国境内发行的绿债。像“一带一路”可持续债券这种在海外发行的债券,通常已采纳ICMA或CBI等国际标准,符合国际投资者的要求。”谢文泓说。

总体上看,虽然“一带一路”绿色债券市场已有所发展,但相较于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整体投资,其规模仍然较小。CBI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以及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中国绿债、可持续债离岸发行有望复苏。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如果进一步发展此类债券的规模,将有潜力更好的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