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坎河(Mahakam River)发源于婆罗洲中部高地,全长900公里。一路上,它先是穿过了茂密的热带雨林,然后如扇骨一般分成几条支流,在植被丰茂的三角洲上铺展开来,最后汇入望加锡海峡(Makassar Strait)。这些原本长满红树林和棕榈树的湿地岛屿曾经为沿海社区提供了庇护、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支持,并且还发挥着重要的碳汇功能。
然而,上世纪80年代,红树林逐渐被虾塘取代。到2020年,三角洲已有约一半的森林因执法不力和环境保护不到位而消失。这种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削弱了该地区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
为此,印尼政府启动了几项红树林修复项目,其中早在2000年就宣布了一项大规模森林复植项目,“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专家表示,方法不当和实际支持有限导致了项目的失败,也进一步削弱了社区抵御海岸侵蚀、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虾类养殖户担心红树林会引来鳄鱼等危险的野生动物。
海岸侵蚀三角洲社区
4月的一个晚上,东加里曼丹省(East Kalimantan)塔尼巴鲁村(Tani Baru)40岁的养虾户穆克里斯(Muklis)在家中醒来,发现大水已经没过了自家木制高脚屋的地板。作为村长,穆克里斯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这么严重的风暴,“海浪太大了,甚至比我的房子高出两米。”穆克里斯6月份告诉对话地球。
海浪太大了,甚至比我的房子高出两米。穆克里斯,养虾户
风暴摧毁了一个4公顷的虾塘,导致他损失了数千万印尼盾(数百美元)。穆克里斯说,海岸侵蚀加剧,尤其是在印尼两个多风的季节,再加上污染和疾病,导致虾苗的存活率下降了。
种植红树林一再失败,穆克里斯解释说:“我们也努力过,但因为海岸侵蚀,都没能存活下来。”
随着红树林的消失,马哈坎三角洲养虾业产量急剧下降。研究表明,每四个养殖周期中只有一次能获得好的收成,年均产量45公斤/公顷,仅是越南等管理较好的系统产量的10%。穆克里斯称,更糟糕的是,出口价格暴跌——从新冠疫情前的每公斤22万印尼盾(14美元)跌至如今的15万印尼度(9美元)。一些养殖户还在努力坚持。塔尼巴鲁村40岁的安迪·滕里·阿正恩(Andi Tenri Ajeng)拥有一片7公顷的虾塘。由于产量下降,他已经开始抓螃蟹来补贴收入。“虾塘的情况也不同以往。现在需要肥料,所以成本也更高。”他说还得花钱租用设备来修葺虾塘。
事实证明,改抓螃蟹确实给安迪带来了收益。他说:“红树林里的螃蟹一只可以重达1公斤,而红树林外的螃蟹就要小一些。”尽管每天抓的螃蟹可以卖34美元,但扣除饵料和燃料等成本,安迪实际上平均每天能赚大约18美元。
许多人则选择离开。根据对话地球获得的当地登记信息,2019年至2024年间,塔尼巴鲁的人口已经从3798人减少至3206人,降幅超过15%。为我们提供这些数据的村委秘书巴佳斯(Bagas)证实,由于当地条件导致水产养殖产量下降,许多居民都离开了。“地都变成海了,他们能有什么办法?”穆克里斯问道。
穆克里斯带我们参观村子时,展示了自己的虾塘如何从1980年的10公顷缩小到今天的4公顷。“这里曾经有个墓地,但现在已经被淹没了。”他回忆道,并着重讲述了海岸侵蚀是如何夺走了生产用地和社区历史的。
海岸侵蚀夺走了生产用地和社区历史。
生态系统破坏以及生存之战
印尼拥有全球最大的红树林,面积达350万公顷,约占全球红树林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但1800年以来,水产养殖已经导致约100万公顷的红树林消失。
政府支持,全球市场需求,再加上公海拖网渔船造成的环境和经济影响引发担忧,促使政府在1980年出台禁令,禁止使用具有破坏性的拖网进行捕捞,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印尼全国广泛开始养虾,而虾类养殖也成为了一个有利可图的产业。在政府激励措施的鼓励下,许多沿海养殖户将大片大片的红树林改造成了虾塘。
1989年,马哈坎三角洲红树林覆盖面积占到了98%,虾塘仅占2%。到2020年,这一比例发生了变化,红树林占地仅为45%,虾塘则占55%。如今,印尼是最大的虾类出口国之一,2022年出口量超24.1万公吨。随着红树林被砍伐,它们捕获沉积物、防止海岸侵蚀、以及支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都被削弱了。
穆拉哇曼大学(Mulawarman University)林业研究员鲁斯塔姆(Rustam)说:“自然情况下也会发生侵蚀,但如果你把红树林弄走,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海洋了。”他表示,许多鱼类在红树林中繁衍生息,因此红树林保护着三角洲和当地的食物链。“这些鱼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他解释说。
红树林的消失也增加了人类面临的风险。被剥夺了自然栖息地的鳄鱼冒险进入虾塘和鱼塘,使养殖户陷入危险之中。塔尼巴鲁村以南两公里的姆阿拉·潘图安(Muara Pantuan)村村民安博·乌菲(Ambo Ufe)说:“最近很多居民遭到鳄鱼袭击。”这种威胁愈演愈烈,村民笼罩在恐惧之中,现在天黑后都不敢靠近养殖塘。
和其他人一样,安博除了养虾,现在还捕鱼、抓螃蟹、捞血蛤。每千克的血蛤可以卖到2.5万印尼盾(1.5美元)。
失败的红树林项目与前路
负责管理马哈坎三角洲的东加里曼丹政府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2021年到2024年间修复27244公顷的红树林。可到2023年年中,仅修复了5769公顷。对话地球独家获得的数据显示,泥炭地与红树林修复局(Peatland and Mangrove Restoration Agency,简称BRGM)超额完成了自己4216公顷的修复目标,但距离东加里曼丹政府林业部设定的目标还差很远。这一差距凸显了不同政府机构之间的目标差异。然而,专家指出,植树固然重要,但要想让树木长期存活下去,护树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海岸易受侵蚀的地区。
红树林复植项目开始时,大多数像穆克里斯、安迪、安博这样的三角洲地区村民都认识到红树林在为鱼类提供食物和防止海岸侵蚀方面的重要性,都踊跃参加了政府开展的几个植树项目。但穆克里斯称,这些计划都没有用混凝土块之类的防波屏障来防止侵蚀,因此都效果不佳。
他解释说:“我们每个坑种五株幼苗,希望至少能有两到三株成活,但都死了。”尽管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他说所有修复红树林的尝试都失败了。
马哈坎三角洲森林管理部门是负责监督红树林复植工作的几个地方政府机构之一,其负责人斯亚福尔·阿亚尔(Syaiful Ahyar)承认,养殖户担心会引来鳄鱼和造成水污染,所以不愿意支持这些项目。他知道修复工作的成效并不理想,并表示:“我们正在评估失败的情况。”
BRGM负责人哈尔托诺(Hartono)也承认这些项目很难维持下去,称原因在于缺乏资金进行维护。他解释说,国家经济复苏(National Economic Recovery)项目虽然提供了种植资金,但不包括维护的资金。
穆拉哇曼大学(Mulawarman University)渔业研究员埃斯蒂·汉达亚尼·哈迪(Esti Handayani Hardi)对政府的做法持批评态度:“政府的那些承诺并没有明显改善生计,基本需求仍未得到满足,这才是核心问题。”
基本需求仍未得到满足,这才是核心问题。埃斯蒂·汉达亚尼·哈迪,渔业研究员
她说,失败的责任不在社区。尽管明白红树林的消失降低了产出,也导致当地更加脆弱,但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她将这种困惑大部分归咎于政府机构间的沟通不畅,导致人们不确定该做什么。“他们的困惑源自缺乏知识和适当的指导。”她说。
埃斯蒂的观点与社区关键人物的想法相一致,其中包括塔尼巴鲁小学的校长因德里(Indri)。因德里也认为村民们普遍感到困惑。她解释称,之所以很难说服村民种植红树林,是因为他们将红树林看做是对当地生计的一种威胁。她指出,房屋附近的红树林会滋生蚊虫,池塘附近的红树林则可能成为鳄鱼的栖息地。
因德里说:“如果能够证明种植红树林有效,那么养殖户会愿意采用这种方法,其他人也会效仿。但如果结果不好,人们就不会感兴趣。”
红树林和虾类养殖能共存吗?
红树林-水产养殖兼作(Silvo-aquaculture)被认为是解决马哈坎三角洲当前问题的一个潜在方案,将红树林和虾场结合起来,对环境和虾类生产都有益处。埃斯蒂重点介绍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虾池周围挖一条沟渠用于种植红树林,即沟塘法(empang parit),另一种则是保留养殖塘周围的红树林,而塘内不留红树林,这种被称为komplangan。
埃斯蒂在东加里曼丹省进行了三年的试验。她告诉对话地球,其研究结论是,第二种模式“更有效,因为水的过滤和养分循环更好,这种模式的产量是沟塘法的两倍”。她还说:“相比使用传统方法的养殖户,采用第二种模式的养殖户收入几乎翻了一番。”
如果红树林砍伐得不到控制,马哈坎三角洲将成为一段回忆。埃斯蒂·汉达亚尼·哈迪,渔业研究员
埃斯蒂坚持认为,有缺陷的不是红树林-水产养殖兼作法,而是实施工作。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应该是长期效果,而不是种植了多少棵树。“首先需要恢复土地,解决水文和基质轮廓(substrate contours)问题。”她说,否则红树林的根系还是会很脆弱,会被冲走。
埃斯蒂列举了姆阿拉·巴达克(Muara Badak)的一个成功例子。社区意识和合作让那里的情况得到了改善。“五年多来,这里的社区一直在开展红树林-水产养殖兼作,不仅虾的产量提高了,生物多样性也增强了。”
埃斯蒂强调了及早行动的重要性。她警告说:“如果砍伐红树林的模式得不到控制,马哈坎三角洲将会成为一段回忆。”
本文是威尔逊中心东西方研究中心(Wilson Center-East-West Center)脆弱三角洲(Vulnerable Deltas)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深入研究东南亚的三个三角洲和中国的两个三角洲在气候、塑料垃圾以及发展等方面面临的威胁。该项目得到了鲁斯基金会(Luce Foundation)的支持。
数据来源:亚投行、《水产养殖》、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红树林观察、印尼科学研究所、IOP会议系列刊物:地球与环境科学、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院学报、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学报、2022年宝拉维加亚国际会议论文集、Statista数据库
翻译: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