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在这一阶段,政府认为环境污染都是资本主义惹的祸,社会主义是不会产生环境问题的;企业的职能就是在政府的计划下搞生产,无须考虑环境问题。那时候根本就没有企业知道环境管理是什么东西。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中期。在这一阶段,政府已经意识到治理工业污染的重要性,并推出了不少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只是执行的情况差强人意。一方面,企业多是在完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管理,主观不情愿,钻法律空子的情况很多;另一方面,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一些地方政府执法不严、纵容污染。这个阶段,企业的环境管理基本上只是挂在嘴边,缺乏真正的行动。
第三阶段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在这一阶段,工业污染已经到了不治不可的境地,政府态度相当坚决,并以“关停并转”的手段相逼,使企业不得不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管理、控制污染。这时候,一些企业才开始正视环境管理的问题。
可见,中国的企业多是屈从于外部压力才不得不改进其环境表现。过去,这种压力多来自政府,现在的情况则变得更为复杂。第一,压力可能来自海外市场的采购方或投资方。如果企业的产品或生产工艺不能达到指定的环保要求,采购方就会拒绝购买,投资方就会撤出资本。这些问题往往会令中国企业十分头疼,但除了花钱改进工艺以外,企业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取悦对方。第二,压力也可能来自民间社会,包括公众媒体与非政府组织。富起来的人们不愿意再忍受黄沙漫天、污水横流的生活环境,他们会向企业提出抗议。有的地方就曾出现村民包围工厂的事件。非政府组织和新闻媒体则担当起监督者的角色,频频曝光黑心工厂。这些来自社会的声音尽管没有硬约束力,但其影响却是不可小觑的。
在中国,不同规模企业对环境压力的反应不尽相同。大企业对环境压力较敏感,因为对他们来说,品牌形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这类大企业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的子公司或合资工厂。国有企业与政府过从甚密,至少要摆出一幅高姿态,以示对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持;跨国公司的下属企业则需要照顾到企业的全球形象,在环境管理方面步步为营,唯恐稍有不慎会引发全球媒体和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
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的品牌价值较低,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来自外部的环境压力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类企业又以中小型的港台资企业和乡镇企业为最,他们大多经营皮革、服装、造纸、金属加工等污染比较严重的生意,且生产工艺水平不高,对我国乡镇一级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过去十年,此类企业的聚集地已深受其害,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然而,这些企业仍顽固不化,认为环境管理只会徒增运营成本。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游走于政府法规或采购商要求的边缘,时刻做好越轨的准备。一些怪现象也由此而生:有些企业安装好污水处理设备,却从来不用,只有政府检查团来的时候才演示一下;有些企业白天不敢排污,晚上却肆无忌惮。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企业家全是坏蛋。窃以为,除了个别黑心老板外,不少企业家还是良心未泯,希望有一个安全、环保的生产环境的。他们陷入道德困境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企业环境管理知之甚少,不懂得除了花钱买设备以外还能做什么?笔者就曾经听到一位电镀厂老板的抱怨。为了达到环保要求,他新建了一个厂房,添置了国外的先进生产设备,引进了国外的生产工艺,还配了一套污水处理设备,实现了从生产工艺到污水排放完全达标。
然而,生产线投产后,他发现这样一种生产流程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高了许多,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原来的客户都嫌贵而不买他的产品了。他为此十分怨愤,并将问题归咎于环境标准。经过沟通,笔者了解到这位老板对企业环境管理的两点认识误区。
第一点,他错误地认为买了设备就能变成环保企业。事实上,企业环境管理不等于买设备、买工艺,管理本身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设备和工艺都可以花钱买来,而管理则不然,它是需要用心学习的。一般来讲,好的企业环境管理,加上好的设备、好的工艺是可以通过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节约人力资本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的。
第二点,他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没有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定位目标客户。既然他能够生产高环保标准的产品,他的客户就不应仅仅局限在当地或者国内;他应该放眼全球市场,寻找愿意花钱买环保的买家。在地球的另一端,可能有许多知名企业在为找不到环保的供应商而犯愁。如果他能够把买卖双方的需求连接起来,生产过程所增加的环境成本就可以被完全消化掉,从而继续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这个例子说明,如果企业家能够换一个视角看待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他就能看到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强的竞争力,而不是成本。遗憾的是,并没有多少中国企业家能有这样的眼光。造成这一局面,除了企业家本身的认识局限外,政府也是有一点责任的,因为他们在推动工业污染治理过程中,将环境纯粹作为一种公共品看待,让人感觉政府在勒令企业牺牲私人利益去保护社会利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比较简单和粗暴(检查、处罚、停产、关闭),这些办法虽然能够唬住企业,却不能让企业服气,企业会想方设法与政府周旋。这就像猫抓老鼠的游戏一样,永远没有结局。
要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应该转变旧的污染治理思想,尤其是末端治理的思想,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让企业“知其道、用其妙”,真正将企业环境管理的精髓整合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去,实现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当前很多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不高,实施的是粗放式的经营管理,绩效提升的空间很大,只要加以合理引导,很多企业就可以焕发新生,变得更环保且更有竞争力。在这一方面,国内其实已经有了一些创新的做法。譬如中德联合实施的浙江省企业环保咨询项目,就是帮助当地企业引入德国企业的环境管理工具。实践表明,这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组织管理效益的多赢。这一经验值得借鉴。
郭沛源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专家,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资讯网站-商道纵横-的创建人之一。
发表在“中外对话”网站上有关可持续发展行业的其它作品: 绿色发展带来商机
首页图片Astrid B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