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靠什么:计划还是市场》

在中国,粮食安全近年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什么原因造成了饥荒?耕地是可以替代的生产要素吗?粮食供给取决于哪些因素?什么是调节粮食生产的有效手段?粮食自给自足更安全还是有进出口更安全?茅于轼和赵农在《中国粮食安全靠什么——计划还是市场》这本书中试图解释上述问题。
中文

 

茅于轼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不过他的观点经常遭受争议。比如2008年,他就高呼中国政府制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不靠谱”。在本书中,他和天则经济研究所的赵农博士指出,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饥荒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引起的,粮食供给不取决于耕地面积的多少。并且他们认为,在市场体制的条件下中国不存在所谓的粮食安全问题。

这让许多普通的中国民众感到疑惑,也引起了很多质疑。一方面因为人们对以前的大饥荒还记忆犹新,另一方面民众习惯了政府的计划调控。另外,书中还提出国际市场粮食供给充分,中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粮食缺口,但是需要在保障出口创汇充足和进口渠道畅通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其实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茅于轼教授和赵农博士认为,应该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权利,发展土地市场和土地交易。所以归根结底,他们的结论是中国粮食安全应该靠市场而不是计划。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了土地流转初步的尝试,然而最终会不会对粮食安全有所贡献,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


《中国粮食安全靠什么:计划还是市场》
作者:茅于轼  赵农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书评作者:张迎迎
张迎迎是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