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化”能解决拥堵问题吗?

发展城轨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现象,但城轨的建设需要更好的环评和监督。
中文

9月13日下午,一场特大雷暴雨突袭上海,短短数小时内,60多条马路被淹。浦东陆家嘴的情况最为严重,数以万计的人们滞留在黄浦江两岸——地面交通几近瘫痪,连接浦东、浦西最重要的地铁2号线也因雨水倒灌出现故障。许多人直到午夜才过得以过江,一些不堪等待的则住进了附近的旅馆。

这一刻,人们突然意识到,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难以想像,在有着2000多万人口的上海,倘若没有了城轨,城市将变成怎样。

从1965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始建至今,中国大陆共有16座城市开通了城轨,运营总长度约2037公里。按照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规划的城市来算,到2015年,中国还将有20座城市加入城轨化行列,新增运营里程近1000公里。

城市的规划者们热衷于修建城轨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由于地面交通越发拥挤不堪。以上海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其时,上海的常住人口约为1300万,汽车保有量为20万辆左右。随着改革开放,上海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至2013年,上海常住人口达到近2400万,汽车保有量约为280万辆。上海交通部门在今年初曾估计,中心城区浦西的快速路在高峰时段的车速将低于36公里/小时。由此产生的尾气问题进而引发多省市的严重空气污染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发展城轨是其中的一个解决办法。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系主任毛保华指出,虽然建地铁是不赚钱的,但是从解决交通拥挤,降低污染角度看,建地铁也是必要的。

事实上,城市轨交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已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不过,由于城轨对地质构造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在城轨运营之后也会对已有的居住环境造成振动、噪音甚至辐射污染,城轨对环境的影响也不断被提及。2008年,上海研究磁悬浮扩线,在环境影响评测通过的情况下,部分上海市民质疑该环评报告的公信力,最终致使项目冻结;2010年3月,因北京地铁5号线的噪音问题,部分沿线居民在申请第三方的环评报告后,将地铁运营方告上法庭。

根据中国的法律,所有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有两项强制性的环评程序要走,第一是制订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第二是同步开展项目环评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主要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如声屏障措施、轨道减振措施、施工期环保措施等。建设方必须有相应的环评批文才能开工建设。

而在早些年的建设时期,环保部门在城轨项目的推进中处于弱势地位,许多建设方在拿到最终的环评之前,就迫不及待地开工建设。

直到2011年5月,环保部首次针对无锡地铁叫停这种“先上车、后买票”的做法。事实上,大多数与城轨相关的的环境冲突,都与环评程序把关不力有很大关系。对于城轨的运营方来说,规划和建设期间留下的环境问题,最终也会在运营时显现出来,结果仍是由运营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