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研人员对北太平洋鱼类体内汞含量不断上升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表示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燃煤电厂有可能要对此负责。
研究还警告称,随着中、印等国对燃煤能源(汞污染的主要来源)依赖性的增强,深海鱼体内的汞含量可能会大大增加。
这项上月(8月25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示,80%的甲基汞(剧毒形式的汞)出自深海, 而非之前认为的来自海洋表层。
2009年的一项研究认为,公海中月鱼、剑鱼等深水鱼体内的汞含量比鲯鳅等浅层觅食的鱼类高,但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包括飞鱼、鲯鳅、黄鳍金枪鱼、鲣鱼、翻车鱼(月鱼)、大眼金枪鱼、剑鱼、以及两种灯笼鱼等在内的九种鱼类进行了研究。这些鱼在海中的觅食深度不同。因此,科研人员可以对不同深度的鱼类体内汞的毒性进行比较。
汞在大气中可以停留长达一年的时间。而在九种鱼体内发现的这种汞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并最终通过降雨进入海洋。体型较大的鱼捕食较小的鱼类后,小鱼体内所含的汞便会在大鱼体内堆积,即生物积累。这一过程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生物富集。
之前人们认为,无机汞变成剧毒有机形态的过程是由厌氧菌在海洋表层完成的。
然而,根据这项研究的估计,在海洋表面的混合层以下(海下165米,甚至更深的连阳光都无法穿透的地方)发现的甲基汞中,有高达80%是由附着在动植物残骸沉积物上的甲基化微生物产生的,而这些微生物又成为了深水鱼的饵料。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公海中深海肉食鱼类体内的汞浓度含量比浅水鱼高的原因。
“现在我们知道,鱼类的觅食深度是衡量其体内汞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还有食性层次(食物链层次)、个体大小和年龄这几个指标。一般来说,浅海水域打捞到的鱼更适宜(食用),”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密歇根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教授乔尔·布卢姆说。
人体摄入甲基汞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食用深海鱼。经常食用受到污染的鱼类有可能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脏系统和免疫系统,布卢姆说。而且,食用受污染的鱼类也会影响年轻人的大脑发育。
布卢姆认为,随着能源需求的扩大和燃煤发电产能的提高,鱼类体内甲基汞含量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增加。
虽然报告并未将矛头直指中国和印度,但研究用鱼的采样地区位于中印两国的下风向。 因此,强烈暗示着两国以燃煤为基础的工业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想有效降低公海鱼类体内的汞含量就必须减少全球汞排放,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布卢姆表示。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大气问题。我们需要给所有的燃煤发电设施、焚化炉、以及其他大气汞排放源安装减排装置,”他补充道。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言人格雷格∙杨则表示,改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停止对海洋的污染才是保障鱼类食用安全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