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研究称水电开发改变湄公河水文

大规模水电开发与湄公河流量的大幅波动有关,沿岸居民生计面临隐患,蒂莫·拉萨宁写道。
中文

由我和芬兰阿尔托大学的同事共同完成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云南澜沧江上的大坝建设对下游湄公河流量有重大影响。《水文学杂志》不久前发表了我们的论文。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中国境内河段称为澜沧江。中国已经在澜沧江修建了由六座水电大坝组成的梯级水电项目。其中第一座为漫湾水电站(167万千瓦),于1993年投入使用;最近一座为糯扎渡水电站(585万千瓦),2014年开始投入使用。这些梯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达1500万千瓦,蓄水量超过230亿立方米,约占湄公河在中泰边界年流量的28%。

下游国家同样在开发本国的水电资源——老挝近期宣布将在湄公河上修建第三座颇有争议的水力发电大坝。

我们发现,从2011年开始湄公河下游河水流量出现了重大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当属2014年。水力发电导致泰国北部河流旱季水流量极高,雨季则极低。2014年,该地区旱季河水流量为长期平均值的二至三倍,创历史新高。同年的雨季河水流量则出现历史最低值,仅为长期平均值的三分之二左右。湄公河下游柬埔寨境内超过2000公里的河段都出现了此类流量变化,2014年旱季该河段流量增长了50%。

流量波动幅度加大

2012年,我们通过建模预测了梯级水电站对河水流量的影响情况。事实证明我们的预测结果与观测所得的波动值极为相近,这表明我们对实际情况的把握基本正确。目前看来,湄公河上游澜沧江上兴建的大型水电大坝已经导致河水流量随水电站的运作大幅波动。

湄公河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沿岸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提供生计,河水流量变化对其生态及沿岸经济都有着重大影响。湄公河流域的鱼类品种超过1000种,包括巨型黄貂鱼、淡水豚和巨型鲶鱼等,是全球最具生产力的内陆河流之一,其年渔获量约260万吨,年产值39亿至70亿美元,因而其鱼类资源的多寡对沿岸居民来说尤为重要。

季风降雨带来的河道水流规律性变化,即所谓的每年的洪水脉冲是湄公河生物多样性和渔业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大量沉淀物和营养物质随着洪水脉冲流经河道,洪水还冲积形成各类河漫滩栖息地。随着河水流量的变化,我们发现这一水流分配格局的变数加大,每年的洪水脉冲幅度减弱。此外,由于水电大坝的阻断,富含营养物质的沉积物也无法随着河水进入下游。

我们的研究预测,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降低,进而对湄公河生态系统和沿岸社区造成重大影响。中国科学家的报告显示,澜沧江上的大坝已经对河流生态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在这六座梯级水电站建设期间,澜沧江鱼类物种数目还出现了减少。关于大坝竣工后对下游国家生态及居民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公开的科学记载。

大坝亦可缓解旱情

当然,旱季河水流量的增加也可能给下游国家带来某些方面的益处。旱季的高水位或许会有助于改善灌溉,增加湄公河干流的旱季通航能力。这些好处在旱灾期间最为突出,例如2016年旱季,中国水库放水缓解了下游的干旱问题。但为了更好地利用旱季水流量的增加,河流的流量变化模式必须是可测的。我们的研究显示,水电站运作导致旱季河水流量的波动逐年加大,且变化极快。

湄公河下游的柬埔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和越南也都在大力开发水电。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这些国家的能源需求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四国已经在湄公河流域修建了40多座大型水电大坝,另有80座正在规划中。老挝是该地区最大的水电开发者之一,近来开始动工在湄公河干流上修建沙耶武里(126万千瓦)和敦沙洪(26万千瓦)两座大坝,并宣布将继续在干流上修建第三座水电大坝——北本大坝(91.2万千瓦)。湄公河下游流域的干流大坝备受关注的原因在于它们可能带来的极大负面影响,其中以洄游鱼类受影响最大。若所有拟建项目都得到实施,湄公河及其支流上将建起超过150座高度超过15米的大型水电大坝。

展望区域合作新机制

为确保湄公河大规模水电开发的可持续性,上下游沿岸国家间必须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1995年,湄公河下游国家签署协定,成立湄公河委员会,但中缅两国并未参与。《联合国水道公约》的国际框架目前也被沿岸各国无视,仅得到越南一国批准。2016年,新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在中国支持下启动,湄公河沿岸六个国家全数签署协定。这一倡议刚刚起步,能否成为缔约国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平台还有待观察。

阿尔托大学此前的研究显示,中国在解决水资源问题和国际河流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发源于中国的主要国际河流有六条: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伊洛瓦底江、怒江、湄公河和红河。这些河流流经12个国家,流域总人口超过10亿,他们的生活都有赖于这些河流的水资源。

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增强湄公河流域水电开发的可持续性,改善水电开发及其对下游影响方面信息匮乏的现状。为消除水电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呼吁沿岸各国积极参与,建立合作机制:优化信息共享,加强合作研究,并就维持河道合理流量达成协议。

完整报告:蒂莫·A·拉萨宁等. 湄公河上游流域水电大坝建设造成的河流流量变化观察, 《水文学杂志》(2017)

英文原文首发于中外对话子网站第三极

翻译: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