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

千人试吃转基因大米:一场严肃的科普活动?

过去两个月内,各地纷纷举办了转基因大米品尝会,参与者过千人,以身试吃的目的是展示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
中文

2013年7月13日,北京、昆明等六城市的网友相继走进当地的餐厅。他们不为品尝菜肴,而是一试转基因大米。此前的两个月内,各地纷纷举办了转基因大米品尝聚会,过千参与者以身试吃。

转基因研究在2006年被中国列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220亿元国际专项资金支持,但关于其安全性公众及学界一直未有定论。

此次千人试吃转基因活动,在一定意义上,是转基因支持者的一场宣传活动。

2013年5月初,网友“种田农民”在搜狐微博上表示将送出5袋BT大米供公众试吃。经微博名人方舟子等人的转发,报名者迅疾达200人。最终,五名网友获得“种田农民”提供的转基因大米。

BT大米是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高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水稻品系,而“种田农民”的真实身份是华中农业大学(简称华农)转基因水稻项目的负责人林拥军的同事,在华农从事分子育种研究的教授严建兵。

网友报名的积极,让严多了一份念想。5月9日,他在微博上透露,正和基因农业网主编方玄昌筹划“规模大点的志愿品尝活动”。基因农业网是刚成立的一家转基因科普网站,作为主编的方玄昌,跟方舟子一样,一直是转基因技术的热心布道者。

5月19日,在广州珠江新城的一家酒店,第一场转基因品尝会一共有24人到场。除了试吃转基因大米外,品尝会还提供了转基因食用油和转基因木瓜的试吃。

7月13日,《北京科技报》第一次以官方身份举办品尝聚会。当日的品尝活动还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林拥军等专家。在同一天,南宁、昆明等其他五个城市也举行了类似品尝会,品尝活动进入大众视野。

事实上,早在2011年5月北京便曾有过一次小规模的转基因品尝会。当时,转基因食品尚未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然而2012年9月曝光的黄金大米事件将转基因食品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中美两国研究员在未取得对象知情同意授权的情况下,在湖南衡南县某小学25名小学生中,实验由瑞士先正达公司研发的转基因“黄金大米”。当年年底,中国政府公布,项目所用“黄金大米”从境外带入时未经申报批准,此事被归咎于健康研究伦理和管理规范缺失,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无关。此后,转基因食品陷入舆论的围剿中。

在此背景下,这场转基因食品品尝活动,因不具备实验的科学性,被外界解读为行为艺术。对此,严建兵并不认同。他说,千人试吃将可能是一场标志性的科普活动:“参与式、体验式的科普,改变了以前科学家灌输式的科普形态。”

“消费者以及公众对于转基因的问题还有疑虑。对于这些问题的疑虑,严重地阻碍国家转基因的产业化发展。”中科院遗传与生物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朱祯说。

2009年5月,农业部颁发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而根据相关法律,要进行商业化种植,还必须获得育种的安全证书。但是,第二步程序却被卡住,因此无法推广商业化种植。

方玄昌说:“获得这个种植的证书,在中国只有一种,就是民意,通过舆论。所以我们希望能改善当前的这种舆论环境。”

 

原文刊于《南方周末》

严定非,《南方周末》记者
黄伯欣,《南方周末》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