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藏人传奇》
刘鉴强
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在写对刘鉴强的《天珠——藏人传奇》的感言之时,正值举国悲悼玉树地震遇难同胞。《天珠》(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年)所记录的主人公中,有几位就来自这个遥远的青海藏族自治州。
我和所有在玉树的藏族朋友一样,对被这场灾难夺去生命的受害者感到悲痛,但是,我也不禁有些惊叹这不幸中未免残酷的幸事——它终于拉近了全国和这个青藏高原 腹地以“亚洲水塔”知名的遥远地方的距离。地震把成千上万人带到了玉树,包括国家和青海省的最高领导。他们当中有许多人,不然永远不会有机会踏上“世界屋 脊”的那个角落。
很遗憾,很多人要通过这样一场悲剧来认识玉树。而且我怀疑,即使玉树因为大自然的这一突然打击而在媒体一夜闻名,我们这些外来者中,又有多少会对玉树以及更大范围的藏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呢?
《天珠》就是一本少有的、能让人对藏区、藏人有正确认识的书。“天珠”是藏族人最珍贵的珍宝,《天珠》描写了几位像”天珠”一样珍贵的藏族人,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有农民、喇嘛、NGO、商人,但做着同样的事业:保护藏区的环境和传统文化。
我赞赏《天珠》,因为作者努力以尊重的态度接近、了解藏人。和大多数到藏地游历的过客不同,刘鉴强不是仅仅着迷于美丽的风光和异乡风俗,而是更进一步去叩开那里人们的心扉,听他们诉说,向他们求教。他深入到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带给了他远比物质的异乡风情更加迷人得多的私人故事,也造就了这本被评论者称为 “当代西藏和藏人的一部独特历史”的力作。
这么多各不相同的藏人,为什么能够向刘鉴强,一个连他们的语言都不懂的“外来者”,敞开心扉?关键就是尊重,这也是了解一个民族的钥匙。
刘鉴强用了大量时间与书中人物一起生活、旅行、聊天,如果按一天8小时算,他与三江源环境保护协会的创办者、“天珠王”嘎玛交谈了60天,挖掘主人公一生的 故事。他对藏人的尊重,体现在对每句话的认真倾听中,体现在书中每句话的如实记录中。这种尊重的态度,获得了对方的完全信任,对汉人一直抱有戒心的仁青桑 珠,一个乡村环境保护组织的创办者对刘鉴强说:“好吧,现在我告诉你我的故事--由白羊毛和黑羊毛织成的、有好也有坏的故事。” 这成为全书的第一句话。
刘鉴强既不讲藏语,也不信仰他藏人朋友们的宗教。他甚至还有可能对他笔下人物的某些言行抱有异议。但那些差异从没有妨碍他尊重他们的信仰、文化、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虽然他承认自己不是西藏问题专家,也不能充分理解那里的乡亲,但是他对那个民族的尊重会克服一切障碍,使他和藏人乡亲能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这种心与心的沟通,在时下很多关于当代藏人的媒体报道中,已经有些缺位了,无论是中国媒体还是国际媒体。很多媒体报道倾向于把藏人政治化,或者说利用他们,把各种符号强加给他们,来图解政治。但在《天珠》 中,我们看到的藏人是纯粹天然的自我,追求着他们的梦想,过着他们的生活,应付着对他们的挑战,度过各种各样的危机。
通过作者在书中的记述,我们看到藏民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深情,对和他们共生在那片土地的野生动物的深情。为了保护独特的生态系统,有人甚至献 出了生命。我们也看到他们何等珍视他们的文化之根,如何努力地保留在那个特殊地理环境中世世代代熏陶出来的传统和信仰。我们还看到,在一个纷杂的现代世界中,他们如何在追求繁荣的同时,保持自己心灵的平静。
或许作者对某种宿命的神秘有些渲染,而在如此偏远,海拔又如此高的地域,这样的神秘或许难以避免。但是,令我更为震撼的,则是对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所忽略的许多事情的揭示,比如在那个遥远的乡村,有200多个孩子因为上学要过的一条河没有桥而失学。在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对这类细节的忽略中,人们的不满情绪在增长,它有可能把那些经济增长的成就抵消掉。因此,我希望所有在藏区工作的政策制定者,都应该读一读《天珠》。
同时,我也相信,任何关心西藏的人,都会从这本书中获益。
熊蕾,资深记者,原中国特稿社副社长,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