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国际狩猎能否保护野生动物?

一群外国游客即将要拿到在中国西部狩猎的许可。这一事件引起了自然保护者不同的反应。孟斯撰文。
中文

最近,有外国人申请在中国猎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岩羊和藏原羚,顺利获得国家林业局相关部门批准,此事引起动物保护人士关注。沉寂五年的国际狩猎背后,争论从未停息:在中国开放狩猎,对野生动物究竟是福是祸?
 
据《人民日报》8月8日报道,此次7名美国人分别通过国内的正安国际旅行社、中国妇女旅行社等两家代理机构,提出赴青海省都兰国际狩猎场采集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标本的行政许可申请,拟于今年秋季奔赴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猎捕岩羊6只、藏原羚4只。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委托12名专家组成的“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对此进行了4小时的评审。8月5日,该申请通过专家评审。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表示,将在核实相关申请材料并结合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在20个工作日内对此申请给予批复。

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联合发起人张丹对 “中外对话”说:“这12名专家是由什么人组成的?他们代表谁说话?有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的代表参与?这些信息必须公开,因为除利益集团之外的社会各界有权了解。”

部分动保组织已经开始筹备向政府提交公开信,质疑相关信息公开问题。此次外国人申请狩猎的都兰国际狩猎场,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境内,总面积约为2.6万平方千米。这次狩猎瞄准的目标岩羊和藏原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也有观点认为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狩猎对野生动物保护有积极作用。他们认为保护动物不能只讲情感,不讲科学——“科学捕猎”在狩猎业和官方不乏支持者,他们认为狩猎活动能推动对野生动物的研究,而且捕猎收费能为动物保护提供资金。
 
中国最大的国际狩猎企业正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巍,在上述达尔问讲座上称,开放国际狩猎,将狩猎费用给予牧区牧民,可以避免当地牧民通过偷猎获得野生动物的器官出卖,减少偷猎行为。前述《人民日报》报道也有介绍,1988年—2006年,都兰国际狩猎场通过开展“有限狩猎”活动,共纳税400万元,并将狩猎所获资金中的280万元用于当地野生动物保护。
 
但张丹对“中外对话”说:“这些钱平摊到18年里可以说微不足道,真正用到野生动物的保护上有几分几厘更是个未知数。”无论是从道义、情感还是理性上她都不能接受猎杀行为。“野生动物是必须保护的宝贵生命,不是可任由某些人类打着各种名目剥削、利用、猎杀的‘资源’。真正保护野生动物很简单,尊重它们,不侵扰它们,不剥夺其生存空间,不恶化其生存条件,远远地、安静地欣赏和敬畏它们,这就足够了。”

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对“中外对话”说:“国外通过狩猎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已有很长历史,这说明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在国外合理,并不一定也在中国合理。”他并不相信政府和林业部门会将大量的狩猎收益用于动物保护。他说:“如何信任都做不到,就轻易开放狩猎,被猎杀的动物也不过是白白的流血死去。”
 
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还来自对中国生态环境和动物保护水平的担忧。光明日报记者、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研究员冯永锋在其博客上撰文说,中国政府官员和野生动物专家对中国野生动物现状根本不了解。他们说不清楚中国到底有多少只野生岩羊,多少只野生藏原羚。这些对中国野生动物现状不清不楚的专家和官员,却有权力对中国的野生动物痛下杀手,决定它们的命运,以此给自己换取利润和投资。
 
但狩猎场试图用数字证明捕猎数量的合理。据《人民日报》报道,都兰国际狩猎场负责人称,2011年—2012年,按照当地野生动物资源状况及猎捕率不超过5%的国际经验,建议在都兰国际狩猎场猎捕岩羊520只,猎捕率为1.22%;猎捕藏原羚53头,猎捕率为3.48%。“此次捕猎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对当地野生动物影响可忽略不计。”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注明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相关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早在2006年8月,国家林业局拟在成都举办首次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会,由于受到舆论强烈质疑,被迫暂停。此后国家林业局没有再批准过国际狩猎者申请。
 
但实际上受到重创的狩猎行业并未消失。合法与不合法的狩猎活动仍低调继续。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成员、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毕雁英说:“实际上,此类狩猎不仅向外国人开放,也向中国人开放,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中国人提出相关申请。” 然而,已经有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狩猎。据《北京晚报》8月5日报道,正安国际旅行社每年都代理数十名中国和国外的狩猎爱好者去巴基斯坦、蒙古、北美及非洲进行狩猎。

近年来常有“解禁”狩猎的呼声。去年7月《第一财经日报》文章《国际狩猎者的枪声在中国再次响起?》报道了狩猎场、地方林业机关、中外专家学者、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等多方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野生动物保护及运动狩猎国际研讨会”。参会多方向国家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建议“在掌握现有资源状况、科学论证、依法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狩猎”。

在该报道中,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时坤认为,狩猎对野生动物种群有调控作用。在科学狩猎的前提下,猎人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顶级捕食者的角色,对种群过快增长而又缺乏自然天敌的野生动物起到了种群调控的作用。时坤对“中外对话”说:“动物就像庄稼一样,割一茬长一茬。在对其数量有相对详细的掌握的前提下,可持续的狩猎应该是合理的。”他也表示,现在中国的狩猎仍处于试点阶段,限制在狩猎场之内,收益分配等问题有确定的原则,细节仍在研究,但应该说还是透明的。  

孟斯是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的副主编。

主页图片作者whisper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