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新作突显中国农村困境

贾平凹新作《极花》通过描写一个被拐卖妇女的故事,探讨了中国农村日渐凋敝的社会原因。
中文

中国著名小说家贾平凹最新出版的小说《极花》,通过讲述一个被拐妇女“蝴蝶”的遭遇,反映出中国偏远农村的困境。

女主人公“蝴蝶”在父亲去世以后,和妈妈离开农村来到城市以捡破烂为生。蝴蝶对城市生活充满着向往,但不幸的是在第一次求职过程中,她就被拐卖到西北一个偏僻、穷苦的村子。

为防止蝴蝶逃跑,买他的男人“黑亮”把她严密看守在家中的窑洞中。在几个男人的协助下,黑亮强奸了蝴蝶。之后她生下一个男孩。有了儿子,蝴蝶也有了与外界联系的自由,她拨打的一个电话让妈妈和警察找到村子并把她解救回城里。但历尽千辛万苦逃出来的蝴蝶,无法忍受周围人的嘲笑和对儿子的思念,又从城市回到被拐卖的村子。

小说中的“极花”是类似于冬草夏草的一种生物,可作药材。因其价钱高,村民趋之若鹜外出挖极花,黑亮妈在挖极花过程中丢了性命。贾平凹在新书发布会上告诉媒体,小说的素材来源于一位老乡的真实经历,是10年前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蝴蝶”的原型正是这位老乡的女儿。

贾平凹还强调,《极花》虽然写了一个被拐卖的妇女,却并不是一个打拐故事,他不是要讲离奇的故事给大家听,而是要呈现中国最偏远农村的实际情况,挖掘更深层的社会危机。

“《极花》继续的仍是我多年来对于乡村生态的思考与认识。” 贾平凹说,“农村的衰败已经很久了,我这几年看到好多村子没有了人,残垣断壁,荒草没膝。我们没有了农村,我们失去了故乡”。

逐渐式微的农村

贾平凹借“黑亮”之口,道出了农村衰败的原因。“现在国家发展城市哩,城市就成了个血盆大口,吸农村的钱,吸农村的物,把农村的姑娘全吸走了!”

贾平凹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从小生活在西北农村直到19岁离开,农村的衰败让他心痛。他给予黑亮足够的同情和理解,最后把蝴蝶又带回农村,带到黑亮的身边。他的内心希望中国的乡村还能够留存下去。

贾平凹怪罪“蝴蝶们”太容易上当受骗,他说:“这个蝴蝶,你不需要怪她吗?你为什么这么容易上当受骗……”他也为“黑亮们”辩护为何不得已买卖妇女,“如果他不买媳妇,就永远没有媳妇,这个村子就消亡了。”

不只是黑亮家花钱买了蝴蝶。村长得意地说,这个村子几年里共买了六个媳妇。小说出版后,贾平凹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作家自己坦言,一位法学家在书评中写道,《极花》中的人物几乎全部在犯罪,贩卖妇女是罪,强暴妇女有罪,解救的时候暴力执法也是不对的。也有评论家指出,落后的农村生活方式应该消亡。

在贾平凹笔下的这个村子让人看了窒息,拐卖妇女、给死人配阴婚(ghost marriage),老人自杀这样的悲剧时常上演。小说一开始就为全书布下了悲剧色彩,73岁的顺子爹喝农药死了,原因是顺子去城市打工,顺子媳妇跟别的男人私奔了,他内疚没有帮儿子看住媳妇。

城市成了血盆大口,吸农村的钱,吸农村的物。

农村的没落不只呈现在贾平凹的笔下。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介绍,2000年时中国还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减少到270万个。10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平均每天有将近250个自然村落消失。

湖南大学教授王君柏2015年7月下旬回湖南老家看望老人,写下了他对当下农村的观察。

“在我的记忆里,这里曾人口繁盛,百业兴旺,老有所养,幼有所乐,虽然物质生活还是很艰苦,但因为刚刚实行责任制,大家都满怀希望,认为好日子就在眼前。但是,这次回家,在村子里所感受到的,似乎并没有这种充满希望的朝气,倒是处处显出暮气沉沉。”

1985年左右,村子里的人口一共是132人,这些人中,老中青搭配合理。而目前长期居住在村子里的只有54人。这54人中,基本以老幼为主,平均年龄超过60岁,也就是说,基本都是老人,不适合在外打工的人。

“蝴蝶梦”破灭

在中国强劲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但城市并没有准备好敞开胸怀接纳他们。

蝴蝶的梦想是希望走出农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但现实把她的梦想击得粉碎,她被人贩子以3.5万元的价钱卖到了贫困的农村。当她被解救出来回到城市时,遭遇到的又是城里人的嘲笑,最后她又不得不逃离了一直向往的城市。

王君柏教授说,农民工就像一根甘蔗,年轻时候的精力与聪明才智都献给了城市。被城市咀嚼过一遍后,年老的“渣滓”最终难以在城市停留,大部分还得回到农村。“这是第一代打工者的最终结局。”

父辈们对农村还怀有感情,但第二代打工者对乡下的生活已经不习惯,他们已经全然没有了种地的经验,成为既融入不了城市,又回不了乡村的一代。

2016年春节后,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教授黄灯的文章《一个农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引发了全国关于当下农村生存状态的讨论。文章讲诉了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如何与残酷的现实相拼,但仍然看不到美好的前景。

黄灯说:“在所谓现代化过程之中,农民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但社会已经很难给他们提供改变人生的机会。教育曾经是农村孩子走出农门的不二法门。但是时下乡村的公共教育资源已经很薄弱,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又无法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农村人口外流,学校也在快速减少。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编制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中国农村,平均每一天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消失4所农村学校。

10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接近17公里,上学远、不方便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率提高。与父母外出打工的子女,也很难进入到教育质量好的学校,他们大多只能进入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较差的“打工子弟学校”。

进入名牌大学的农村学生人数也在减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清华大学情况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北大清华,教育学者杨东平调研发现,中国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开始不断滑落。

逃脱乡村、跻身城市的简单而朴素的愿望,在新一代的身上更加强烈,但他们会比父辈更幸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