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COP29 观察日记(三):国家不行企业上?

现阶段各国强化目标和政策难度大,而企业参与气候行动也是本次会议主题,这能否成为全球气候行动的突破口?
<p>COP29大会现场,民间组织要求加速气候行动。图片来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unfccc/54151364090/in/album-72177720322034476">Kiara Worth</a> / <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unfccc/">UN Climate Change</a>, <a href="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CC BY-NC-SA 2.0</a></p>

COP29大会现场,民间组织要求加速气候行动。图片来源:Kiara Worth / UN Climate Change, CC BY-NC-SA 2.0

COP大会的透明度一年不如一年。四天了,从日程上看安排了三场主席团记者会,实际发生的只有一场,还是百般延迟之后。这不是气候大会惯例。

理论上,例行主席团记者会天天应该有,一方面通报会议进展一方面回答媒体的问题。2021年,英国格拉斯哥的COP26中规中矩,大会主席阿洛克·夏尔马(Alok Sharma)在公约秘书处官员的陪同下天天准时露面,态度诚恳地回答每一个问题;COP27,大会主席萨米哈·舒克里(Sameh Shoukry)基本不露面了,由助手瓦尔·阿布尔马格(Wael Aboulmagd)全程替代,但也是天天现身。阿布尔马格是职业外交家,回答问题难免套路化,但态度不差。到了COP28,类似地,例行记者会主席不现身,由助手替代,问题是一大堆助手,把记者会搞成了发布会,留给记者提问的事件非常少,成色已经严重下降了。到今天的COP29, 记者会的频率索性直接降低了。

除了主席团记者会缩水,其他有价值的记者会也不多,有些直接放鸽子。理应全程直播的全会,被拆分的七零八碎,定位特别困难。但目前才到三分之一进程,拭目以待,看看剩下三分之二是否会有改观。

欧盟终于现身

11月14日,会议第四天,欧盟终于现身了,召开了第一场招待会,由轮值国匈牙利代表和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主任雅各布·沃克斯曼(Jacob Werksman)共同主持。一如既往,这是我最喜欢的环节,就等“老记”们提问环节。果然,记者一上来就问:怎么这次这么多欧盟领导人缺席?如何看到主席国和法国、荷兰的“嘴仗”?回答这种问题要靠外交辞令了。果然,沃克斯曼回答,欧盟领导人都想来,但布鲁塞尔事情太多了,好几个重大会议与此次气候大会撞车。匈牙利代表补充:我们总统第一次参加COP大会。

但沃克斯曼不忘为法荷“站台”,称法国和荷兰都是欧盟乃至全球气候行动最积极的国家,对气候治理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哪怕双边关系再不睦,也不应该影响多边气候进程。我们都看到大会主席表态了,保证大会的包容性。

对于气候资金新集体量化目标(New Collective Quantified Goal on Climate Finance,下简称NCQG)案文,沃克斯曼表示了担忧,他认为太长,希望主席团能够做出有效协调。对于中国问题——记者当然会借机询问中国会不会改变立场——沃克斯曼说,中国的问题最好去问中国,不过中国宣布,已经通过南南合作渠道提供了可观的资金,虽然我们不知道核算规则,透明度不够,但很高兴知道这个信息,这也许意味着中国愿意为NCQG做贡献,我们边走边看。

对于NCQG的结构,沃克斯曼表坚决地说,欧盟不同意在其下设置分目标(例如适应的分目标),因为这是一个“独立基金”(single fund),当然欧盟也会同意这笔钱可能会越来越多走向适应,特别是贫困国家的适应。在回答关于碳市场碳税问题时,沃克斯曼提到了“Solidarity fee”(团结稅), 由于篇幅原因不展开,更多信息可见参考文献第一条。

企业行动

欧盟曾在特朗普胜选后“哀怨“地说:欧盟的排放只占全球的6-7%,实在无力独立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所有国家的支持。地球村村民的集体行动效果如何?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气候行动追踪”(Climate Action Tracker)发布了COP29特辑,悲伤地指出:COP26以来,全球气候行动基本没有任何强化,最乐观情景结果从1.8°C变成了1.9°C,现有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简称NDC)情景从2.5°C变成2.6°C。

这一点都不吃惊,国家政府不会那么轻易地提高目标,但“非国家行为体“(non-state entities)可以。这届气候大会的主题之一也是企业行动。11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主持特别活动,呼吁所有公司、城市、地区都在COP30之前提出与1.5°C目标相吻合的行动目标,而且特别指出要以范围3排放为管控对象,不要指望碳抵消——秘书长特别讨厌“漂绿”倾向。

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是与1.5°C保持一致的基本条件。如何才算是与1.5°C相吻合的中期目标?举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例:2024年7月,BBC的中期目标得到了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简称SBTi)的认可,即2030年的排放(范围1+范围2) 比2020年降低46.2%,与其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一致。

而BBC的2050净零目标也比较清晰:2050年排放(范围1+范围2+范围3)比2020年降低90%,剩余排放(即10%)用碳信用进行抵消。

再以我国的腾讯为例:虽然尚未提出净零目标,但中期目标符合1.5°C要求,腾讯的三个中期目标分别是:2030年排放(范围1+范围2))比2021年降低70%;到2030年100%电力来源于可再生能源,2021年只有2%;2030年Scope 3排放降低30%。

到目前为止,共有469家中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台湾)加入了SBTi,其中225家的目标得到基本认可。

其他信息

场内谈判一言难尽,据地球谈判公报(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下简称ENB)报道,到处都“huddle”,即临时性聚集讨论案文。吵架吵得最凶的是适应组,附属履行机构(Subsidiary Body for Implementation)主席纳比尔·穆尼尔(Nabeel Munir)动情劝说,效果不错。

而ENB总结的中国的立场,与沃克斯曼所言遥相呼应:中国强调发达国家必须继续履行责任、率先募集气候资金,NCQG可以和南南合作互相强化。

最后,在减缓工作组的谈判中,协调员准备的案文草案被拒绝,继续征求意见。